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分水岭”

1、运气与用劲存在着方向性的区别。

外家拳为了要增加手上的力气,一般都是提气向上将劲力由腰胯运向两肩,由肩而臂而膀而手而指。或在灌气催力时甚至可以看见力量末梢有颤抖的现象。这样,过去有不少外家拳师为了便于运气向上,以带束紧腰身。其次,为了上身有力,势必要下身马步扎稳,以胯落实为出力的基础。这样,提气向上,上身两手出力显得有劲,甚者快疾如风,易形于外。

而内家拳则相反,气沉丹田。因此张三丰祖师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之语。完整一气是指气沉丹田气遍周身,并非是身体哪一部位刻意用力。

内家气遍周身并不感到身上那个部位特别有力,功夫渐由大圈、小圈乃至于无圈。功夫越深,从外表越看不见其内劲的运用。

2、前面说过,外家拳的力量显露于外,内家拳则不易露形于外,尤其是功夫由大圈到小圈进而达到无圈,由寸劲进入分劲高级阶段时,在推手运用中,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用力,而对方已被发出,种种现象被称为“以静制动”。由于目前社会上达到这种功夫层次的人比较少,因此常常有神秘化的解释。笔者在教学中曾与学员做过这方面运用的推手发劲演示:本人不动,对方以手放在本人胸前近肩部位以力攻击,本人在对方手的着力处表面似乎没有丝毫动作,对方反而反弹退走一两丈之外。此即为武当正宗真正杨家嫡传的太极拳“无圈境界”之“以静制动”,也即太极拳周身“挨在何处何处击”的运用。

3、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与一般人所理解的暗劲也截然不同。暗劲是一部分筋骨完全不动暗暗用力,但这与太极拳的无圈内劲有两点明显的区别。一是,一般人发暗劲时,身体其余部分是不能动的。而太极拳在发这种无圈内劲时,全身是可以动的,只是在对方着力的地方“以静制动”地反应,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动作。其次一般人用暗劲是相互之间暗暗较劲,身体几乎是不能动的,更不可能将对方打出。而太极拳进入无圈高级境界,使用这种无圈内劲,外面接触处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反弹到几米以外,甚至一两丈以外。

4、这种无圏内劲的运用,在推手中就可以表现出拳经上所说的“一羽不能加”的状态,对方在接触中稍微有点动静,甚至像一根羽毛那么轻,这边就可以发劲或者化解。从外面看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大的动作,对方已被发走或者化解掉。此时全身都可以发劲,身体任何部位不怎么动作都可以发劲,也就是所谓“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5、特别需要指出,锻炼内功与锻炼内劲不是同一个概念,“内劲”,因其运转隐于丹田而不显于外,故名。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不是以是否练习内功为准。不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各自有一套外功与内功的练习方法,很多外家拳都是内外功并练的。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外家拳与内家拳各有优点,不是说内家拳就比外家拳优越,更不能认为功夫到了无圈分劲就是无敌。本文只是遵照祖师张三丰、先师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论述的正统太极拳经典理论,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意图说明内家拳与外家拳的重要区别是什么,真正的内家拳可以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什么样的。我们后来人在学习真正的太极内家拳达到这个层次时,不得不从内心感谢我们的前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优秀的拳种,这也确实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法五步十三势
太极杂说 114
太极拳功夫之初层功夫:炼形
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分水岭”——“用意不用力”有感
过去的太极内功是这么练出来的!(我不说你永远想不到)
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