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一)中医学涵义及学科属性
1、理论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的生命、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先秦(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大经典”。
2、学科属性
(1)总体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 .研究对象是人体和疾病.与自然科学许多分支关系密切
(2)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 .生理机能差异的社会背景.躯体疾病的社会根源.人际关系和社 会角色对疾病的影响
(3)受古代哲学的影响
吸取各时期先进的哲学思想中医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内涵
(4)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除生物学之外的诸多学科共筑
不仅“中知人事”,也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辨证论治:证的概念、病、症、证的区别、辨证和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二、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
(二)、阴阳学说的概念和特性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按水火的特征划分阴阳。
中医领域: 阳——推动、温煦、兴奋——上升、无形、动、外、亢进
阴——凝聚、滋润、抑制——下降、静、抑制、有形、衰退
2、特性: (1)相关性。用阴阳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在一个 统一体内的事物和现象。
(2)相对性。 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相互转化(白天——黑夜)。无 限可分(一天之中 正午阳盛 半夜十二点阴盛)。
(3)普遍性。无所不指,无所定指
(4)规定性。同一事物中阴阳所指明确,不可反称。(寒——热)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外——阳
内——阴
上——阳
下——阴
背——阳
腹——阴
六腑——阳(代谢糟粕)
五脏——阴(藏精气)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说明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
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是人体生命本质的标志。
说明物质与功能间的关系
属阳的功能:推动、气化、兴奋、激发、制约寒凉
属阴的功能:滋润、濡养、宁静、抑制、制约温热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如外感与内伤:风暑火燥与寒湿;饮食、情志中的阴阳划分等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偏盛偏衰:对立制约关系失调
阴阳互损:五根互用关系失调。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损(阴阳偏衰是阴阳互损的前提)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指导疾病防治
阴阳偏盛——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虚则补之
(五)、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属性相反,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关系。
对立——属性相反
制约——相互克制
2、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无上则无下)
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气——血)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同时存在=相反相成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两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保持动态平衡。
阴阳的相互消长:互为消长——对立制约:此长彼消、此消彼长。
同消同长——互根互用:此长彼长、此消彼消。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极、重、胜)
盛极则衰、火极似水、月满最亏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物极必反”
消长是转化的前提。
三、五行学说
1、五行的形成
由五星说、五方说等抽象、提炼、升华上升而形成的哲学概念。
2、五行的概念
木火土金水所指代的五类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符号化特征。
行:1、行列、次序2、运动、变化
3、五行的特性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伸展、舒畅、条达。春天——肝。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明亮、升散、上升。夏天——心。
3、土的特性——“土yuan稼穑”。稼:播种。穑:收获。 生化、长养、承载、受纳。长夏——脾。长夏湿润,万物秀实变化。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顺应。革:变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秋天——肺。秋季凉燥,万物收敛沉降。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寒凉、滋润、闭藏、向下。冬天——肾。冬季寒冷,万物闭藏。
四、五行的属性归类
取象比类法(直接归类)——五脏
推演络绎法(间接归类)——六腑
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行五脏五腑五体五华五官五液五志
酸青生风东木肝胆筋爪眼泪怒
苦赤长暑南火心小肠脉面舌汗喜
甘黄化湿中土脾胃肉唇口涎思
辛白收燥西金肺大肠皮毛鼻涕悲
咸黑藏寒北水肾膀胱骨发耳唾恐
五、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相克与制约
五行之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生:木——火——土——金——水。
相克:木——土——水——火——金。木克土:木是土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
