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老师原创:我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答北京宋忻宇小朋友


  昨天晚上,完成报社的约稿已是午夜。走进我的公益课堂——曾老师阅读作文辅导博客,发现需要回复的留言190多个。在众多的脚印里,北京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宋忻宇,因为没有得到我的及时回复,连续四次发问:老师,我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好学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宋忻宇提出的问题,不是一个个别问题,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许多孩子、家长和语文老师的疑难杂症,很多人来信要求我给予帮助,今天我在这里一并做以讲解,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因为这是个系统问题,细细讲来,需要很长的篇幅——这一讲主要从难点产生的根源入手加以阐述。

  小学、初中生,不会写文章,主要针对记叙文。怎么努力也写不出好文章,究其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根本不懂什么叫记叙文!别看老师指导了多年,学生也写了多年,扪心自问,哪一个人能对记叙文做一个深入浅出的定义?我敢断言99%的人会无言以对。由此看来老师不会指导,学生不会写作也就不难理解了——连自己要做的事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会做并把事情做好呢?

  一、记叙文的胎儿期——仅仅是一句话

  人活着,离不开四个精神世界:一是慰藉心灵的情感世界;二是引导成长的理性世界;三是提升精神灵魂层次的道德世界;四是追求人性幸福的情趣世界。

  四个精神世界决定了人的四种表达需求:(1)人不能没有感情生活,总有诸多的感情要表达——情感表达需求;(2)人真正的成长是认知的成长,每个人行走在现实生活之中都会产生各种独特的体验,都会发现诸多规律和理性,人们需要用这些理性的感知来反思过去,指导自己未来的实践,并让他人也从中获得启迪——理性表达需求;(3)人都渴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中,都希望自己置身的社会人群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因此,他想通过赞美人物品质的美好或揭露、鞭挞人物的丑恶品质,来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品质表达需求;(4)每个人都渴望人性被尊重,都有自己的天性、喜好和追求,回归人性之本是幸福内涵的核心——情趣表达需求。

  记叙文最初就是为满足这些表达需求而产生的。起点只是一句话,直白而简单。

  比如情感表达:我恨你;我很郁闷;我真的很感激你;我渴望理解.....;

  比如理性表达:没有一个好的目标,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给别人真爱,才能收获真爱;诚实是立身之本......;

  比如本质表达:他的这种求真求实是一种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奸诈、狡猾,为人所不齿,大家绝不要成为这样一种人.......

  比如情趣表达:我喜欢自由、无拘无束世界;我的最爱是养花钓鱼,回归自然;我就爱过平平淡淡的生活......

  记叙文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这四种表达需求的需要,并且它始终都是记叙文的灵魂——其他方面都可以改变,唯独这种属性永远不能改变!有很多人写文章,下笔洋洋洒洒,虽然词句优美至极,但通读全篇,竟看不出最终是为了表达什么,就是不了解记叙文的最本质核心造成的。

  二、记叙文的出生期——借助内容,实现表达目的

  胎儿期的记叙文,虽然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但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发现,这种形式的表达过于抽象,无凭无据、苍白无力。同时,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有的喜欢直接,有的喜欢委婉。而特定的场合下,有些话也不适合直接赤裸裸的表达,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一种间接而委婉的表达形式。

  后来,经过诸多的探索、研究,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要表达的目的,可以间接地通过刻画人物、叙述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描绘自身看到的景物、环境以及具体描摹某一事物形貌来实现,于是记叙文发展为另一种形式:

  先叙说一定的内容,然后再把自己要借此表达的目的直接说出来。

  如情感的表达

  (1)先记述一件事,把事件具体经过以及在此过程中别人给了我多少恩惠、好处说清楚,然后再表达感激之情。

  例如:前面写天气突变,母亲宁愿自己挨冻,也要坚持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给我,当时我身也温暖,心也温暖,然后再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先记叙自己的一段痛苦经历,把自己从中受了多少苦具体地描述出来,然后再表达自己的郁闷、压抑、不满之情。

  例如:先写我本来完成了作业,因为自己上学匆忙把作业落在家里,老师说我撒谎,当着同学的面把我狠狠的批评了一顿,然后再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压抑、痛苦和委屈。

  如理性的表达

  (1)先叙说自己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表达自己从中受到怎样的理性启迪;

  例如:先写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中学生玩魔方,玩得出神入化,很是羡慕,便让母亲给我也买了一个,但我玩了两天,竟连一面色彩相同也没完成,就草草放弃了,然后写这件事给自己的启迪——任何一件事,要想把它做得出类拔萃,都得有一种不畏惧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否则再好的理想也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2)先描绘一种特别的自然景象,然后再表达自己从中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例如:先描绘——自己看到一颗软藤借助一棵树爬得很高,几天后,因为一场狂风,藤蔓被吹落到地上,只能匍匐着生长这种场景,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感悟: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善假于物,这是一种聪明,但所有可借助的东西都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消失,要想一辈子主宰自己的人生,就要自立自强不息。

  如品质表达

  (1)先讲述一个人做了一件怎样的好事,然后再赞美这个人在做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本质。

  例如:先写观众在看台上欣赏足球比赛,结束的时候,观众潮涌而出,有一个人留下来,用了1个多小时把所有留在现场的垃圾都清理干净,然后再赞美这个人乐于奉献、有社会公德心的良好品质!

  (2)先讲述一个人做了一件怎样的坏事,然后再批判揭露这个人的卑劣品质,警示人们不要做这样的人。例如:先讲述一个杀人犯如何残忍的杀害一个被绑架的孩子,最后被枪毙,被人们唾骂的具体情节,然后再揭露、批判此人凶残、冷酷的本质!

