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目标应如何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是明确的、具体的,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基本的陈述方式有两类:

1.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知识方面常用行为动词有: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类、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技能方面常用行为动词有:

技能:模拟、重现、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实验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心理的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常用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水平:(包括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体验等。

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认同、接受、同意、反对、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支持、尊重、爱护、珍惜、怀疑、抵制、克服、帮助、拥护等。

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等。)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 纤手香凝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