制化: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相克,事物就会发生、发展过亢而失去协调。
2、母子相及、相乘、相傅
相生关系的异常——母病及子:母病累及其子一行。子病及母:子病累及其母一行
相克关系的异常——相乘:某一行对所胜行的过度克制。相侮:某一行对所不胜行的反向克制。乘侮常同时发生
木旺乘土,木旺侮金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举例
(一)解释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1、建立人体结构体系
2、说明脏腑功能特点
3、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本:相互资生、相互制约
4、演绎天人相应理论
(二)阐释五脏病变的发生与传变
1、阐释脏腑的发病规律
外感——季节
内伤——七情五志
2、阐释脏腑的病传规律
相生关系——母病及子(肝血虚——心血虚)、子病及母(心火旺——肝火旺)
相克关系——相乘、相侮
木乘土——1 木旺乘土。 2 土虚木乘
木侮金——1 木旺侮金。 2 金虚木侮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定位诊断——判断趋势——推测预后
(四)指导疾病的防治
1、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确定治则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肝血虚——心血虚 补肝血
心火旺——肝火旺 泻心火
(1)相生原理
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
培土生金法——健脾益肺
益火补土法——补肾温脾 (肾阳——命门之火)
金水相生法——肺肾同补
(2)相克规律
抑强: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弱者的功能易于恢复。
扶弱: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其弱,则有助于恢复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抑木扶土——疏肝健脾
佐金平木——肃肺清肝
泻南补北——泻心补肾
培土治水——健脾利水
3、指导脏腑用药
4、指导针刺选穴
5、指导情志治疗
四、精、气、血、津液——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第二节 气
气——属阳,主动,宜运行而不宜郁滞
血、精、津液——属阴,主静,宜静谧闭藏而不宜妄泄
1、气的含义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构成人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2、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肾(生气之源)
后天之精气——自然界清气——肺(气之主)
——水谷之精气——脾(气血生化之源)
物质来源充裕
脏腑功能正常
3、气的运动
气机调畅:人体的气运行通畅、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的状态。
气机不畅:
气滞_气在某一 局部发生阻滞。
气逆_气 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一气 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闭一一气闭阻于内,不能外达。
气脱气散脱于外, 不能内守。
4、气的功能
5、气的分类
元气——原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源自先天,赖先天精气之化生,得后天水谷之精气之培育
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输布周身
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推动和激发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大气——上气海
源于 水谷之精气(脾化生);自然界之清气(肺吸入);
积聚于胸中
走息道,推动肺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的视听言动等功能有关;
营气——荣气——营血——营阴
源于 水谷精微中最富营养的部分所化生(精纯柔和)
分布与脉中、血脉、血管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卫阳
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慓疾利滑的部分
行于脉外;昼行于阳(清醒时卫气行于机表);夜行于阴(睡眠时卫气行于体内)
防御:护卫肌表,防御外部
温养: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维持体温
调节:调节腠理开合;调节睡眠
卫表不固——体质弱——玉屏风散
第三节 血
1、血的概念
血——运行于脉中, 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液=营气+津液
脉/血府——血液运行的管道。
离经之血——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逸出脉外。
2、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化血(脾胃运化。中焦受气取汁)
肾精化血(肾精生髓,髓也能化血)
3、血的运行
两种力量协调配合(血与气)
多个脏腑共同作用
(推动)心:推动血行的原动力
肺:朝百脉而助心行血
(固摄)肝:调畅气机;藏血
脾:统血
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寒温适度
4、血的功能
营养和滋润作用(血主濡之)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化神)
第四节 津液
1、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分为分泌液、排泄液。病理性水液不能称为津液 如积液等。
2、津液的代谢
(1)津液的生成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保持肠道湿润
摄入充足的水饮类食物;在脾的主导作用下,结合胃、小肠、大肠的功能共同生成津液
(2)津液的输布
脾气散精
肺主行水
肾主津液
三焦绝渎
肝主疏泄
(3)津液的排泄
汗液
呼吸
粪便
尿液
水肿 上半身:发汗;下半身:利尿。排遗也可以。
3、津液的功能
滋润濡养
化生血液
调节阴阳
排泄废物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五、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论
分类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组成心、肝、脾、肺、肾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藏精气似脏
