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二)
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二)
主讲:杨昌盛
 
    (5).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①名词活用
    a 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b 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之”,即“我”,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 意动用法 (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d 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船”作“载”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间”充当“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动词“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
    ②动词活用
    a 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b 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 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 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③形容词活用
    a 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坚”、“锐”分别充当动词“被”、“执”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 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骄”带宾语“士”,用作动词:傲视)
    c 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 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 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期”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 .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自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之”、“以”、“及”、“乃”、“然”、“也”、“矣”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抑”、“相”、“见”、“某”、“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之”、“其”、“以”、“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04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①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②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③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④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④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⑤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那……”。
    ⑥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⑦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然”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贾人勃然作色
    ②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③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渔者黯然而退
    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⑥将军以为不然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接下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常见容易误用成语中的文言知识
利用成语学文言虚词
学点古文:这些文言词会吗?
破关入城”学文言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