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送别姑妈
2015-11-23 21:06阅读(4)评论(0)编辑
在成都的那些日子,就听到了姑妈去世的消息,心里很难过。我去成都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这件事,也知道姑妈快要离开人世了,但是到底是哪一天,我不知道,我不是算八字的,无法准确预料。我就担心,姑妈会在我旅居成都的时候离开人世,事实也果然是这样。
我为什么会选择在姑妈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去旅居成都呢?10月20日,儿子一家从美国回到成都,成都是我孙儿的外婆家。22日,儿子一家回到湖南,在这里住了四晚,26日那天,他们又回到了成都。儿媳妇常年在外,这一次就想着要带孩子们和自己的父母亲多亲近一下,便将我们夫妻也带去了成都,我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成都的。带着孙儿们玩耍的时候,一家人极享天伦之乐,只是心里也隐隐地想着,姑妈会不会在这段时间里离开人世。
就在我们旅居成都过半月之后,果然就听到了姑妈去世的消息,好在姑妈的葬礼向后推到了11月23日,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在21日回到湖南去参加姑妈的葬礼,送别姑妈最后一程。
21日那天,我们在火车上坐了十个小时,一路上只要是闭着眼睛进入睡眠状态,朦朦胧胧中总有姑妈的影子,是那样的熟悉,是那样的亲近。22日下午,我们就随着老家的送灵队伍来到了20里路之外杨轩,这里也就是我姑妈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这是为姑妈布置的灵堂,姑妈老家的送灵队伍来了50几人,浩浩汤汤的几台车子,举着一只鹤鸟一条青龙一条白龙,抬着几箱炮仗,给姑妈的灵柩跪拜之后,就坐在这灵堂里陪着已经仙逝了的姑妈。灵堂里照例挂着一些横幅和字样,我知道,“流芳百世”只是一些夸张的说法,“慈爱难忘”倒是真确的,因为“慈爱”二字就是姑妈一生的真实写照。
    道士们借助现代工艺将一幢幢灵屋建造的漂漂亮亮,这是一个美好的祝愿,希望逝者在那边的极乐世界不愁没有好的住房。想一想也是啊,姑妈七岁就来到了杨轩做童养媳,成亲之后,遭遇剧变,她是连泥砖瓦屋也没得住,奋斗了几十年,才在四十几岁的时候有了几间泥砖瓦屋栖身。
    这是为逝者布置的道场,道士们在忙碌着,正在准备着超度亡灵。
    这就是姑妈永睡的的灵柩,黑漆漆的,放在那里安静极了。灵柩上放着一条帛,上面写着姑妈的生殁时辰,姑妈生于民国二十年五月初九,享寿八十有五,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姑妈其实不是自己去的,她患了恶疾,是直肠癌,诊断之后,就在家里养病,这个年纪了,实在是不宜手术,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天天厉害,直到最后离开人世。姑妈生病大致有四个月之久,期间,我去看过两次,也是感觉到老人家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仙逝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是我们老家的朝水庙活动,它是一个古老的仪式,很隆重,参加的人主要是逝者的亲人和侯家的客人。我参加过很多次这样的活动,就是没有考究过它的意义,我估计,这也是超度亡灵的一种方式。
还在灵堂的时候,我就在墙壁上读到了由姑妈的大侄子写的一篇祭文。
关于姑妈的身世以及她苦难的一生,我原是知道一些的,看了这篇祭文后,便更加清晰起来。姑妈七岁就来到了杨轩做童养媳,实际上,她是喝着杨轩的水吃着杨轩的粮长大的,她的一双大脚也踏遍了杨轩的山山水水,她的汗珠也洒落在这一片山水中。和姑爷成亲后,家庭遭遇剧变,她的公公和婆家的大兄被镇压了,这真是塌了天啊,一个十几人的大家庭都被赶出了原来的老屋,漂移在墨天之下,姑妈苦难的生涯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吃晚饭的时候,我们桌子上来了一名陪客,他就是姑妈的二侄子,今年晋七十岁了,闲聊中,我们便说到了他们不幸的家世。我原来从《黄沙街区志》上见到过一则资料,说镇反那年,我们下荷塘就杀了17人,其中有两个姓杨的,一个叫杨南系,一个叫杨运年。姑妈家二侄子说,对,一个是他的祖父,一个是他的父亲。他说,他的祖父就是一个教书的塾师,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种田的农民。