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不希望家长做的5件事情,我们有吗?
导读:文章中的五个故事不能全面地代表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教育学上讲可能也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与困惑。大多数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知道要配合学校,或者说和学校一起来做。当然完全配合也不一定绝对的正确。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虽然现在我当了校长,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我热爱的讲台。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活跃在课堂中,为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问题太多了,今天我想谈谈家校之间,家长(微博)不该做什么,以及学校建议家长们做什么,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故事。
 
故事1:家长误区——包办
 
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第一个故事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位老师在听美术课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并没有在画画儿,而是在写作业。这位老师马上问他:“你怎么不画画呢?作业等到回家再写不行吗?”
 
这个六年级的学生说:“我回家2天,我妈妈给我报了3个班。一个是奥数,一个是作文,还有一个是单簧管。”
 
老师又问:“那你不是还有半天时间吗?”大家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这得由我妈妈决定。”
 
孩子们在周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这样的周末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周一孩子们的状态,大部分都带着满脸的疲惫与倦怠开始新一周的校园生活。
 
难道这都是学校单方面给的压力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到底该怎么安排孩子们的周末时光呢?
 
故事2:家长误区——强求
 
请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我要说的第二个故事与戏剧有关。我们在主题教学方面一直在不断尝试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1 X”课程。
 
其中,“1 X”课程的一个传统就是每年一次的戏剧展演,家长可按照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是否参与。
 
有这样一位忙碌的爸爸,百忙之中好不容易来到了学校,可是排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提前退场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块一动不动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大石头。
 
事后,他给老师发了一个短信,短信的内容是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扮演大石头?老师回复他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
 
听到这个答案,他突然间有一点缓和。但是仍然和老师沟通:“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但是难道我的孩子就只适合做一块连句台词都没有的大石头吗?难道不能做别的吗?老师您不能给他多点台词,不能扮演主角,能不能扮演配角?”
 
老师听完后心情非常复杂。难道选择一块安静的石头,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别人演出,分享别人的精彩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吗?难道剪纸就不可以是一个男孩的爱好吗?
 
故事3:家长误区——忽视
 
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
 
第三个故事起源于一首诗。
 
诗是这样写到的: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
 
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
 
爸爸,我们这个家是一块拼图也不能少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特别感动,突然想起了我教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爸爸总是不回家,于是我留了一个作业,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都要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而对于这个孩子,我特意要求他要给他爸爸朗读3遍,让爸爸写出听后感。
 
可是作业布置下去已经一个礼拜了,这个爸爸没有一丝反应,两个礼拜还是没有任何反应。那个时候,我发短信跟他说:“孩子给您的作业,麻烦请您写点读后感,拜托了。”
 
爸爸说:“我知道你要我写信是什么意思。可是你怎么不问问我儿子,看看我儿子现在的表现不就行了?”我说:“我明白了。您能这样说明你读懂了那首诗,理解了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与意义。”
 
现在回想起这个故事,我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时候的家长还是有这样的教育敏感度的。
 
现在的家长真的不容易啊,他们都在忙什么呢?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呢?
 
故事4:家长误区——替代
 
给予老师一些关怀与体谅
 
我要讲的第四个故事和年轻教师有关。我们学校有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讲授一年级的课程,孩子刚上学,家长们都相当谨慎,由此产生的问题需求特别多。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位年轻老师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家长们常常早上8点左右就给老师打电话,提出一些特殊需要。
 
老师会接到家长对他的各种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他把所有孩子的情况都跟各自的家长叙述一遍。因为老师白天不能打电话,所以她只能在晚上一一与各位家长沟通,每次一打起来就要打个一小时左右。粗略算下来,这位老师的工作量是多少呢?至少要打四十小时的电话。
 
大家能不能给予老师一些关怀与体谅?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困惑吗?难道教育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吗?家长难道可以将所有的责任都转嫁到我们的老师身上吗?
 
我认为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反思。
 
故事5:家长误区——溺爱
 
爱的误区,让孩子失去了自我
 
下面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也许有点极端,但是确实发生过。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是不来上学的,因为他要睡到自然醒。
 
自然醒的概念是什么呢?家长给出的答案是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可是学校的时间安排是早上八点正式上课。
 
无奈之下,老师只得和家长坐下来谈一谈。谁曾想,家长的态度也很明确:之前的晨诵不会参加,让孩子睡觉是家长的权利,但是如果孩子落课则是老师的错误。谈话并没有起到作用,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了一个学期。
 
在这中间,这个小朋友还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我们的趣味运动会上,上场以前家长拿着水瓶,让他喝口水再去。孩子因为怕耽误班里的比赛成绩,并不想这样做。在家长再三地要求下,孩子无助地哭了。因为他不知道该往前跑,还是听家长的话喝水。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五个教育小故事。也许,这五个故事不能全面地代表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从教育学上讲可能也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与困惑。
 
大多数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都知道要配合学校,或者说和学校一起来做。当然完全配合也不一定绝对的正确。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是一味地推卸责任、放任不管还是盲目跟从?
 
我相信,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
 学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就来中华家庭教育网
http://www.zhjtjyw.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老撒谎是学坏了吗?快来看看如何应对孩子的“谎言”!
妈妈,您就在校门口等我吧
写给爸爸的故事:教您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语言能力差,性格内向,怎么办?(上篇)
学生若是花蕾,教师就是充满爱的清泉 | 好教师教育故事
附小校长窦桂梅:学校最不希望家长做的5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