形态特点多为实体性器官多为空腔性器官多中空类腑
表里关系里表除胆外,无表里之配
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二节 五脏
1、心
1.1心一概述
(1)中国古代对心的诠释,从表示心脏的本始意义,引申出表示思维器官,精神意识,道德观念等多种含义。
心脏
心为人的智慧、心灵、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统称
心为主观意识。心与物构成一对哲学范畴。
(2)血肉之心:膈膜以上,胸腔偏左,两肺之间,心包护卫,形圆而下尖如莲蕊。
神明之心:主宰人精神意识思维。
心主血脉而藏神(主通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的主宰(生之本),故称“君主之官”。
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五行属火,与夏气相通。
心系统由心、小肠、脉、面、舌、汗、喜等组成。(心的系统联系是: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与小肠相表里)
1.2 心的主要功能
(1)心主血脉
全身的血和脉都统属于心,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的作用。
动力:心气
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表现:面色、舌色、脉象、胸部感觉
例子 见图
(2)心主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神:1、自然规律、客观存在
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广义之神) 假神、少神、失神
3、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志)(狭义之神)
1.3 心的系统联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舌色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舌态反映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3)在液为汗 津血同源 汗血同源
(4)在志为喜 过喜伤心
(5)通于夏气
2、肺
华盖、娇脏、相傅之官:辅佐心而治理调节全身
2.1肺的主要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吸清呼浊 气体交换
主一身之气:参与气的生成 调节全身气机
(2)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全身的血液,都要经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
(3)肺主行水,调通水道
肺的宣肃功能对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起疏通调节作用。
肺的宣发(宣通、发散)肺的肃降(清肃、下降)
排除浊气吸入清气
输精于皮毛将精液和水谷精微下输至膀胱
宣发卫气清肃异物
将会聚到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使全身血液汇聚于肺
2.2 肺主治节
肺辅助心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
调节呼吸作用
调理全身气机
促进血液运行
调节津液代谢
“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3 肺的系统联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主皮毛 汗孔——玄府——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及体温、辅助呼吸。 肺宣散卫气达皮毛 肺输布精气充养皮毛 皮毛助肺呼吸 皮毛抗邪护肺
在窍为鼻,喉为门户 全实不鸣(实证) 全破不鸣(虚症)
在液为涕 涕——为肺津所化、肺气所宣,可以清洁润泽鼻窍,保证鼻窍行使正常嗅觉和通气的功能。若鼻流清涕——肺寒,亦可为肺气虚弱,气不摄津。若见黄浊涕,则为肺热。鼻窍干燥——肺燥。
在志为悲(忧)
通于秋气
3 脾
后天之本 仓廪之官 五行属土 阴中之阴 长夏
2.1 脾的主要功能
(1)脾主运化
运:转运、输送 化:变化、消化、吸收
运化水谷:消化饮食物,吸收并传输精微
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津液,调节水液代谢
(同时进行,两者不可分离、相互联系)
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2)脾主升
升:上升、输布 清:精微物质
升清——升输精微——脾气上输精微于心肺头目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升举——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的功能
(3)脾主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作用。(下半身多见,颜色淡,偶然发现,缓和)
2.2 脾的系统联系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面黄肌瘦、四肢肌肉锻炼可以促进脾胃功能)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进饮食)
(3)在液为涎 (涎较为清晰 食欲好的时候分泌)
(4)在志为思 (思是其余四志发生的基础)
(5)在时为长夏
4 肝
将军之官、木、春气、刚脏、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与胆相表里
4.1 肝的主要功能
(1)肝主疏泄
疏:疏通、开通;泄:发泄、发散。
调畅气机
维持津血运行
调畅情志
促进脾胃运化:调节脾胃气机升降、调节胆汁分泌
调节生理机能
(2)肝主藏血
贮藏血液(肝为血海)
调节血量 (休养生息)
防止出血 (肝不藏血,多见于上半部分出血 吐血呕血血崩)
4.2 肝的系统联系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为“罢极之本”
在窍为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通于春气 精神类疾病易发于春天
5 肾
水 冬 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在志为恐 在窍为耳 在液为唾 肾藏精 肾主水液 肾纳气 先天之本 水火之宅 水脏
5.1 肾的主要功能
(1)肾藏精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合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分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