那时候,他们家也就两石多田十四五亩的样子,他父亲有四兄弟,都结婚了,还有了几个小孩,一大家子人十几口,每个人也就是一亩田左右,算是一个温饱型家庭。就因为这点家产和这个身份,他们获得了一个荣誉称号——地主,那时候的地主就是贱民的别称,人要把你怎样就可以怎样。我问他,是什么人一定要置你爷爷你父亲于死地呢。你们家是不是有什么仇人?我这样问是有根据的,因为在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不少案子表明,许多人就是假运动之手来杀害仇人的。他说,是有这么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他们一个大房关人,至少关系还没脱五服。这个人给人做长工磨面时偷了主东家的面粉被人发现了,报到族长这里,他的父亲既是个教书先生又是个族长,便按照章程秉公处理了那个小偷。小偷后来翻身了,还成了个土改根子,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便将那个荣誉称号送给了他们家,这样,他就抓到了他家的生杀予夺大权,那个根子多次上门来咬牙切齿指着他祖父和他父亲说,我不杀了你们两个,我就躺倒不干了。根子的“躺倒不干”不光是用来威胁他们家的,更是用来威胁他上司的,时值镇反东风经吹的时候,杨家父子的头就这样掉地了,一声也不响。
姑妈家二侄子说,这样一来,他们家真是塌天了,他母亲那时候已经生养了三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二岁,自己是不能养活这三个孩子的,便带着两个小儿子改嫁了,那个最大的孩子就交给我姑妈,叫我姑妈带养成人。
姑妈的高风亮节就在这种环境下开始显出人性的光辉,她自己一生共生育了九个子女,夭折三个,六个成人,再带养一个大侄子,全家便是九口人。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要养活这么一大家人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别说吃饭,就是喝水,一天也要一大桶啊!姑妈带着孩子们在山上挖了二十几年野菜才把孩子们养大,至于孩子们将来如何发达,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姑妈带养的大侄子名叫京桃,这次办丧事,所有的文墨工作都是他做的,他对姑妈的孝敬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姑妈当年带他就比带亲儿子还要加三等。
23日上午十点钟,姑妈的灵柩正式出殡。这时候,天上下着霏霏细雨,小小的北风钻过衣衫渗入人的骨髓,严冬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寒气抽打着灵堂前戴孝的人们,丧夫们在做着出殡前的准备,道士们嘟着唢呐吹出悲哀的调子,几十个身着白服孝子贤孙跪在灵柩前嚎啕大哭,随着道士“子子孙孙,起柩”的叫喊,灵柩就抬在丧夫们的肩上悬空移向安息地。
祖山大约有两里地远,通向那里的道路是新开出来的,冬雨早就打湿了大地,嚼起了烂泥,我举着一只鹤鸟跟着灵柩前行,默默地送别姑妈,一路上,炮仗在轰隆隆地炸开,烟雾弥漫了山岗,扑入我的鼻孔,我忍耐着。一路上听着姑妈几个儿媳妇的恸哭,我的眼泪也涌出了眼眶。其中,有一个儿媳妇哭得特别的伤心,她不是做样子给人看,
是真情的流露,她一路哭着去祖山送别婆婆,又一路哭着回家,到了家里还在哭,她的哭词都是在诉说婆婆的种种好处。
苦难和善良是姑妈一生的真实写照,苦难是她的人生,善良是她的品质。
我过去就多次听说过,说姑妈老是做梦,一做梦就梦见娘家的旧事旧人,就梦见自己在娘家的土地上跑。姑妈对娘家也是倾注了爱心的,娘家一大群侄子侄媳妇她是个个熟悉,就是侄孙子们也都能一个个叫出名字来,虽然她极少见到他们。我老是想,姑妈七岁就去了杨轩,为什么灵魂还老是在娘家飘荡,他对自己的生身父母就没有怨恨么?我的爷爷也曾带过那顶荣誉帽子,他却是穷得把自己的女儿送人做童养媳了,这是不是生活的悖论?
亲爱的姑妈,您老就在天堂一路走好吧,生活中是有很多冤枉事情说不清场的,即使说得清场也是没人承认的,您老就别埋怨自己的生身父母了,因为有失有得,您已经用自己一生把您的高贵品质写在了杨轩坚实的大地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姑妈
女儿出嫁后,父母该不该将娘家的钥匙收回?过来人的经历引人深思
殡葬文化
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怀念那时候)
过年回家:最怕的不是你单身,而是大家都比你混得好
【上海文苑二月专刊】No.20766期 ||​ 遇见你,人世美好 杨中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