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工行业的非周期性

比较高兴的一天,花了较大精力,查了大量资料,写了这篇化工行业牛股的共性。后面会针对维生素相关产品再作详细的分析。

欢迎打赏,数量随意,人数越多越好。今天留言的问题,能力范围内的尽量回答。

化工,农药,造纸,我研究较深,有些机构也会来问我的意见。卖方机构报告一般会把行业格局写清楚,但是对于估值变化和市场人士有差距。

我以前讲过一句话,周期是永恒的,成长时暂时的。换个角度讲,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凯恩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已经死了。

周期理论复杂繁多,此处不作为研究重点。从企业研究的角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市场竞争格局,周期性行业有可能体现出非周期性。

周期股的特点就是周期性,也就是产品涨价,业绩暴涨,产能扩张(产能复产),估值超低。产品降价,业绩下降,产能停产,估值奇高。

下面这些公司从股价来看,都是成长股,消费股的走势。业绩改善原因,有共性,有差异,值得总结一下。我归纳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寡头垄断。

世界前三或前五企业占据市场80%以上份额。

2、成本优势。

在产品处于历史价格最低点时,该企业还是盈利。而同行业其他企业亏损,甚至停产。

成本优势,一般由于原料控制、生产工艺优化、副产品市场垄断、一体化产业链、地域运输半径优势等。

副产品市场垄断,指的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生产产品A,会产出产品A+B,只有B产品有合适的市场,才有可能盈利。

3、规模效应。

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处于世界前三或前五。

4、国产替代。

该产品的产能正在从国际巨头转向中国,中国企业在市场份额中越来越大,占领了价格发言权。

彩电,冰箱,电脑,手机,化工(MDI,维生素等),光伏,无一不是在走这一个进程。

由于上述几个因素而促进的产品提价,具有持续性。但如果是由于外界不可抗力等,而突然提价,往往产品价格暴涨只是昙花一现。

产能扩展如果受限,或者说周期不可逆,那就不宜用周期股的估值方法,而应该用消费股或成长股的估值方法。

如果上述的假定成真,业绩上升,估值提升,就是戴维斯双击。周期股业绩高峰时期一般市场给予10倍左右市盈率,但在这种场景下市场有可能给予20倍左右的市盈率。

现在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产能是否容易扩张(复产)?现阶段主要是环保限产的原因。

将来主要取决于成本优势。

化工本身是个高科技行业,主要是指新产品的研发。产品成熟期,变成规模效应与成本竞争为主,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以决定企业的生死。

造纸行业,做原纸的2017年业绩都很好,做包装箱的都亏损。

原料药近期提价是常态,而做制剂的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其实这个反映的是供需规律。下游生产需要原料类似于刚需,但中游由于环保限产,并购形成寡头,在议价时处于优势地位。

下面归纳了最近几年,业绩,股价,产能扩张共振的几个公司。

食品添加剂行业

安琪酵母,酵母

全球酵母行业的产能集中度较高, 其中法国乐斯福(35 万吨) 、英国的英联马利(20万吨) 和安琪酵母(18 万吨) 的产能位居全球前三, 而且排名第四的加拿大拉曼产能 9 万吨,和前三名的差距较大, 全球酵母行业基本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寡头垄断状态。 而目前国内酵母系列产品的总产能在 30 万吨左右,其中安琪 14.5 万吨, 市占率水平接近一半, 处于绝对龙头地位, 乐斯福和英联马利的产能分别只有 5 万吨和 4 万吨,三家公司在国内的市占率水平接近 80%。  

国内酵母行业的集中度较高  

永安药业,牛磺酸

牛磺酸的全球产能基本都在国内, 日本有少量产能,但尚不足以自给自足,仍需从中国进口。
国内目前牛磺酸生产商主要有 4 家企业:永安药业、湖北富驰、 江阴华昌、江苏远洋;以 2016 年出口销量计算,永安药业份额 47%, 湖北富驰 28%、 江阴华昌 14%、 江苏远洋 9%。  

2016 年牛磺酸出口销量各厂家份额

金禾实业,以安赛蜜为代表的甜味剂

目前,公司拥有年产 12000 吨产能, 全球约有 23000 吨左右安赛蜜产能, 其中有效产能约为 20000 吨左右。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苏州浩波拥有 6000 吨左右设计产能,但受破产重组及厂房搬迁等因素影响, 难以达到正常生产,并可能随时关停,在 16-17 年发生过数次停产状况,并且下游客户对供应商的生产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浩波的客户容易转向选择其他供应商,并导致国内供应收缩,而这将直接利好国内最大的供应商金禾实业。 受此影响,产品价格也从 2016 年末的 4 万/吨,上升至 2017 年的 4.5 万/吨。 除此之外,生产安赛蜜的原料双乙烯酮自 2016 年起价格上涨,双乙烯酮是合成安赛蜜最主要的中间体。合计占全球产能 40%以上的生产商江苏天成与宁波王龙,分别因环保不达标和管道泄漏全面停产和减产,导致双乙烯酮供应紧张,价格直线上升,由 8000 元/吨上涨至超过 15000 元/吨。尽管经过抢修,宁波龙王基本恢复生产,但由于自用比例高,双乙烯酮市场依旧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金禾实业具有一体化的安赛蜜产品全产业链。其配套中间体双乙烯酮 1 万吨/年产能和中间体三氧化硫足够产能,中间体基本满足自用。  

兄弟科技、亿帆医药,维生素

各类维生素供应商

化工

万华化学,MDI

公司成立于 1980 年, 一直致力于聚氨酯产业,经过四十载发展, MDI 产能已从起步阶段的 1.5 万吨/年到现在拥有 180 万吨年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完美蜕变。   

全球产能情况: 目前 MDI 产能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全球前五大产能分别为万华(180 万吨)、科思创(171 万吨)、巴斯夫(171 万吨)、亨斯曼(106 万吨)、陶氏(73 万吨),这四家企业产能规模为 701 万吨,其产能占全球总产能比重为 82%。 同时由于 MDI 行业壁垒极高,除万华以外,几乎没有新进入者。  

2016 年全球 MDI 产能占比  

卫星石化,丙烯酸

公司 2011 年上市之初总计只有 37 万吨产能,经过短短 6 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总计 156 万吨产能,总产能翻了 4 倍,是过去几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企业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丙烯酸企业,产量占比接近 25%,成本与万华化学同为行业内最低水平。如果考虑到原料丙烯自供,则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在 1000 元/吨左右。从行业格局看,前五大企业有效产能占比 70%,集中度很高,小企业基本不具备扩产能力。

丙烯酸行业有效产能(万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机硅:长坡厚雪高壁垒赛道
“十二五”末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或将提高
2018年中国乙烯行业累计产量达1821.8 万吨,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已经进入了供不应求时期[图]
一、我国氯碱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EVA树脂未来产能或将爆发!光伏等新兴产业是重点
2020年聚丙烯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