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西里的美丽

有一部极具特色的意大利电影,名字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该片通过十三岁少年雷纳托的视角,讲述二战时期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阳光小镇的美丽少妇玛莲娜的故事。

玛莲娜的丈夫为国上前线,而她的美貌却招来当地男人的垂涎与女人的妒忌。影片开始的她,披着黑波浪状的长长秀发,身着时髦的形体短裙和肉色丝袜,穿着高跟鞋,迈着优雅的脚步,走在阳光小镇的街道上。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她的一颦一笑都让男人心醉,女人羡妒。玛莲娜,就像一位美神,照亮了这个光秃平庸而沉寂死气的海岛小镇。

常言道,红颜薄命。生逢乱世,玛莲娜的命也很薄。政府突然宣布她丈夫阵亡,她的生活开始变得艰难。寡妇门前是非多,玛莲娜逐渐在流言蜚语中沉沦。玛莲娜当教师的父亲听信流言,也同她断绝了关系,之后父亲又惨死于飞机轰炸而成的废墟中;她被有妇之夫们无耻纠缠,却作为被告被送上法庭;而后又失去了政府的抚恤金,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屈服于那些以食物换她肉体的男人,甚至还成为德国占领军的玩物。

西西里解放了,嫉恨暴戾的悍妇们,自诩正义,在大庭广众下,极力羞辱和群殴玛莲娜,围殴中还揪拽她的头发,扯碎她的衣服,将她打得浑身是伤,满脸是血,最后还剪掉她的秀发。西西里待不下去了,玛莲娜只好远走他乡。后来,玛莲娜的丈夫黎诺突然又回来了,战争只夺去了他的一条胳膊。黎诺虽为国家付出沉重的代价,回乡后却又遭到歧视与羞辱,他四处寻找妻子玛莲娜。雷纳托悄悄给了黎诺一封信,告诉他真相,他是玛莲娜唯一的挚爱。

多年后,黎诺和玛莲娜又重回曾经无情伤害他们的西西里阳光小镇。在菜市场,女人们窃窃私语,议论说玛莲娜已不再年轻了。面对曾经被她们残忍伤害的玛莲娜,悍妇们似乎很惭愧与胆怯,不好意思开口打招呼。倒是大度的玛莲娜首先开口:早安!见玛莲娜主动问候她们,表明她已经原谅了她们,现场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悍妇们开始向玛莲娜便宜推销水果。影片的最后是,雷纳托帮玛莲娜拾起散落地上的橘子,注视着她提着水果离去的背影。

影片的名字说是美丽传说,可事实上这个传说一点儿也不美丽,倒是很残酷,很丑陋的。好像就是在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应该是一种悲剧才对。而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玛莲娜这一艺术形象的本身,倒确实是很美丽的,美丽得近乎完美。可是,她也因此成为罪人,其罪名就是:长得太美。玛莲娜的美,是外在的体貌之美与内在的心灵之美,相兼备的。

首先,是玛莲娜的外在体貌之美。影片中的玛莲娜几乎是不说话的,似乎也用不着说话,因为她的美貌就在那里。在人类的形体相貌上,玛莲娜就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典型代表。人体之美,可分为相貌与形体。相对于形体,相貌之美应是小花、小草、小溪的美,只是温柔婉约的小美;而形体之美,才是花园、草原、大海之美,是惊心动魄的大美,具有一种惊世骇俗的力量。玛莲娜的形体之美,就是这样的大美。影片通过少年雷纳托的独特视角,对玛莲娜的美妙形体,毫不掩饰,直接加以艺术性的大胆表现。从形到色到质,美轮美奂,美得无与伦比,美得令人窒息!

其次,是玛莲娜的内在心灵之美。对于玛莲娜的心灵之美,影片并没像外貌那样给予直接表现,而大都是间接暗示。观众可以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联想与推测出玛莲娜的内在之美。比如,她的与世无争的风格,她像小梅花鹿似的没做任何一件损人利己的事情,也没和任何人发生过矛盾摩擦等,这些就足以说明玛莲娜是怎样的一个美女。而在影片的结尾之处,面对那些心有惭愧,当年曾经侮辱玛莲娜,对她吐口水,揪拽她的头发,剪掉她头发,踢她身体,打她耳光,使她浑身是伤,满脸是血的母夜叉们,玛莲娜却主动向她们问候早安,这就是美,就是善良和厚道,就是美的宽容与大度。玛莲娜的这一问候,虽然只有两个字,却将观众之前对她人品的推测,变为了现实。玛莲娜不仅是个外在美的人,也是个内在美的人。

玛莲娜的美貌,自然会招惹男人的垂涎,可是在影片中几乎没有一个男人是真正爱她的。他们对玛莲娜的垂涎,并非是爱,只是由美貌到情欲,只想和她上床。真爱,就是呵护与尊重,而不是冒犯和伤害。影片的编导想要表明的是,只有少年雷纳托才是真正爱着玛莲娜的。是的,从该片的故事内容看,这个雷纳托的确是深爱着玛莲娜的。可即便如此,他也是和别的男人一样,也是梦想着要和玛莲娜上床的。他不仅是在自己的床上,幻想着与玛莲娜做爱,即使是父亲带他去逛妓院,以求释放解决他少年期的生理问题时,雷纳托也是找了一个相貌形体有些像玛莲娜的女人寻欢。但是这也正常,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言,雷纳托与其他的臭男人是一丘之貉。从这一点看,影片编导的思维与思想,还是真实的,也是正确的。用不着搞“坐怀不乱”式的虚伪和假正经那一套。一个年轻女子,如果坐在一个正常男人的怀里,而男人却毫无任何生理反应,那其实未必就是男人的高尚,更可能是女人的悲哀。

影片在展现玛莲娜之美的时候,采用了法国浪漫主义大师维克多·雨果的美丑对照的理论原则。亦即是以玛莲娜自身的美好与周围人文环境的丑陋,相比较、相对照的。自诩正能量的悍妇们,在街头群殴玛莲娜的场景,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光天化日之下,丑恶在肆无忌惮地欺辱美好。社会的法律呢?它也使人联想到我们四十年前的那场经历。当时人们都疯狂了似的,对那些所谓的各类“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批判斗争与游街示众。这种混乱的世态情形,很能使人想到法制和法律,可是当时就是在法律的名义下,施行的名正言顺的专政行为。这就充分说明,有法律的社会,未必就是法制社会。

其实,我们几千年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远自大秦,近至大清,都是有各自的法律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其视为法制社会。究其原因,就是它们都没有实行民主制度。民主是法制的标志,没有民主,就没有法制,更没有真正的法制。不能因为秦老大嬴政说“我们有法律,我们大秦是法制社会”,所以秦朝就是法制社会的。那种没有民主的法制,其实就是专制,因为此时的法律,已经沦为专制者手里打人的棍棒。暴力之下无法制。

因此,新时期伊始,我们就搞民主和法制建设,如今已将民主与法制纳入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法制就应该与民主是一对双胞胎,没有民主的法制,就不是法制,而是人治,是权治。专制体制下的法律,是权力者为统治百姓而制定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权力;而民主制度下的法律,是全体公民制定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权利,是为了天下的公平与自由。

社会环境的丑陋,更易激发和调动世人内心的丑陋与邪恶。文明社会,人人之间,以真善美相处;野蛮社会,人人之间,以假恶丑相对。西西里的美丽——玛莲娜,她惨痛的故事,昭示着人类社会应该走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今日电影 |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3岁男孩的性成长史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影评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影评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部包裹着情色片外衣的影史经典之作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少有人愿意通过悲惨一生,悟出这样的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