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成武道单操(四)

 第四节:五绝锤

                               一、圈锤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尤其两肩和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手抬起略高于肩部,右手掌心向前,距离肩部大约半尺远,护守头部和中线,右手握拳,从头领背,以肩带肘,以肘带手,由外向内,做平弧运动,借助拳行的惯性打过中线,自由下落旋转,掌心向前,护守头部和中线,左手握拳由外(左)向内(右)做平弧运动,借助拳的惯性打过中线,如此反复练习。

要点,圈锤是大成拳操拳之基础,圈锤不过关,其他操拳也不可达最佳效果。圈锤的运动轨迹,平行划弧有横反切之力,前手圈锤中心后移,前膝向前争,打后手圈锤,重心向前移,膝胯有相合之功,身体有螺旋拧裹之力,双臂有螺旋拧转之功,把上肢、下肢和躯干有效连接成一个整体,一手顾,一手打,一手蓄,一手合。平步圈锤,开肩胯之能,进步圈锤有助于拳法、身法、步法和谐统一之用,身拳柄,拳如锤。

                                   二、栽锤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尤其两肩和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重心前三后七。两手抬起略高于肩部,左手掌心向前,距离肩部大约半尺远,护守头部和中线,右手握拳,将肘吊起,以肩带肘,以肘带手,由下往上,再上往斜下做圆弧运动,打到心窝齐平即止。拳心向外,拳眼向斜下,同时重心前移,然后右手由下向上旋起,掌心向外,护守头部和中线,左手将左肘吊起,左手由下向上,再上斜下斜圆栽击,斜圆弧运动,打到心窝齐平为止。同时重心向移,前膝向前争,如此反复练习。意念设想把木桩打进地下。

要点:栽锤之拳式由上斜下向前斜下 击打,实施真劲爆发。栽锤多以整体松整惰性力为主。栽锤是大成拳操拳中最重的拳法,必须有圈锤做基础,否则打不出整劲,形不整则力不顺。栽拳的运用必须以身体斜面撞压做后盾,才能发挥拳的威力。在作栽拳时身体又向前方叠折,斜面撞压,以背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势如千斤重锤。在应用上均可配合多种拳法、步法、身法,尽量选择高效的打击点,随机而用,如前手刀挂,后手栽打,后手挂打前手栽击。栽拳不能直接运用,必须通过有效控制对方如刀、挂、拍、偏、捋、挑等,使之失去平衡或对方力量不整,从而给予有效的一击,即间接打法而施用。

                         三、竖切锤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重心前三后七,两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略高于头部,两手心相对,十指撑开,神光内敛,两眼藏神。左手握半拳状,大小臂夹角大约90度,掌眼向上,拳心向左,由上向下做环弧形运动,劈砸到脐部即止,右手由下向上做环形上挑动作,两手互争,重心后移,前膝向前争;然后右手握半拳状,大小臂夹角大约90度,拳眼向上,拳心向左,由上向下做环弧形运动,劈砸到脐部即止,左手由下向上做环形上挑动作,两手互争,重心前移,两胯相合,反复练习。意念:对方进攻一锤将敌手臂砸断。

要点:竖切锤需要速度和力量的结合。竖切锤以松弹冷脆劈切为主,日久功深,双臂能达如刀似斧千斤坠之力,重则可将对方击成内伤,轻则劈断锁骨,一触即伤。练大成拳者少有练习此技,在断手中可做抢手之用,又可做最后有效一击之用,例如:对方用左脚想我踢来,我身形向左闪,闪开对方攻击点,用右手捋住对方大腿向后捋按,同时进步以左小臂竖切锤劈切对方大腿,在对方失去中心之际,再向前进步劈切门。     

                              四、反背锤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重心前三后七,两臂迎面伸出,略有弯曲,掌心向下,十指撑开,重心前移,右手护守头部和中线,左手握半拳翻手拧转成反背拳向下劈砸,重心转为前三后七;左手护守头部和中线,右手握拳翻拧意反背劈砸,重心前移,前七后三,反复练习。意念:小臂向下砸有力劈千斤之意。