狭义之精:指具有生殖作用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禀受于先天,补充于后天
1.1.1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五脏阴阳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封藏之本”——肾藏精,主蛰,故又称为“封藏之本”
1.1.2 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
(2)肾主水
1.2.1 肾气对参与水代谢的脏腑有促进作用
1.2.2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肾气通过蒸化作用,能升清降浊,生成尿液,并控制尿液排泄
(3)肾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以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
呼多吸少——肾不纳气
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腰腿酸软、嘴干、眼糊
补肾阳——手脚冰冷
守位——肾中相火、潜藏内蕴——温煦、推动、气化——“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5.2 肾的系统联系
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年老者 耳不灵敏
在液为唾 年老者 幼童
在志为恐 惊吓——肾—— 生长发育(猪 地震 不再生长)
通于冬气
第三节 六腑
1、胆
与肝相表里、中正之官、中清之官、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
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2、胃
胃脘 “太仓”、“水谷之海”
上连食道、下连小肠
上脘——贲门
下脘——幽门
中脘
2.1 生理功能
(1) 受纳水谷
(2)腐熟水谷
2.2生理特性
(1)主通降 主收纳和主通降相结合 降胃 和胃
(2)喜润恶燥
脾——喜燥恶润
土分为 湿土和燥土 湿土为脾 燥土为胃
3、小肠
心 “受盛之官”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上接幽门,与胃相通 下接阑尾,与大肠连接
3.1 功能
受盛化物 接受盛纳 消化 化物
泌别清浊
清——水谷精微、津液——小肠吸收——脾气传输输布全身
浊——食物残渣、多余水液——大肠吸收
“小肠主液”
4、大肠
结肠+直肠
阑门处上接小肠、下端连肛门
4.1 功能
传化糟粕 “传道之官”。 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大肠主津” ——吸收水分,燥化使之成为粪便
“水与糟粕俱下”——肠鸣、腹痛、泄泻
“大便秘结不通”——大肠津亏、肠道湿润
5、膀胱
中空的囊状器官
5.1 功能
贮存尿液
排泄尿液
依赖于肾的气化和固摄功能
6、三焦
有名而无形,“孤腑”、“大腑”
膈以上为上焦——肺、心、头面部——“上焦如雾”——心肺具有升发、宣散、输布气血津液的作用。
膈至脐之间为中焦——脾、胃、肝、小肠——“中焦如沤”——腐熟水谷
脐以下为下焦——小肠、大肠、肾、膀胱——“下焦如渎”——排泄糟粕和尿液——沟渠
形态结构:大多认为是之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
生理机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通行诸气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胆
称为奇恒之腑的原因:由于形态多中空有腔似腑、而功能则似脏主要贮藏精气,又不与饮食物直接接触,除胆以外与五脏均无表里配合,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1、脑
髓海、无神之腑
主宰生命活动—— 脑系生命活动的中枢,统帅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主司精神活动—— 脑为意识、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的机理
主持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等感官、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
脑与肾精的关系密切、与五脏六腑之精也有关。
心——神
肝——魂——知觉
肺——魄——运动
脾——意——智慧
肾——志——意志坚定与记忆
2、女子胞
主持月经——天癸——肾精、肾气充足
孕育胎儿
六、经络
第一节
经络不是血管、神经、淋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的通路,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
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官窍,沟通内外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2.1 十二经脉
是手足三阳经、手足三阴经的总称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具有 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濡养全身的作用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手三阴——从胸走手
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
足三阴——从足走胸
十二经脉形成了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的特点: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
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有比较完整的病侯记载
有无行属性
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2.2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奇:别道奇行,不拘于十二正经;奇为单数,有不偶之义;八脉仅与奇恒之腑相连
★奇经八脉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的特点:有一定循行路线
不直属脏腑
无表里关系,但却阴阳互根
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奇经八脉的作用: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 “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源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称为“一源三歧”。
