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家葵—近代书林品藻录—洗炼

洗炼   

    尽去陈言,戛戛生新,洗练之谓也。古籀文字率皆镌镂于金石,笔势古拙,斯冰小篆则洗炼劲挺,少有故作盘曲扭结之态者,后世书家以柔毫摹之,殊非易事,个中三昧,唯篆刻家中作工整一格者最能体味。至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唯福厂老人篆隶足以当之。

 

赵时棡(1874-1945)
    民国沪上印坛是吴赵两家天下,赵叔孺二弩精舍传弟子最多,郑逸梅谓叔孺拟取足七十二人,以符孔圣杏坛之数,今检《赵氏同门名录》,实得六十人,陈巨来、方介堪、沙孟海、徐邦达、张鲁盦皆艺林翘楚。吴赵两派风格不同,门弟子间亦有相互攻讦者,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云:“迩来印人能臻化境者,当推安吉吴昌硕丈及先师鄞县赵时棡先生,可谓一时瑜亮。然崇昌老者,每不喜叔孺先生之工稳,尊叔孺先生者,辄病昌老之破碎。吴赵之争,迄今未已。余意观二公所作,当先究其源,昌老之印,乃由让之上溯汉将军印,朱文常参匋文,故所作多为雄厚一路。叔孺先生则自撝叔上窥汉铸印,朱文则参以周秦小玺,旁及币文镜铭,故成就开整饬一派。取法既异,岂能强同。第二公法度精严,卓然自振,不屑屑随人脚后则一也。”可称持平之论。叔孺生前钤有《二弩精舍印谱》,卒后十一年从侄赵鹤琴又编印《赵叔孺先生遗墨》,此后若干年间,吴缶作品充斥坊间,而叔孺之名则浸渐湮没,个中缘由不得而知。
    叔孺善画马,号称“一马黄金十笏”。行楷取法赵松雪之寿春堂记、仇锷墓志及胆巴碑,并用颜体之雄强矫赵书之疲弱。叔孺篆书最是好手,平生有三代文字之好,家藏周秦古器百余品,寝馈其间,下笔自然得心应手,书法杂志曾影印篆书诗经册,凡380字,首尾贯通,结字全用赵撝叔法,而去其犷悍恣肆,但求停匀婉转,气息渊雅。叔孺篆书虽不足在邓、赵外开一新派别,亦堪与苦铁之雄浑成为两极,以沙孟海“太阴”之评形容其篆书,也称贴切。
    赞曰:
    兄事松雪,弟畜悲翁。
    性癖周秦三代,仰止二弩春风。
    元朱洗练,斯篆婉通。

















王福厂(1880-1960)
    马夷初不喜王福厂书,《石屋续渖》云:“上海有活报者,谓王福厂篆隶等描花,又谓福厂书平铺直叙,一无足觇。此论尚非过为诋毁,福厂为余父执,余尝观其作篆书楹帖,亦不空肘腕,是真描花也。”按当时人受包世臣、康有为书论之影响,强调执笔方法,肘腕运力,故石屋对福厂有偏见如此。其实评价书法当以作品论高下,执著于技术细节,智者不取。以篆隶成就论,赵叔孺远未脱出赵撝叔窠臼,而王福厂超然诸家之外,极精雅之能事,陈祖范撰文评介,以“清姿可挹,雅韵欲流”为标题,深会我心。
    福厂亦能作邓石如、赵之谦体篆书,西泠印社曾刊其所书说文部首,即用此体,顿挫分明,水平不让赵叔孺诗经册。更多见者则是玉箸,停匀遒丽。按玉箸并非斯相遗法,唐李阳冰三坟记、谦卦碑始创此体,经宋释梦英、郭忠恕等夸张变化,已成恶札。清初王虚舟、钱十兰、孙伯渊更束帛胶毫摹之,尤堕下流。福厂所作玉箸,悉用《说文》正字,每一字之结篆安排皆视字形而定,如治印然,或垂或收,参差错落,寓动于静,孕奇于正,实开玉箸新境界。所作隶书亦属规整一路,固然源出于汉分正法,而融会贯通,譬如羚羊挂角,不可踪迹矣。
    福厂传世书迹虽以册页居多,最佳妙者实为屏条楹帖,正文或篆或分,疏散错落,款字必用正书,秀逸清淡,钤印必数枚,皆手自镌刻,或朱或白,印文必能与正文相谐恰,通篇看来,便是一轴倪高士平远山水,雅不可及。惜《品藻录》囿于习惯,冲淡条不取篆隶名家,而福厂所臻境界,又岂止洗练所能局限哉。
    赞曰:
    琅琊支派,麋研清真。书印同出,规汉模秦。
    清姿雅韵,淡静绝尘。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邓尔雅(1884-1954)
    近代篆刻工整一派开创自黟山黄牧甫,所作不依傍前人,风格清丽典雅,最堪与吴苦铁之雄浑苍朴相颉抗,《点将录》以晁天王拟之,诚不可移易者。黟山篆书则逊色多多,平直方整,虽不愧端谨君子之本色,而拘滞少味,实缺乏艺术品赏之价值,故时人论近代书法,黟山不与焉。《品藻录》虽退牧甫,而黟山一派毕竟不可埋没,诸嫡传私淑弟子中邓尔雅篆书尚有特色,因举为代表。
    尔雅尊人莲裳公曾长广雅书院,与黄牧甫过从甚密,尔雅虽未得黟山亲炙,而于黄氏书印体会甚深,抗战中为黄文宽篆书千字文半本,用邓石如、黄牧甫两家章法,洗练光洁,卷末题诗云:“六书根底太相干,不考说文心未安。何况人生忧患始,非徒识字本来难。”“最称完白殿称黟,开派通神世所师。直至小生应自笑,何曾有梦到冰斯。”尔雅精研小学,于古器中残字、奇字、别字考订精审,撰有《文字源流》。《邓斋印可》自述经历云:“尔雅小时入塾,师教兄以《文字蒙求》、《说文部首》诸书,因得旁窥窃听,略知六书体例,乃比人为早,后捉刀嬉戏,童心颇顽,加以家有藏书,凡关于印篆之属,偷得余闲,辄手一卷,遂解篆刻。”尔雅曾在东瀛学习美术,主张书印一体,以几何安排确定点画分布,有句云:“作字如治印,治印如作字。腕下著以沈,书契原一事。”又云“布白几何入三昧,冲刀旁舞敌千兵。”故其篆书、篆刻皆重视视觉效果,邓尔雅曾取篆书中左右对称字制为楹帖,其佳者如“高朋四坐东南美;大吉六爻上下同。”“开门登堂四坐大喜;普天率土十雨五风。”
    赞曰:
    多识奇字,傲敌伧夫。几何安排,分布白朱。
    洗炼光洁,书契不殊。心手两忘,如瓶泻珠。
















