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4/沉重的时刻
(2010-08-26 19:51:41)



《沉重的时刻》
  [奥地利]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
  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冯 至 译)
  
作者简介:
  莱纳•马里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诗人。生于捷克的布拉格,父亲是铁路职工,曾入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如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梦幻》(1897)等。20世纪初两次去法国,结识了雕塑家罗丹,并受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巍尔兰等人的影响。诗风有了较大的转变,加强了诗的雕塑感、意象性和象征性,从此声名大震。其中在参观巴黎植物园后以《豹》为题的短诗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之存在之真时的苦闷、彷徨与无奈的心情。《祈祷书》(1905)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作品借宗教情结来表现炽烈的情感,寄托着作者的乌托邦理想。它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有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等。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充满孤独、感伤、焦虑、惶恐的世纪末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音乐美和雕塑美(这一点与曾给罗丹当秘书有一定关系),甚至表达了一些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拓新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对整个西方乃至世界的诗歌创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品评点:
  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里尔克无疑也是最有成就者之一。象征主义诗歌以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隐喻、含蓄、自由联想等手法去表现自然现物与自我之间的融通,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和感受在现代诗坛上开出了一朵闪烁的奇葩。象征主义诗歌以表现神秘的、唯美的、虚无的精神感受为主要基调,这一点在里尔克身上尤为明显,其诗作《梦幻》、《祈祷书》和《杜伊诺哀歌》最具有代表性。
  《沉重的时刻》一诗也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的无奈、哀伤和忧惧时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情绪。全诗四节的每节从字数到语法结构的安排、从形式的安排到朗读节奏等等都有惊人的相似,除了个别语词更换之外,其他的几乎不变。“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无缘无故”等词在诗中反复出现,这种回环手法给人精神予一种紧迫、压抑之感。现实就是这样,在无聊的、乏味的、焦虑的存活中度过。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好似“既定”的关系状况,谁也无法改变。现实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事实上,在里尔克的其他诗作中,这种孤独与无奈随处可见。如《豹:在巴黎植物园》所云:
  
  他的目光因木栅晃过
  而困乏,什么再也看不见。
  他觉得仿佛有一千根栅木,
  一千根栅木后面便没有世界。
  
  威武步伐之轻柔的行走,
  在转着最小的圆圈,
  有如围绕一个中心的力之舞,
  其中僵立着一个巨大的意愿。
  
  时不时无声地掀起
  一下眼帘——。于是一副图景映进来,
  映过了肢体紧张的静止——
  却在心中消失了。(绿 原 译)
  
  一个威武的身躯就这样被现实世界的木栅个困住了,纵使是森林之王也不过如此,最后连身躯也懒得挪动一下,至多“时不时无声地掀起一下眼帘”。里尔克又何尝不是诗界的“森林之王”,但在现实的生存法则之下,也和豹同一个下场。那只豹就是里尔克,里尔克就是那只豹。
  再回到《沉重的时刻》一诗中来。诗中的“谁”到底是谁?特指?泛指?抑或有其他暗示?我们不得而知。这个“谁”总是“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的悲哀?在世上“笑”——笑我的无知?在世上“走”——想告诉我什么(走向我)?在世上“死”——有何心事未了(望着我)?这一系列的动作每次都和“我”发生关联,好像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这种冷漠关系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更像是赤裸裸的现实,令人倍感恐惧和颤栗。尤其是最后一节,“无缘无故”的“死”了,却还在“无缘无故”地“望着我”,诡异而阴森,怎不令人感觉恐惧。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在现实的世界里,孤独占据着里尔克的大半生。这首诗中印着作者深深的影子。记得一位文学评论家说过,一个人生活着,并不使人认为他孤独,可一个人携带一条狗生活着,那才是真正的孤独。作者虽然不是带着一条狗生活,却比带着一条狗过生活还要孤独。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和作者发生着关联,但却不知道他(她)是谁,他(她)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我们却不能认知与自己发生着关联的他物,也无从认知,这是何等的可怕。“天地间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我了”(川端康成语),怎叫人不感到孤独呢!除了孤独,还是孤独。
  有人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是,在这首诗中,一切都是“无缘无故”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一切都不可阻挡,自然而机械地发生着,却又无缘无故地与“我”发生关联。而偏偏受伤的总是“我”,想欲摆脱却不可能,这是多么压抑的沉重。但在整首诗中,除了标题指明“沉重”之外,诗中没有一处有“沉重”的字眼,然而,没有一个读者在朗读这首诗时不感觉到沉重的。这种暗示和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说明更让人难以承受,也更能让人感受到话语的紧迫感和震撼力。里尔克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严重的时刻》里尔克
[ 一诗一天 ] 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严重的时刻
里尔克《严重的时刻》
《严重的时刻》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
是谁,无端端向我走来|周国平为你读诗·第51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