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食、足兵、民信”材料作文的升格与实例
新考纲(样书节选图戳这里>>>)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言知识与运用六、作文七、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咨询电话:02085213337,微信13602424805(手机)
====
【任务驱动型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比较足食、足兵、民信三者的有效性,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原文】
得民信者得天下
①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标准。粮食对百姓的生活极其重要,军备也是保卫自己不被侵犯的必要条件,然而我认为,这两者都是基于民信上的,就像孔子所说,没有民信什么都谈不上。
②足食,乃生存之道。粮食是我们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国家能站稳,靠的是百姓。一旦百姓食不果腹,这个国家也就到了灭亡的时刻了。诚然粮食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但治理国家紧靠足食是不够的。试想,即使一个国家粮食充足,百姓都能吃饱饭,但它却是以暴政,失去民信,国家颠覆也是迟早之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治理国家,拥有民信才是根本。
③足兵,国家安全之保证。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当国家领土利益遭到侵犯时,军备就会登场,发挥它的作用。虽说军备必不可少,但一旦被使用,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殊不知,只有民心才可救其于水火之中。如果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是他的国家,那么何来战争,终会形成一幅大和谐的景象。
④民信,国家建立的基础。国家的更替往往是由于失信于民。一个国家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只能是一个空壳,就像建在沙滩的堡垒,在一股大风下就会顷刻崩塌。即使拥有食,兵两者,缺少民信巩固国家也是不可能的。
⑤民信,发展之良药。信任对于个体来说相当重要,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会结识更多朋友,促进自身发展。当每个人都信任他的国家时,国家会变得强盛。信任于己于国均有益处。
⑥当今社会,信任危机屡见不鲜。反观社会电信诈骗,以各种方式博取同情的例子数不胜数,这欺骗了感情,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现裂痕。以我之见,政府应加强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打击,加大监管力度,以防民信缺失。
⑦足食,足兵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民信则是治理国家的基石。无民信之国终会被替代。我相信“民信之花”正在世界各处悄然绽放,明天阳光会更加美好!
【升格作文】
得民信者得天下
①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标准法则。粮食对百姓的生活极其重要,军备也是保卫自己不被侵犯的必要条件。这两者都是基于民信之上的,就像孔圣人所说,没有民信什么都谈不上,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
②足食,乃民生存之道。孟子曰:养生送死,王道之本。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家能站稳,靠的是百姓;百姓能稳定,靠的是粮食,一旦食不果腹,这个国家也就到了灭亡时刻了。诚然粮食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可小觑,但治理国家紧靠足食是不够的。若施以暴政,则失民信,国家被颠覆也是迟早之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治理国家,拥有民信才是根本。
③足兵,国家安全之保证。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无论古今,当国家利益遭到外敌侵犯,军备就会登场,发挥它的作用。虽说军备必不可少,但战争开启,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殊不知,民心才是最重要的。最近韩国总统朴槿惠因为贪腐和萨德等问题被罢免,就是强大的百姓力量。可是,没有军队的保护,人民岂能安居乐业,当家作主?军队强大,确保国家和谐繁荣。所以,军队是国泰民安的根本保障。
④民信,国家建立之基础。国家的更替往往是由于失信于民。一个国家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只能是一个空壳,就像建在沙滩的堡垒,在一股海水大风吹打下就会顷刻崩塌。即使拥有再多的粮食,再强盛的兵备,缺少民信巩固国家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信,国家发展之良药。孔夫子说:民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有了信任,才会结识更多朋友,促进自身发展。当每个人都信任他的国家时,国家会变得强盛。信任,于己于国均有益处。
⑤信任危机,后果可怕。当今社会,一些不法之人利用电信等手段诈骗,让人与人信任缺失,道德出现裂痕。这是浮躁、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金钱至上的思想沉渣泛起。以我之见,政府应加强立法,对不良行为严厉打击;加大监管力度,以防民信缺失;加强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用法制和道德规范人们行为,完善社会评价体系。
⑥足食,足兵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民信则是治理国家的基石。无民信之国终会被替代。我相信“民信之花”正在世界悄然绽放,阴霾必将被扫除,明天的阳光会更加灿烂美好!
辽宁省沈阳四中2017届16班张赫炎      指导教师:孙延堂
【升格指导】
(759—856字)
这是一篇成功之作,值得大力表扬点赞,看来是用心了。
1.内容上:文章始终围绕“得民信者得天下”这个中心展开论述,内容丰富深刻。
2.表达上:①《得民信者得天下》化用俗语,拟题精准明确巧妙;②开篇语言精简,三者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③第2~4段,从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个角度比较论述,强调以民心为基础的重要性,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层次清晰;④第5段揭示了失信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缺少原因的挖掘——揭示因果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少了一些,需要有意识的强化;原文5~6段应该合并,否则有重复之嫌;⑤结尾较好:重申论点,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示美好前景,具有文采。
3.发展上:①本文构思上思路清晰;结构上层次分明;语言表达上沉着冷静,理性分析,不花哨,朴实有华;②如能加强一些引用,增加文化内涵和论述佐证,将更加深刻、个性化和丰富;③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强化了“比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驱动理念。
作者: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孙延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7】民信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第259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7章》“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何意?
在孔子看来,治国理政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之”孰轻孰重?
论语连载(300)《颜渊篇》第7章,“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第十二·7》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