要点:反背有前手反背锤,后手反背锤和双手反背锤几种形式。翻手劈砸近身必须进步,步有往前催之意,身有往前撞之意,身步同行。反背锤应用大成拳松沉裹坠的沉重力。

                                 五、指裆锤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重心前三后七,两臂抬起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护守头部和中线,左手握拳由上向斜直崩而出,重心后移,前膝有向前争之意,收手位于肩部,护守头部和中线,右手由肩窝向前斜下崩射,重心前移,前三后七,两胯相合,反复练习。意念:设想前有一堵石墙,一点即裂或洞穿石墙。

要点:指裆锤有冷、脆、争、崩、惊、炸等劲力,进步催身而射拳而施用,进步催膝,膝催胯,胯催身,拳步同行,不可脱节。指裆锤在应用时以冷脆的透射穿透力为主。

                                  六、五绝锤要义

五绝锤者,圈、栽、竖切、反背、指裆五者也。圈、栽、竖切、反背、指裆是大成拳独有,其它拳派无有。圈、栽二者在大成拳习练者中广泛运用,而竖切、反背、指裆三锤,大多数人只是听闻,很少有人见过或习练。圈锤有横扫千军之势,即横劲;栽锤有力砸千斤之意,即斜击螺旋力;竖切锤有回环劈切之力,即竖切螺旋鞭劲;反背锤有拧裹滚功之力,即冷挂螺旋鞭劲;指裆锤有冷射惊炸之意,即崩抖劲。五绝锤重点体会身松梢重的杠杆力的运用,以沉重闻名,我的师兄张彪曾用圈锤将某人抡倒在地,面色清白,这就是锤拳之重特色,体现出大成拳身松梢沉重的威力。

在练五绝锤时,周身要协调,松沉劲要均整,蓄含为用,分闭如一,分之为蓄,合之为闭,宁裹沉坠,曲蓄惊弹而用,所以合为蓄,分为发,分为蓄,合为发,互争互引,错错矛盾而圆融。五绝锤的应用主要以大成拳随惰性力、惯性力、松沉力、拧裹力、杠杆力、惊弹力、冷炸力等力量为用而施。拳锤如一,功锤如一,功技合一。

                                      第五节:五绝手

一、横手

两脚平行而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臂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与自身肩部齐平,掌心向下,五指分撑,十指弯如钩状,两手距离大致与肩部同宽,在运动时要做到沉肩坠肘,头如绳系,目光内敛,两眼藏神,静立片刻后,两手在肩部带动下向左侧做半圆弧轨迹运动,当右手运动贴左肩时,左手划到与肩成一线即停,然后向右侧做半圆弧轨迹运动,当左手运动到贴右肩,右手划到与右肩成一线停止,反复练习。意念;双臂被蚕丝缠裹,瞬间横抖将出崩断。

要点:练习横手时,柔软如丝切不可僵硬,不能产生憋气和使用拙力现象,在运动过程可设想将物或对手抓起横抖而出,日久功深,两臂乃至周身产生横动。横手与削掌形似功不同,横手是周身横抖惊炸力,而削掌螺旋切削之功,不混淆,且切。

二、掸手

两脚平行而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略高于肩部,掌心乡下,五指分撑,十指略有弯曲,两手距离与肩同宽,在运动时要做到沉肩坠肘,头如绳系,目光内敛,两眼藏身,静立片刻后,右手护头,掌心向外,身体向左拧转,左手臂在身体的带动下,向左侧横抽,力达掌背或腕骨,重心移左脚;然后左手护头,掌心向外,身体向右拧转,右手臂在身体的带动下,向右侧横抽,力达掌背或腕骨,重心移向右脚,如此反复练习。意念:双臂如鞭,抽出鞭梢力。

