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第一回的“入门须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这是人所共知的,民国著名女作家曾在《红楼梦魇·红楼梦未完》里这样写道: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未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依她自己所言,她熟读《红楼》各种版本,“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可见这位传奇女作家有多爱《红楼梦》。

(张爱玲画像)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十二层》里对《红楼梦》的评价则更高:

《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书海出版社,2005年版)

也正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大凡要在文艺方面有所进益,《红楼梦》是必读书籍,或者说,熟读和理解了《红楼梦》,就掌握了进入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

可是有个问题,《红楼梦》该如何读呢?打开第一回,问题还不少——

首先是版本问题

《红楼梦》早期是手抄版本,所以版本很多,现在如果要下决心开始读《红楼》,选个正确的版本很重要。最省力的方法,就是选世面上最流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通行本《红楼梦》,样子如图:

(通行本《红楼梦》书影)

问题是,这个版本是如何来的呢?我们先弄清楚这个问题,看图:

(《红楼梦》的重要版本)

对,通行本内容所采用的底本是1760年的庚辰本,因为它是所有脂砚斋重评本中版本较早,内容较多的版本,这个版本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对,它并不是最早的,最早的版本是甲戌本,可惜甲戌本只有16回(即1-8回、13-16回、25-28回)。

(《红楼梦》甲戌本书影)

但它至少是“原汁原味”的,因此,胡适先生非常看重甲戌本,他曾在甲戌本开篇题写曹雪芹的自题诗,如图:

(胡适在甲戌本的题字)

是的,《红楼梦》的文字真的如这句诗一样:“字字看来皆是血”,作者写这本书,也真的是“十年辛苦不寻常。”为什么这样说呢,就让我们打开通行本《红楼梦》,开始看这本“奇书”吧。

其次是自序的重要性

中国的历史,到了清代之后,特别是雍正朝之后,思想界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于是到了曹雪芹时代,“文字狱”大兴,曹雪芹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能痛快表达,他也只能以文字特有的隐喻或影射作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些内容是不为朝廷允许的,所以,他要想办法,所以有了《红楼梦》开篇有一段作者的自序(也有专家认为这一段话是脂评,备此一说),这段自序从“此开卷第一回也”开始到“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为止,这段自序最重要的作用是讲明《红楼梦》的立意,作者不厌其烦地解释它所用的字眼的特殊性:

1、“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名‘甄士隐’云云……”

2、虽我无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3、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对,曹雪芹是将“真事”都隐去了;将“假语”都存下来了。他希望读者能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文字表面上所能直接看到的,大多是“假”的。

正文之前,作者安排如此一段“自序”,异常重要,提醒每一个读者,看这本书时,注意文字“背后”的东西,注意“真”与“假”,以及与之谐音的“甄”与“贾”,对,要注意谐音……

谐音、暗喻的重要性

谐音、暗喻对于《红楼梦》异常重要。从第一回开始,谐音就成了作者点明主旨的重要手段,比如:

大荒山暗指荒唐,无稽崖明指无稽;石头高经十二丈对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对应副十二钗……那块陪着贾宝玉一起到人间历经繁华的“通灵宝玉”,原本不过是大师们大施幻术,“无材补天”的一块“顽石”罢了,整部书不过是“幻形入世”的故事,所以,《红楼梦》原本就是《石头记》。

(石头记)

重要的是,就只在第一回,这种谐音与暗喻之多,简直是“俯拾皆是”,随处可见:

甄士隐所住之处,是十里街,指“势利”,仁清巷,指“人情”,葫芦庙,指“糊涂”,甄士隐的大名叫费,指的是“废”,贾雨村的大名叫化,合在一起就是“假话”,表字叫“时飞”,指的就是‘实非’,实际上不是真的,更有意思的是贾雨村是胡州人氏,显然谐音“胡诌”,故乱说说罢了。甄士隐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甄英莲,谐音是“真应怜”,甄家的丫鬟,回头看贾雨村的,叫娇杏,她后来嫁给雨村做了夫人,可不是“侥幸”,带着英莲出去玩,把英莲带丢的家人叫霍启,可不就是“祸起”,甄士隐的岳父,名字叫封肃,看他的势利丑模样,可不就是世间“风俗”如此……

是的,没有一处不用心,这是曹雪芹的功力和用心。

(宝钗和黛玉)

暗指的还多,比如贾雨村的对联: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内待时飞。玉可不明明在说黛玉,钗则明明说的是宝钗,曹雪芹笔下,绝无闲字,绝无闲笔。

更何况还有“太虚幻境”门口的对联来提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按“自序”说,可不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便是“有”,“有”便是“无”。

当然,还有英莲的出身。

英莲就是后来的香菱,她为什么有这样的素养和品质呢,因为她的出身,她可是甄士隐的独生女,而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他的夫人封氏,英莲的母亲,是“情性贤淑,深明礼义”的大家闺秀。想完这些,香菱最后缠着林黛玉要学诗,就好理解了,这是骨子和血脉里的东西,她是天生的贵族。

(香菱)

最重要的,还有个“总纲”

在《红楼梦》第一回,最重要的一段文字,其实不是上面说的这些,最重要的是《好了歌注》。我们建议初读《红楼梦》,《好了歌注》要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请一定注意,这段注解,被毛主席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统领全书的纲领性文字。

《好了歌注》是甄士隐看破红尘后对《好了歌》的注解,与《好了歌》相比,它对世事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眼旁观,更铁血冷漠,大意是:

(落魄的宝玉)

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如此循环往复;年轻的、漂亮的突然衰老了、丑陋了,活着的突然死掉了,如此循环往复;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儿子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如此循环往复;想做更大的官,可偏偏沦为阶下囚……循环往复。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但世人总也不醒悟,你争我夺,把人世间弄得像个乱哄哄的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闹个没完。

《好了歌注》更清楚地将人间兴衰荣辱,成败贫富、世态炎凉以形象化的语言讲了出来,把《好了歌》中提到的“一切为虚无”的思想具象化、清晰化,同时给《红楼梦》全书的走向以及人物命运给出了明确的指向。

小结

是的,这就是《红楼梦》的第一回,说这么多,也仅仅是第一回,甚至只是“入门须知”级的知识,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说到,没有说完。

关于第一回,《红楼梦学刊》(记不清是哪一期了)曾刊登过周汝昌先生的一篇文章,称《红楼梦》第一回写的不够好,到了二、三回才渐入佳境,当时曾差点认可了这种观点,现在回头来看,却发现《红楼梦》全书精彩莫过于第一回:有重要的自序,有绝妙的谐音和暗喻,更有“千里伏脉”式的人物香菱出场,更有统驭全书的《好了歌注》。

(写十二钗的曹雪芹)

曹雪芹是真正的小说大神!

没错,大神写“大书”才有这样的写法!这才是真正“大书”开篇的写法,既拉出了众多的线索,又有总纲式的文字统驭全书内容。

“万事开头难”,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空空道人的抽丝剥茧,到甄士隐、贾雨村的层层曲笔(有话不敢直说),将这么多元素包容于一章之中,《红楼梦》的第一回实在高妙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枣窗闲笔
甄士隐和贾雨村之间是什么关系 甄士隐的女儿是谁
红楼梦脂砚斋的原型是谁?的论辞
梓荫山下读红楼——“《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师生问答录(第1回)
《红楼梦》中的各种谐音隐义 曹雪芹下了好大一盘棋
“红楼三问”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