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没有尊重孩子在先,怎能开口说要孩子尊重你?


文/詹红红


心理业内有一句形象比喻,“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依此来理解很多大人向我们咨询师质疑的,“为什么孩子不尊重我?”一问,答案就是家长们要先问问自己,作为家长是否尊重了孩子们。

在《超级育儿师》的求助家庭中,有一位妈妈曾向我们发来这样的求助 —— “请让我的孩子学会尊重我!”怀胎十月,经历十级阵痛,生下孩子;不分昼夜,闻哭起身照顾,一把屎一把尿,吃喝用洗照顾周全。

为人父母之不易,真是不用说了!当初那位求助节目的妈妈,也是在经历了这一切辛苦付出后,把自己的孩子认定为自己的“私财”,而这一“私”,往往剥夺了孩子的自我。生儿养儿的辛苦是否被妈妈兑现成了“孩子的绝对服从和听话!”

解决这位妈妈的问题的关键其实非常简单,要明白:家长不尊重孩子,孩子也会不尊重你的道理。


如果你想改善这样的情况,想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尊重孩子的情感世界



尊重,并不只是大人们的专属。

成年后的人,总习惯用当前的高度、当下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世界,总觉得大人的世界才有压力、才有情感,孩子衣食无忧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情感是不可理解,也是不应被合理接受的。如孩子们睡前睡后出现的无故哭闹、玩闹时过度的兴奋尖叫等,大人会没有换角度会不理解,那作为孩子,以孩子的“高度”,同样看不见大人的头顶!孩子们也会觉得大人很莫名,“一会要让我学钢琴这会又让学奥数?一会又不准做这不准做那?”

所以,和孩子相比,占有多项优势的父母们要明白孩子的情感和大人不同,不能强求孩子的想法和成人一样。家长们要尽量站到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去感受他们情感的变化。


二、大人要敢于承认错误



就算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当别人用敬仰的眼神注视你,用崇拜的态度追随你,还是让你很受用,尤其是这份尊崇之情来自于自己的亲骨肉。承认自己是普通人的父母们,在孩子们面前却有了“神性”,而一打上这个烙印,家长很难在孩子们面前认错。很快,作为“神”的父母们会发现孩子的反抗、拒绝、不服从,原来那弱小的、依附大人、绝对听话的孩子们变了。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不存在,尊重也就是场空谈。父母对于孩子是长辈,也是普通人,家长同样要会反省自己的行为、认知到自己不够。不能将自己定位到“永不出错的神”!不然,孩子会出现逆反情绪再所难免。其实,父母向孩子认错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如果你能向自己的孩子说一声“对不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还能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习惯。


三、维护孩子的尊严



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看法、需求、情感的独立个体。

家长不能因为是孩子生命的赋予者,就将所有权力一手掌控。作为家长,我们急需要学会正视孩子的存在。要理解他们的愿望和所想,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多给予肯定他们的努力,赞赏孩子的成就,并给予孩子合法的权利。绝对不要因孩子的想法与你相左,就一力打击,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容许孩子进行选择,也能让他们体验犯错。

镜子照出我们实体的影像,而孩子其实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他们将如实呈现你心理的影像。当家长的你懂得了尊重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尊重你。


作者简介:詹红红

水爱身心灵国际教育机构创始人;《超级育儿师》第四季新任育儿指导师;近20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学教育研究和应用。从个人和家庭的个体心理问题入手,创立第三代家族深层沟通,现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家族深层沟通培训导师和心理指导老师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专家研究显示:性格培养比学习更加重要!
优秀的家长,都会与孩子共同做这三件事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引导?
李玫瑾: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高情商”的家长哄孩子,不会说“别哭了”,要学会换种沟通方式
育儿专家李玫瑾: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你要做对这3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