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块籽料成品的好坏究竟有几个标准


  玩玉这些年,藏玉碰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你看下这几个买哪个合适?这几块玉哪个好?说实话,现在玩玉的人很多,仍有很多藏友,看到一块玉后不知所措,不知道改从哪个方面来评价它的好坏。今天藏玉就来详细讲讲评价一个玉雕成品好坏的几个因素,以后买玉就按这几个标准来判断基本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鉴定玉器、藏友交流可以搜索 icangyu2(藏玉个人2号)添加。如果您已经添加藏玉个人号,请不必重复添加。

  质地


  评价一块玉首先要看它的质地,质地的好坏有很多标准,最主要的是下面四个:

1细度


  细度有两个方面:一是白玉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的细密均匀程度。我们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这只有细度很好的料才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细度要如何看呢?我们用投射光观察玉石的内部时候,会看到籽料内部的纤维结构是可以看出来并且是不规则的,有的地方纤维结合紧密,有的地方结合的比较粗糙,这样我们就能够判断玉石内部大小不均匀的矿物结构及玉石的颗粒。细度好的籽料内部的矿物颗粒大小比较均等,排列比较规则,用透射光看玉石内部的时候,我们能感到玉石内部是十分干净整齐的。

  但是细度好的籽料不一定密度就好,也就是玉石内部的紧密程度不见得高,细度好的玉石不一定会呈现出油润的感觉。于是我们就要看下面这个指标——油润性。

2油润


  籽料的油性不是指“油呼呼”的油,儿是玉本身呈现出的一种“油脂光泽”,是籽料的一种特性。那么我们怎么理解油性呢?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油疙瘩,说透而不透,整个玉给人明显的“温润如脂”的感觉,这种“脂”明澈而深入,不是浮于表面的,也不是纯粹的白或青或黄。

  此外,好的籽料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像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摸起来很舒服。

  这里藏玉要说的是,除了新疆和田料,其他玉料的光泽油性一般是通过人工打磨加工和透油处理提高其油性的,比如青海料发透,俄料发干,即使一些特别好的俄料,它的那种油性也要比好籽料差,而且越盘越干。

3糯性


  糯性就是直观上看上去有一种浑厚的感觉,打个比方,仔细看看上好的大米煮熟后的感觉,浑厚油亮均质的感觉,你还可以拿一块用过些天的香皂,用水洗一下,就是那个感觉。

  此外,糯性强了,韧性也就加大,上手的感觉如同拿着一团油,也如同触摸小孩子的肌肤般的感觉,如同融化了一般,但硬度却不变,让人有很难想像的触动感。与之相反几乎所有的山料刚性强,不会给人糯糯的感觉,生硬,就如同是凝结后的板油,缺少了灵动之感。

4净度


  净度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藏玉之前也讲过,要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一个美女身上长了一颗痣还是美女,痣长在脸上有时就是美人痣,但如果脸上长了很多,即使是小的,那也是麻皮,如果更是大的,那就丑陋不堪了,看籽料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程度,以及雕刻师对这些瑕疵是如何处置的,就比如非常有名的玉雕作品“枫桥夜泊”,不就是巧妙的利用了和田玉的棉点么。

  皮色


  说完质地我们再来说说皮色。皮色对于现在的籽料来讲,就像做饭时的盐,没有盐的话整个食材就会变的索然无味,而放盐多少决定了味道的好坏,既皮色如何决定了这块料子的价值,比如枣红皮、鹿皮、秋梨皮等,这样的皮色即使肉质不是太完美,皮色也是它的重要加分项。


  此外大家看到的如果是聚皮就会比一般的皮价值要高,如果是稀少的聚皮搭配比较白润的肉价值就不是翻翻那么简单了,如果聚皮的肉不是很好也超过一般皮色的料子。

  其实皮色对籽价格“推动”作用从白籽上也能反映出来,光白籽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透明,根据肉质好坏,有不同的价格,但如果白籽再带上皮色,那价格肯定就又要上一档次了。

  雕工

  关于雕工,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喜欢的一方面,但无论什么题材,好雕工与坏雕工的价值差距是特别大的。雕工除了河南工,像海派, 扬派、京派的都是很好的雕工。而关于如何看雕工,藏玉有几点小建议:


  看细节:即点与线,线与面,疏与密,方与圆,光与毛,空与实,动与静,这些无不体现修养之高下,只有把细节做到位,形式的品位才有可能的保障。

  俏色的利用:雕工对皮色的利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藏玉已经在之前的文章《妙趣横生:和田玉的俏色之美》讲过,俏色的利用能让一块玉焕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赏玉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雕琢能力。

  颜色

  籽料的颜色种类也有很多,每一个品种都有无法代替的美。白玉:洁白无瑕,洁之美!青花:水墨丹青,境之美!沁色:古色古香,韵之美!青玉:清新淡雅,素之美!


  青白籽和青籽价格相对白玉要低得多,并且肉细浑厚脂粉好的料子相对常见,特别是大块头的料,这一点非常难得,这种料子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黄沁是众多资深玩家的最爱,但缺点是石性大,玉质差,黑沁多,但由于长时间盘玩发生的沁色变化明显,受到追捧,价格也是普遍偏高,特别是玉质好,黑沁少的料子,价格超过白籽。红沁更为少见,劝一心追求红玉的藏友,这儿吃药的可能性最大。


  喜爱青花的也大有人在,因其黑白墨感与传统中国国画较契合而受人喜欢,现在那种黑白分明,黑度白度都够的料子,早已经是天价;并且即使看上去青白并不分明的料,在上了好工之后,也呈现出一幅幅意境斐然的山水画,令人神往,特别是牌子。需要提醒的是,注意研究下青花籽料与其它几种山料青花的区别,防止上当。

  碧玉籽非常少,并且成色好的更少:相对其它碧玉来说,碧玉籽的色调较重,公认的品质好是菠菜绿,当然也有一些色调较浅的如鸭蛋青等也很好看,但一般碧玉籽裂多黑点多,其色重的特点、稀有性和普遍品质较差造成碧玉籽成品非常少见。

  上面讲了和田玉的这些颜色种类,每个种类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可玩性,然而很多人对和田玉的误解仍是它的白度。



  白度的问题藏玉已经说过很多次,但很多藏友看到一块玉的时候,第一的反应仍是它白,或者它不白,其实这是错误的。自古玩玉,不是白既好,玩玉主要玩的是质地,反映到外部就是温润和油性的感觉,肉差的东西这种感觉也没了,玩籽的意义也没了,所以,肉质一定要放到第一位,而不是白度。

  比如有些藏友给我看几百元买到的几十克的白籽,白度确实够了,但肉生僵多,其实这样的料子不如买那些不白但肉好的料子。买籽不是买白石头!藏玉经常在市场看到一些青白和高青白的料子,细度真是不错,但就是因为不白,所以无人问津,价格自然也是不高,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市场上的“小漏”了。


  以上是藏玉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皆为个人经验的积累,说错之处肯定难免,所以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认识一块籽料要从几个方面了解,不能孤立理解,要把它的玉质、皮色、雕工等等结合起来才能统一认识,正确判断。最后藏玉还是要说一句,不要只看白度,如今白籽是仿籽假籽的“重灾区”,稍不注意就会掉进“白度”的陷阱里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玉晋级篇:和田玉的“种”
和田玉:有一种顶级叫塑料级!有一种高端叫买不起……
哭死!碧玉籽料切开后竟然变成了“培根”
和田玉盘玩小知识,盘不好您的玉就废了,您知道吗?
终于切了,13斤的洒红皮籽料!
126.5万元成交!沁料到底火不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