要点:掸手,又称弹手、摔手、闪电手,无影响手等美称。掸手,以其动作无征兆、快如闪电而著称,大成拳、螳螂拳、通背拳、鹤拳、南拳、西北八门拳皆有此技法,又称掸打。掸手由竖掸、横掸两种,本书所阐述为横掸手,以自身的螺旋力催动肩胯,引导手臂横抽,打出牧马人鞭字之鞭梢力。此力容易透骨入髓。掸手虽不同于炮拳、钻拳、圈锤、  锤那样大力拳法单操,但如果掌握其劲力的运用,制人以昏厥是易事,它击打力是客观的。掸手的发力特点,身体螺旋拧裹,双腿如锥拧在地上如拧螺丝,手臂如鞭弹抖惊炸,整体上、中、下三节同动做功,形式整体发力,上则可攻击头和咽喉,下课攻击裆部和腹部(大式掸手),中间可攻脑部和心脏部位,随心所欲而用。

                              三、切手

两脚平行而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略高于肩部,掌心相对,五指分撑,十指略有弯曲,两手距离约肩宽。在运动时要做到沉肩坠肘,吊顶收颌,目光内敛。两眼藏神。静立片刻后,左手往下做回环状劈切,右手往上挑,重心移向右脚,右手往下做回环竖劈,左手往上挑,重心移向左脚,力达掌峰,反复练习。意念:设想把木桩一批两半。

要点:切手又称切掌,源于八卦掌中劈掌和摔跤中脑切相互圆融而形成大成拳切掌。切手一手为挑挂,一手劈切,力达掌峰,多攻击对方颈部,锁骨,手臂等处,使之丧失战斗力。分蓄合击为切掌之诀要,前手控后手切,后手引,前手切,注意身松梢紧的应用,一挑一切,一挂一拍,细心体悟。在习练切手背骨螺旋蠕动,肩胯圆弧滚动,切掌在螺旋力下产生而应用,切忌。

                             四、挑手

两脚平行而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略高于肩部,掌心向下,五指分撑,十指略有弯曲,两手距离约肩宽。在运动时要做到沉肩坠肘,头吊顶收颌,目光内敛。两眼藏神。静立片刻后,重心移向左腿,左手在身体左侧,护守头部和中线,掌心斜向前方,右手位于左腰处,掌心向左,然后左掌下按,右掌由左腰部往斜右上方斜挑发力,力达腕关节内侧,重心移向右腿,右手在身体外侧,护住头部和中线,掌心向斜前方,左手位于右腰处,掌心向右,然后右掌下按,左掌由右腰部向左斜上方斜挑发力,力达腕关节内侧,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反复练习。意念:设想把对手挑飞或其肋骨挑碎。

要点:挑手又称挑掌,源于八卦掌,挑手与切手是方向相反,而互为互用的单操。一挑、二按、三争为引发前挂后手挑,后手捋,前手挑,双手互为,力刃锋梢。

                              五、撩手

两脚平行而立,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两腿略有弯曲,两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略高于肩部,掌心向下,五指分撑,十指略有弯曲,两手距离约肩宽。在运动时要做到沉肩坠肘,头吊顶收颌,目光内敛。两眼藏神。静立片刻后,重心移向左脚,左手在身体外侧,护守头部和中线,掌心向斜前方,右手位于左腰处,身体左转,掌心向下,掌背向上,身体右转,右手由左腰部往斜前方弹击,力达掌背或腕关节,同时重心移向右腿;右手位于身体外侧,护守头部和中线,掌心向斜前方,左手位于右腰处,身体右转,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然后身体左转,左手由右腰部往斜前方弹击,力达掌背或腕关节,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反复练习。意念:双臂如鞭。

要点:撩手运动轨迹是由斜向上弹鞭。在练习撩手是注意松肩松胯,撩而弹力。弹射中体会鞭劲的释放。以小腿松紧劲为动力,以腰胯为枢纽,背骨螺旋蠕动,以肩带背,借助整体惰性力螺旋拧转,抽臂弹击,以快速、灵动、冷脆为发力原则,注意松整力和争力的蓄发而用。

