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归变海待?为何中国人海外留学变成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尴尬之举?

出国留学过去一向是很高大上的事,数年前“海归”一词代表的就是笔挺的西服、优雅的谈吐、体面的工作还有永不褪色的金饭碗。近年来,许多曾经顶着光环回国的海归们,却渐渐褪去了光芒,甚至成了海外归来的待业青年,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叫“海待”。“海待”的出现,让留学变得有点尴尬,就像围墙,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至于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据统计,全球目前有超过500万学生在其祖国以外的国家接受教育(即留学人员),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67%,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目前中国在海外留学的人员超过150万人(仅2016年中国就有56万人出国留学),约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30%,这意味着每三名国际留学生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现在,中国既是美、加、英、澳等英语国家的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也是日、韩、新等大中华文化圈国家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并且已经连续7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近五年,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增长迅速,留美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 岁。

经过多年来“海归”、“海待”们传递的经验,中国留学生现在对专业的选择已经逐渐趋于理性化,参考“适当的专业”进行院校选择,从去年的43%上升至46%,成为第一因素,而“学校排名”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考虑因素,数值降至41%,高达77%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留学专业。根据2017留学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留学专业的选择已从扎堆的商科转向就业前景更广的专业,理工科、设计、计算机、传媒,选择这几类专业的比例不断提高。学习设计类专业如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在出国留学的时候“任性”地选择学校与专业,一切都是要靠家庭经济条件来决定的。以美国为例,绝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都是自费在美国学习,美国大学对每名留学生每年收取的学费(含住宿费)为3-5 万美元(人民币约为20-33 万)之间。2015/2016 学年,美国仅留学生学费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360 亿美元的相关营收,其中120 亿美元来自中国留学生。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是各有不同,英国是学费和生活费最高的国家,加拿大生活成本最低。而英国学费昂贵与其学制有关,例如以授课为主的研究生课程,12个月就可完成所有学业。

虽然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学费,但留学人数仍然每年都在增长。为了让子女享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生活环境,把子女送往高等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已成为中产家庭的共同选择,当然这一部分人群中也不乏为了面子,而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孤注一掷将孩子的学业当投资的成份。以近日去澳洲留学6年回国底薪两千的事引发热议的小林为例,为了去国外读书,小林的父母卖掉了唯一的房子,卖了150万,其中120万给小林做留学基金。最终在澳洲六年留学,一共花了180万,掏光了家底。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海归”的薪金标价普遍不高,起薪在3000元左右,月薪在3千元到1万元的占比71%,有超过四成海归月薪不足5千元,只有15%的海归收入超过万元。不说“海归”可以就此飞黄腾达,就连距离赚回留学花费都是遥遥无期。“海归”遭遇严重贬值的现象,也已成为当前不少普通百姓特别是有意向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普遍关注。

“海归”变成“海待”也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出现的情况,而这十年正是中国各方面都取得飞速发展的十年。或许在这里可以用这十年作为分水岭来分析“海归”贬值成为“海待”的原因。


首先,以前出去的留学生,很多都是由单位公派的优秀人才,为了弥补国内相对落后的情况而派出去学习,这些人在国外增长了见识,其掌握的新思路、新方法在面对国内陈旧的模式时,显得游忍有余,也显现出其异于常人的能力。

而现在出去的人,很多虽然也是优秀人才自费出国留学,但由于回国后缺乏相应经验,同时国内外差距减小,留学人员的竞争力有时反而逊色于在体制内一步步走上台前的“土包子”;其次,有些公派出去的优秀人才,因为足够优秀而被国外机构挽留而滞留不归,单位对履约归国人员也会加倍赞赏而委以重任。而现在出去的人,很多都是以“镀金”混文凭为目的,并没有具体指导目标,回国后面对激烈的竞争显现不出其优势所在甚至不知所措;第三,前期出国的人员面对的科学技术要比国内先进,留学人员学成回来,马上就可对原有的技术填补空白,得到重用是理所当然的。


而现在出去的人,有的没有经过细致的比对,选择的专业技术早已被国内所超越,回国后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自我定位高不成低不就,成为待业青年也是正常不过的事。

当然,“海归”大规模变成“海待”并不代表着出国留学就是错误的选择,“海归”中的优秀人才依然会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并受到重视和重用。只不过因为现在的留学人员基数已经是以前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加上各种原因在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中没有优势,就映衬出“海归”变成“海待”的现象多了,让人产生“海归”整体失败的错觉。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交融,国内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完善,诸多高校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也各有创新,诸如与国外高校联办“**班”或许组织海外“游学团”都是加强与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海外院校交流多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国内教育理念和高校教育质量。国内高校学生具有熟悉国内体制的认识优势,通过加强对企业运营模式的理解加上先进的专业技能理念,综合能力并不会逊色于就读于国外普通高校的留学生。如果不是遇上世界排名前列的名校留学生或者特别优秀的归国留学生,国内高校毕业生在与“海归”人士竞争工作岗位时,还是具有一定的“主场”优势的。

归根结底,“海归”变“海待”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海归”群体自身素质的分化,其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的落差。随着出国留学人员从“精英”逐步走向“大众”,也意味着“海归”已不再会是上岸就能捧上“金饭碗”的“特权者”,而是应该像普通人一样“排队取号”。


面对如此严峻的“海归回潮”就业情况,广大的家长们在考虑将孩子送出去深造的同时,也是要量力而行的。假如倾家荡产、紧衣缩食地准备培养“海龟”,最终却长成“海带”,甚至因为心里的不平衡,“海带”变成“啃老族”,当年扬眉如气地送孩子出去留学的喜悦,在转化为归国后家徒四壁的苦恼后,喜剧变成悲剧就真的悲剧了。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不过想要成为金子还是要靠个人对自我素质的不断提炼,花巨资换来的一纸文凭并不能变成“飞毯”带着人一飞冲天。这是一个靠真本事吃饭的年代,不论是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还是国内高校毕业的学生,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一步一个台阶才能真正踏上职场金字塔的顶端。

作者:小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学生人满为患?欧洲大学正将中国学生拒之门外
盘点2007留学市场趋势篇(图)
到国外留学学什么?
教育部发新加坡留学预警:学费涨就学就业难
新趋势下,如何理性看待留学这件事
留学生专业扎堆严重 回国就业竞争压力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