★十四经——任、督两脉各有其所属腧穴,与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
督脉:调节阳经气血“阳脉之海”;“反映脑、髓、肾”督功能
任脉: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海”;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七、病因
病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又称为病原、病邪、致病因素等。
包括 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
三因学说 《三因方》 外因:六淫侵袭。 内因:七情所伤。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跌扑金刃以及虫兽所伤。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自然界风、暑、寒、燥、湿、火(热)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为六气。
六气化六淫的两种情况:
(1)六气变化异常,超过了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
(2)六气变化虽正常,但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
六淫特点
外感性——多从肌表或口鼻侵入人体
季节性——春季多风病(中风、脑血管疾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红豆、薏米、山药、健脾益湿)——冬季多寒病(冻疮、吹风受寒——面瘫)
地域性——西北寒燥——东南沿海热湿——潮湿环境 湿病——高温环境 火热病
相兼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三气杂至”
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 风邪★
1.1 自然界中具有开泄、善行、主动、升发等特性病状多外邪。
风为春季多主气,四季皆有。
风邪多从皮毛肌腠侵犯人体而产生外风病证
1.2 性质及致病特点
性质:
风为阳邪——善动不居。轻扬开泄——使腠里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易袭阳位——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
风性善行数变。风性善行——病位移动、行无定处。风性数变——变化无常,发病急骤。
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羊癫疯、中风
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 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 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2 寒邪 ★
寒邪是指自然界中致病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特性病状的外邪。
寒邪为冬季的主气,冬季多发寒病,也可见于其它季节。
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伤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中寒
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寒侵于人,经脉血气血凝结阻滞而 不通,不通则痛——寒痹
寒性收引——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五汗脉紧,筋紧拘急。
3 暑邪
暑邪是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致病是季节性最明显的。
性质+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湿热郁阻(暑必兼湿)
藿香正气散 藿香——去湿
4 湿邪 ★
湿邪是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病状的外邪。多由于 气候潮湿、居处潮湿、涉水淋雨,或水中作业而形成
湿邪为病,长夏居多,四季皆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
性质+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滞气机。 湿性类水,故为阴邪。重浊有质、损伤脾阳、阻滞脾气。
湿性重浊。 沉重秽浊。 头身酸楚,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关节疼痛。面垢、眵多。妇女带下量多,小便浑浊涩滞。
湿性黏滞。 1症状的黏滞性。2 病程的缠绵性。 湿热与寒湿(湿与热合,如油入面——舌苔)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易伤人体下部——“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利小便以治湿邪。
5 燥邪
燥为秋季主气。致病具有干燥、涩滞特性病状的外邪。
温燥——初秋 ; 凉燥——深秋
多从鼻入,首先犯肺
性质+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胜则干”
燥邪伤阴,易损津液
燥易伤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
6 火(热)邪
致病具有燔灼、炎上等致病特性等外邪
温、热、火——温为火之渐,热为火之极。
火邪为外感病中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性质+致病特点
热(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胜则热”——发热、面红赤、舌红、脉数;“诸逆冲上,则属于火”——口疮、头、面、目、喉、舌、目)
易伤津耗气。 (热迫津泄,气随津脱)
易生风动血。 (肝风内动,热极生风——高热、惊厥——中风)
易扰心神。 (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神昏谵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易致肿疡。 (火聚于局部:热盛内腐,多可疮疡痈肿)
二、疫气
1.疠气的概念
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致病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疫疠病的致病因素
包括一切瘟疫和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疠气”、 “疫毒”“戾气”、“毒气”、“杂气”、“乖戾之气”