                               六、五绝手要义

五绝手者,横、掸、切、挑、撩也,除此之外,还有穿裆手,里分手,外分手,正剪手,侧剪手,横拍手,竖拍手,单拍手,双拍手,单圈手,双圈手等。本书论述具有代表功法,五绝手,轻灵快速,其发功冷脆惊炸,快捷灵敏,动作隐蔽,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因攻其目标皆为人体要害或薄弱部位,例如腹、面、耳骨,锁骨,咽喉,心窝,裆部等,配合功力运用,日久功深均能达到双臂如鞭的境界。五绝手,应平步练习为开始,先练定步间架;次之,练习丁八前后步,有助间架放长击远;再次之,练习活步五绝手,便于作拳之用。在练习五绝手时,注意周身放松,含胸紧背,腰挺腹实,背骨节节贯通,腰背旋抖,双臂冷炸如鞭,在发功时力达梢端,动若鞭击,节节贯穿,弹发击打,鞭劲惊炸,形成有效整体击。

五绝手是大成拳操拳中具有特色的单操,领悟多少,付出多少,它会回报多少。用心体悟,举一反三,明晓五绝手内涵,作拳水平将无限提升,用于街头巷尾会更妙不可言。

                                   第六节、五大掌

一、穿掌

两脚平行而走,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腹,两腿略有弯曲,两手迎面伸出,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头宽,护守中线,五指分撑,指尖含力,右手沿着左手食指方向穿出,左手有回拉外旋之意,同时重心移左脚,力达指尖,然后左手沿着右手食指方向穿出,右手有回拉外旋之意,同时重心移向右脚,力达指尖,反复练习。意念:犹如白蛇吐信灵动之意。

要点:周身整体协调有序性和灵活自然统一配备,双手向外伸出时,不可过近,即不可过远,避免上肢伸出必须有曲折度,总之要似曲非,似直非直,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为宜。注意以头领身,以身催手,肩胯互摧,三节互争。

二、撞掌

两脚平行而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腹,坐胯提膝,十趾抓地,两腿略有弯曲,双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头宽,前后距离约半尺远。护守中线,五指分撑,指尖含力。右手沿着左手食指方向穿行,再穿至半尺长的时候掌根瞬间凸出撞击,左手有回拉外旋之意,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力达掌根;左手沿着右手食指方向穿行,再穿至半尺长的时候掌根瞬间凸出撞击,右手有回拉外旋之意,同时重心移向右脚,力达掌根,反复练习。意念:前面有堵石墙,一撞一个洞。

要点:周身整体要均整,力量要流畅,力达掌根,除此外要点要求同于穿掌。

                                三、削掌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腹,坐胯提膝,十趾抓地,两腿略有弯曲,双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头宽,前后距离约半尺远,护守中线,五指分撑,指尖含力。右手下按,左手往自身左后侧做平弧运动,头至腰到脊椎骨同时向左后方螺旋拧转,同时右脚蹬地,左脚下踩,重心移向左脚,右手暗至脐平即止,掌心向下;不停左手下按,右手往自身右后侧做平弧运动,头至腰以至脊椎骨同时向右后方螺旋拧转,右脚踩地,左脚蹬地,重心移向右脚,右胯有下坐之意,左手按至脐即止,掌心向下,反复练习。意念:身后有一巨敌,运用转身削掌将其头颅削飞。

要点:此掌以掌和臂削击,在作拳犹如利刃削木之意,故名削掌,以削、切、剁、砍为主。削掌虽有平行划弧,但却不在一个水平线,由下向外再向下平弧之弧线运动轨迹,削掌运用螺旋力切削之力,周身上下呈弧线由内外拧转滚动,故有关节如轴轮之说,即整体螺旋力。

四、掖掌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腹,坐胯提膝,十趾抓地,两腿略有弯曲,双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头宽,前后距离约半尺远。五指分撑,指尖含力。右手翻转向右外斜上方引撑,左手下按,按至肩窝肘,左手向左拧转,指尖向左斜下,掌心向斜前方,掌根提起向左前斜下方锛撞,身体向右拧转, 重心移向右脚,右脚蹬地,左膝前争,重心下沉,身体向前略有前撞之意;左手向右斜上方引撑,右手下按,按至肩窝肘,右手向右拧转,指尖向右斜下方,掌心向斜前方,掌根凸起,向前方中线方向锛撞,身体微微向左拧转,同时重心移向左脚,后脚蹬地,前脚踩地,两胯合裹之意,重心下沉,身体略有前撞之意,反复练习。意念:前方一巨敌,一掌将骨震碎。