唐醉石(1886-1969)
    唐醉石与王福厂相交莫逆,醉石年少福厂六岁,书印皆受福厂影响。民国甲寅(1914)王福厂为旧作“醉石山房”印补款,跋文述二人交游缘起甚详:“光绪甲辰(1904)夏于西泠印社获交醉龙,以印学相切磋,嗣后东劳西燕,聚合不时。庚戌(1910)秋,日暮途穷,醉龙出此索刻,刻竣殊不称意,拟重刻,以事别,未果。今年夏,余游湘,晤醉龙于桐荫堂,复属补款。夫吾两人之交谊,后先离合已十余年,拳拳之意,金石不渝,鸿爪留痕,亦所宜也。因志数语以归之,疵瑕实多,醉龙其勿哂焉。甲寅中秋节,仁和王寿祺记。”或有论云:“王、唐俱为西泠印社柱石,又尝同服官印曹,王为杭人,唐则以湘人而致力于浙派印艺之复兴,其功尤不可没,王氏谨守法度,于豪放似有不足,而唐则豪放有余,于谨守法度亦未逊王氏。”(见马达堂《近代印人传》)揆其寓意乃在强调唐高于王,今按醉石终老汉上,声名不显,固宜表彰。若论印章成就,王、唐难次甲乙,而书法功力,醉石尚徘徊方圆矩矱之中,福厂早超越法度之外,不拘不束,散淡自在,由此高下自判矣。
    书印而外,醉石博古多识,商周鼎彝、秦汉碑碣,入眼便能断其真赝,民国初年设故宫博物院,乃应马叔平之邀赴京,任顾问,司审定古物之职。旋任印铸局第一科科长,与王福厂、冯康侯等规划监制政府机关关防印信,其后政府南迁,又随之南下,民国政府国玺“中华民国之玺”、“荣典之玺”即由福厂与醉石二人共同篆写,交由苏州玉工陈燮之镌刻者。
    赞曰:
    涉笔成趣,毓秀钟灵。
    周旋丁陈矩矱,难逾麋研典型。
    终老东湖,迹遗西泠。





徐无闻(1931-1993)
    启元白晚年声誉甚隆,索书求序者众,所制序言恒多泛泛,独序徐无闻遗作集则发自肺腑。无闻先生长我一辈,学问人品素所钦慕,虽同处一城,终缘悭一面,作品藻录至徐先生条,临纸怆悢,彷徨而难措辞,爰节录启元白序言以代评骘,赞语则用先生寿江津王藏用赞改易数字为之。启元白序云:
    “无闻先生讳永年,字嘉龄,以耳病失聪,自号无闻。教授于西南师范大学,著述甚富。于古文字之考辨,造指尤邃。暇则挥毫作书,古篆楷行,罔不精工。其篆法深稳,独得渊穆之度。出其绪馀,施于铁笔。印学自邓完白、吴让之以下,日趋于躁,更下至以毁瓦画墁相矜尚。虽时世以同文尊秦法,而刻石铭功,铸印示信之法,则荡然无复遗存。先生篆书不减王虚舟、钱十兰,而治印则远绍吾子行,近迈王福庵。其学识有所不同也。学友刘石博士,曾受业于先生,言及先生之人品学问,常掩泪而述之。夫浩劫之时,学校中莫不以鞭笞师长相煽惑。十年之后,竟有师友之谊相感不啻骨肉者,于以征先生教泽之深且远矣。不佞自1963年于役重庆,于西南师范学院初识先生,而谈艺论学,有如夙契。其后以燕蜀路遥,非学术会议不恒相晤,计平生会面,仅三四度。每于刊物中见先生之文章翰墨以及篆刻印蜕,俱不啻有剪烛夜话之乐,忽闻其久病不克治,又不啻生平久要之情,为之深哀而痛惜也。今闻其及门诸友裒辑先生论学及书艺篆刻遗作为集,下征一言,谨述所怀,以告世之读先生之书者,知其人然后知其学也。”
    赞曰:
    蜀山峨峨,岷水泱泱。先生高谊,道德文章。
    书源沈易,印传周方。渊穆深稳,雅饬端庄。
    平生所仰,临纸神伤。金石不磨,遗泽流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福厂篆书陶渊明诗立轴
"寿"字书写大全
《王福厂铁线篆五种》戴丛洁编
王福庵《篆书八言联》
王禔1944年 篆书十一言联 立轴
王福厂篆书:'寿'字书写大全(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