《素问.刺法论》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瘟疫论.原序》“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署、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种疫气所感”
2、疫气的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瘟疫论》:“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发病急骤、潜伏期短、出血、动血、动风、神昏
特异性强(一气一病),症状相似——水痘、腮腺炎、麻疹
3、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气候反常
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预防隔离不力
社会因素“大兵之后有大疫,大灾之后有大疫”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1、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
七情内伤: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诱发或引起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
惊与恐的区别:惊不为自知而恐为自知,惊出于暂而恐积于渐,惊易复而恐难解。
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七情的物质基础:五脏的津、气、血
七情又是脏腑气血功能活动的表现
3、七情的致病特点
发病条件
突然、强烈、长久情志刺激,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
发病机制
直接损伤内脏,气血阴阳失常
情志——脏腑;脏腑——情志
发病类型
躯体疾病:头疼、泄泻、瘫痪、失语
神志疾患:癫、狂、惊悸
1、直接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等。
2、影响脏腑气机,如
怒则气上,肝失疏泄、血随气逆、肝阳上亢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神无所倚。
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
悲则气消,肺气受损,气短乏力。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五志过急皆可化火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 饮食失宜
1 饮食不节
1.1饥饱失常 过饥——营养不足,气血亏虚,正气虚弱
过饱——食伤脾胃,宿食积滞,郁而化热(痢疾,痔疮)
小儿脾胃功能较弱,乳食不节,疳积 刺四缝治疗
1.2 饮食无时 不按规律进食
2饮食不洁
饮食不清洁卫生 导致胃肠病变、传染病、寄生虫
3饮食偏嗜
种类偏嗜,寒热偏嗜(偏寒损伤脾阳致脾胃虚寒 偏热损伤脾阴致胃热),五味偏嗜,偏嗜饮酒,偏嗜肥甘(肥者内热,甘者中满)
三 劳逸过度
1 过劳 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 过逸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一是因活动不足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聚湿生痰,而成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之症
二是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气血化生不足,出现气血亏虚之症
三是长期脑力劳动过少,阳气不振,精神不足,出现健忘、反应迟钝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病理产物性病因是指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这些产物又成为下一步病变的致病因素,故又称为继发性病因。有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叫稠浊的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痰饮与水湿、均为阴邪,皆为水液代谢失常所致。
痰饮的形成,由于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淤血、结石导致
痰饮与肺、脾、肾、肝、三焦关系密切。
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血(气机、经络)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百病多痰作祟、怪病多痰。梅核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影响水液代谢(肺脾气化障碍——腰以上水肿;脾肾气化障碍——腰以下水肿)
易扰乱神明(易于蒙蔽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重浊黏滞 中风)
二 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等。
瘀血的形成因素有
外伤致瘀(跌打损伤、血出致瘀)
气虚致瘀(行血无力,血行迟缓;统血无力,血溢脉外)
气滞致瘀(情志致气滞)
血寒致瘀(血得寒则凝,温煦推动无力,血行不畅)
血热致瘀(煎灼营阴、血热互结、血粘不畅、阻滞脏腑经络形成瘀血;血行过快、迫血妄行、 血溢脉外,不能迅速消散)
瘀血的致病特点有 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
血瘀致病的症状特点有
疼痛,这种疼痛是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
肿块,青紫肿胀、固定不移
出血,血色多紫暗,或夹有淤块。
色紫黯,出现为面部、爪甲、肌肤、唇舌发黯或青紫。
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
三 结石
结石是指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形成的砂石或结块样的病理产物。以 肝胆、膀胱、肾和胃多常见。
结石的形成因素
饮食失宜,嗜食辛辣,酿成湿热导致脾失运。
情志失常,肝胆气郁胆汁郁积。
服药不当,长期服用钙、镁类药物。
体质差异,由于先天禀赋之异,以致某些物质代谢失常而易形成结石者。
结石的致病特点有
1、多发于肝胆,肾,胃和膀胱等脏腑
2、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3、梗阻通道,导致疼痛
4、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9
中医完整版
中医基础——实用中医学基础理论1(献给喜欢中医并且刚刚入门)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整理版)
中医学概况培训教程(一)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