要点:练习掖掌时,必须以头身,以身催臂,以臂震掌,节节贯通,形成整体无坚不摧掖锛之力。掖掌攻击目标有胃部、肋部、腹部等,运用整体螺旋力和刺杀力,呈抛物线状运动轨迹,力贯掌根,似有排山倒海之气势。在发力瞬间身体在螺旋拧转前撞,产生前侧斜面前倾,为了不失重,必须做到前足踩与后足蹬产生互争,打出斜面螺旋力。

五、塌掌

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周身放松,头顶项竖,下颌微收,含胸拔背,挺腰沉腹,坐胯提膝,十趾抓地,两腿略有弯曲,双手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距离约头宽,前后距离约半尺远,五指分撑,指尖含力。右手回旋翻手拧转,掌心向外位于肩部,左手翻手拧转为掌心朝上回旋,再翻转,由上向下做斜弧线运动,向左前方踏按发力,掌心斜向前,指尖向右,同时右脚向前进一步,身体微微向右转,重心移向右脚,右脚蹬地,左脚踩踏,重心下沉,两脚平行呈侧马步姿势,左手回旋翻手拧转掌心向外,位于肩部,右手翻手拧转,变为掌心朝上,回旋再翻转,由上向下做斜弧线运动,向外右侧做踏按发力,掌心斜向右侧,指尖向前,同时中心左脚向前进一步,身体微微向左转,重心移向左脚,左脚下踩,右脚后蹬,重心下沉,呈大伏虎桩姿势,反复练习,意念:前面有木桩,一掌拍进地下。

要点:塌掌又称踏掌,身体下沉,掌跟踏击之意。作拳时周身齐发力,仿佛撞倒墙壁翻砸之力,故名塌掌。塌掌是掌法中最难练,也是最难用的掌法,此掌之奥妙就是周身互争。塌掌威力来源为后手反争,而非单纯踏击,体现出拳我道中前手打人,后手用力的法要。合为争,分亦争,合为裹,裹亦争,分为拧,拧亦争,故在应用争力越丰富,则威力也就越大。

六、五大掌要义

大成拳掌法主要吸形意拳整功,太极拳化功,少林拳脆功,心意拳刚劲,武当拳柔功,配八卦掌中舒展的身法和多变的步法,而形成独特色的掌法。大成拳掌法是以步催身,以身作拳,即八卦掌避实就虚的迂回侧取,又有形意拳硬打硬进的气质,还有心意贴身迎战,还包括少林冷脆刚进,武当拳柔身靠打,相互交融,相互配合而用。穿掌,由下而斜上平行穿击,有放长击远,沉身跃步而用;撞掌,与穿掌轨迹相同,唯有在接近目标时,瞬间挺腕,锛撞而击;削掌,有螺旋拧转打击左右或身后敌人,螺旋切削,此掌秋风卷落叶之势;掖掌,从上向下撞击,搓步顿身发力,似有刹车之感;塌掌,重心下沉,穿档横塌,有卧身打虎的气质。总之,大成拳掌法千变万化,在应用时一式变百式,百式可归一式,用招不如变招,变招不如变劲。掌法以身步为基础,在纵横、高低、起伏、进退、反侧、迂回中而用。使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气、神、力、动、法综合交融,使得神、形、力、气、力、法高度统一,步步相连,手手相接,身身相逼,环环相扣,环形无端,周而复始游身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气功十八式
忠義拳介紹--彰化縣武術誠明會
张三丰太极拳五十三五十四式如封似闭和十字披红
南派少林鹤拳精技《入洞鹤》
彭元植秘传龙虎太极拳---林国华
岳家拳 | 四门架拳术(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