  如情趣表达

  先讲述一件或几件自己喜欢做的事,然后再对应表达自己的天性、爱好、追求等;

  例如:先写钓鱼这件让你感兴趣的事,然后再表达你对钓鱼这种行为的爱好及程度。

  到了记叙文的初生期,文章已经发展为两个部分:前面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部分;后面是作者要借助前面的表象内容要表达的本质内容。至此,记叙文基本雏形已经具备。

  三、记叙文的幼儿期——把事说明白,会描写人物、景物

  在记叙文的初生期,人们想借助事件等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得具体而委婉,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可是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把一件事说清楚,太难了,运用怎样的方法或规律,才能把一件事叙述得透彻明了呢?后来,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人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要想把一件事件叙述明白,必须写清楚6项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件事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把记叙文写作提升到六要素兼备层面。

  在借助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时候,景物又如何写呢?第一,要首先自己要选择好写哪些事物;第二要安排好描写这些事物的先后顺序;第三要学会从耳朵——听觉、眼睛——视觉、鼻子——嗅觉、嘴巴——味觉、皮肤——触觉、大脑——内心感受,六个感官多角度描绘事物。这要求我们掌握从6个微观角度刻画具体事物的方法。

  在借助人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人物怎样刻画呢?要关注人的长相——外貌描写、人的行为——动作描写、人的语言——语言描写、人的神情——神态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记叙文的成长期——懂得写哪一个更好

  借助事件来实现自身的表达目的,有多件事能完成这一使命,到底用那件事呢?借助环境或事物来表现我们的表达目的,环境场景、现场事物很多,我们又要选择哪一个呢?

  第一是功能定位。我们饿了,在众多事物中我们选什么呢?首先得保证具有解决温饱的物品;由此推理,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就要选择能够表现我们的表达目的的事件或事物。

  第二是最佳定位。在保证解决温饱的同时,还有供很多东西供我们选择,二次筛选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我们最爱吃最有营养的食物。对记叙文而言,就是选择最能表达我们的表达目的的事件或事物、人物。

  其实这一步骤解决的是整体选材,在众多的生活材料中指导选择哪个更好的材料来写作。

  五、记叙文的少年期——懂得哪一块多说,哪一块少说,哪一块不说

  在裁缝手里,再好的布料做服装的时候,也要剪掉一部分扔掉。有用的部分有的地方要留得宽大,有的地方要留得窄小。比如袖口要窄小,后背前襟要宽大。写文章也一样,一件事,如果从头至尾,无论哪个情节都细细的描绘,显然是错误的。服装裁剪是根据身体不同部位的大小来决定肥瘦,事件具体情节叙述的详略选择是根据表达目的的需求来确定的,表达目的是表达一个人的品行恶劣,就要着重刻画整个事件中他最让人不齿、让人深恶痛绝的情节和细节,表现力一般的情节略写,不具备这种表现力的情节坚决不写。

  记叙文的少年期,要理解详写略写和表达目的(即主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详略问题,就解决了集中表达主题的问题。

  六、记叙文的青春期——懂得文章结构的完整、严谨性,主题的艺术处理

  这个阶段是记叙文写作一个飞跃时期,到了这个时期,记叙文就具备了一切必须绝备的基本元素,可以称得上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了。

  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文章结构是不完整的,没有过渡段、句、词,没有呼应,文章的结构是不严谨的。

  这一一步要解决怎样开头的问题。开头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点题——题目写什么,开头就点到什么,保证开篇切题;

  2.总起下文——开头必须具备引起下文的结构作用,否则下文无法开始写作;

  在此基础上,要力争开头能够突破常规,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供以下几种方法:

  (1)环境开头——交代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渲染气氛,暗中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同时也可以借助环境中的具体事物象征人物,借物喻人,塑造人物形象。

  (2)借助与题目或主题相关的诗歌、民谣、童谣、流行歌曲开头,让读者耳目一新。

  (3)根据点题或表现主题或吸引读者的需要,巧设问题,引发思考,自然引出下文。

  (4)运用倒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章的结尾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功能:

  1、在结构上,总结上文,和开头构成呼应;

  2.在内容上,要回扣题目,不能把文章写成开口的文章,一提起来,底漏了!

  3.在主题表达上,要么揭示主题、要么深化主题、要么升华主题。(如何处理主题,单设一讲)

  结尾语言要精美,就好像一个人离开的时候一定要给人留下一个好形象一样,要给人回味无穷,绕梁三日的感受。

  最后是写好事件与事件、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衔接过渡问题,保证文章写作过程中环环相扣,彼此连缀,绝不脱节,结构严谨。

  七、记叙文的青年期——懂得加入形式多样的艺术手法,增加表现效果

  在记叙文常规写作元素都具备以后,文章进入表达效果和艺术性提升阶段。

  中学生要学会16种常规写作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效果和艺术性。这16种写作技法是: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和以小见大。

  中学生还要熟练运用12种修辞方法来增强语义的表现力和文采。这12中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反语、设问、反问、双关、对偶、借贷、顶针。

  在学习写作过程中,人的思想要变得成熟——看问题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能选择独特的视角,发现和表达前人没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就逐步进入了最高层次——真正的创作层次。

  我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是成长式作文教学理念。一颗大树再大,也来自最初的一颗种子,成长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从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出苗、分枝,任何期望一口吃个胖子——草草一学便笔落惊风雨的奢望,都是妄想。很多老师不会教作文就是没有发现作文成长规律,东一头,西一头,累得够呛,始终摸门不着,这也是多少代语文教学始终没有作文教材带来的老师必然的悲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开篇技巧_柳岸钓客
怎样写语文作文提纲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记叙文万能模板 精
写作时注意开头和结尾
高考记叙文写作方法和例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