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体几何_异面直线成角求法&习题

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方法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由空间任意一点分别引它们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来定义的.准确选定角的顶点,平移直线构造三角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本文举例归纳几种方法如下,供参考.

一、抓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

过一条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引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作一直线并证明与另一直线平行),往往可以作为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试探目标.

例1(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    )

A.D1

CB1

ED

G

A1

B.

5

4


C.

5

D.

2

A

C

解:连B1G,则A1E∥B1G,知∠B1G F就是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在△B1GF中,由余弦定理,得

F

B1G2?GF2?B1F2   cosB1GF

=0, ?

2B1G?GF   故∠B1G F=90°,应选(D).

评注:本题是过异面直线FG上的一点G,作B1G,则A1E∥B1G,知∠B1G F就是所求的角,从而纳入三角形中解决.

二、抓异面直线(或空间图形)上的特殊点

考察异面直线上的已知点不凑效时,抓住特殊点(特别是中点)构造异面直线所成角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例2(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卷)设M、N是直角梯形ABCD两腰的中点,DE⊥AB于E(如图).现将△ADE沿DE折起,使二面角A-DE-B为45°,此时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恰为点B,则M、N的连线与AE所成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

C

图1

图2


解:取AE中点G, 连结GM、BG ∵GM∥ED,BN∥ED,GM= ∴ GM∥BN,且GM=BN. ∴BNMG为平行四边形,∴MN//BG ∵A的射影为B. ∴AB⊥面BCDE. ∴∠BEA=∠BAE=45°, 又∵G为中点,∴BG⊥AE. 即MN⊥AE.

∴MN与AE所成角的大小等于90度. 故填90°.

三、平移(或构造)几何体

有些问题中,整体构造或平移几何体,能简化解题过程.

例3(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PA?平面ABC,?ACB?90?且

11

ED,BN=ED. 22

P

PA?AC?BC?a,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

解: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DBCA?D'B'C'P,PB与AC所成的角的

A

B

C

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PB与棱BD所成角的大小,在Rt△PDB中,

tan?DBA?

PD

. DB

D1

A

C1

B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DBCA?D'B'C'P,从而将问题简化.

C

B


异面直线练习

D

一、选择题 1.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 (A)不平行的直线              (B)不相交的直线

(C)相交直线或平行直线        (D)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直线

2.已知EF是异面直线a、b的共垂线,直线l∥EF,则l与a、b交点的个数为    (    ) (A)0     (B)1     (C)0或1     (D)0,1或2 3.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                                                   (    ) (A)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    (B)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 (C)它们的公垂线夹在垂足间的线段的长  (D)两条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4.设a, b, c是空间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三个命题:① 如果a, b是异面直线,b, c是异面直线,则a, c是异面直线;② 如果a, b相交,b, c也相交,则a, c相交;③ 如果a, b共面,b, c也共面,则a, c共面.上述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异面直线a、b成60°,直线c⊥a,则直线b与c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    )

(A)[30°,90°]   (B)[60°,90°]   (C)[30°,60°]   (D)[60°,120°] 6.如图:正四面体S-ABC中,如果E,F分别是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                       (    ) B (A)90°(B)45°(C)60°(D)30°   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和N分别为A1B1和的 1

中点,那么直线AM与CN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 1A1334

(A)(B)(C)(D)

10255

C 8.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 BM与ED平行; 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

N

③CN与BM成60?角;④DM与BN垂直.

DC

M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EAB

F


9.梯形ABCD中AB//CD,AB?平面α,CD?平面α,则直线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是                                                          (    ) (A)平行     (B)平行和异面     (C)平行和相交     (D)异面和相交

10.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B、AD上的点,且AE :EF=AF :FD

=1 :4,又H、G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                               (    )                  (A)BD//平面EFGH且EFGH是矩形  (B)EF//平面BCD且EFGH是梯形

(C)HG//平面ABD且EFGH是菱形   (D)HE//平面ADC且EFGH是平行四边形 二、填空题

FCA11.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G,H,I,J分别为AF,AD,BE,DE的中点,将△ABC沿 H

JDE,EF,DF折成三棱锥以后,GH与IJ所成角的度数为

DE

12.在四面体ABCD中,若AC与BD成60°角,且AC=BD=a,则连

I

接AB、BC、CD、DA的中点的四边形面积为                  .

13.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3,AA1=4,则异面直线AB1与 A1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4.把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

使A、C的距离等于a,如图所示,则异面直线AC 和BD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

15.已知AB、BC、CD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AB,BC,CD的中点P、Q、R满足PQ=2,QR

PR=3,求AC与BD所成的角.

16.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PC⊥AB,PC=AB=2,E、F分别为PA和BC的中点. P(1)求证:EF与PC是异面直线; (2)EF与PC所成的角; E(3)线段EF的长.

AC


B


17.如图,AB和CD是两异面直线,BD是它们的公垂线,AB=CD,M是BD的中点,N是AC的中点.

B

(1)求证:MN⊥AC; A(2)当AB=CD=a,BD=b,AC=c时,求MN的长.

M


D

18.(如图)已知P、Q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AA1D1D和A1B1C1D1的中心. C(1)求线段PQ的长; (2)证明:PQ∥AA1B1B. A


D1

1


A1

1


§1 异面直线


一、复习要点

1.本节内容要点为:异面直线的定义和判定,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距离.   2.异面直线的定义和判定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频考点,也是本节的重点.

3.要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和“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含义区别开,后者不一定是异面直线.

4.在进一步复习理解异面直线的同时,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和平面联系在一起,即和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联系在一起,以便开阔思路,使解题方法更具灵活性.   5.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注意:

①深刻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领悟其所渗透的“空间向平面转化”的思想;

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θ≤90°,故有时平移后需求其补角;

③解题时,应首先考虑两条异面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可由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或线面垂直来完成;   ④应熟练掌握“平移”这个通法,平移的途径有取中点、作平行线、补体(形)等;   ⑤理科学生应会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6.高考求异面直线的距离仅限于给出公垂线的情形.例见1999年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的第2问.   二、例题讲解

例1 已知a、b、c是两两异面的三条直线,且a⊥b,d是a、b的公垂线.若c⊥a,那么c与d有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 讲解:构造恰当的几何体是判断空间诸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佳思维选择,因为几何体具有直观和易于判断之优点.根据本题的特点,可考虑构造正方体.

 构造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7-1所示,因为AB与CC1异面且垂直,BC是它们的公垂线,所以可记AB、CC1、BC分别为a、b、d.


图7-1

因为c与a、b均异面,且c⊥a,注意到a⊥侧面ADD1A1,因此侧面ADD1A1内的任一直线均与a垂直.从图中可以看出,侧面ADD1A1内的A1D1和A1D均与a、b异面,且均与a垂直,所以可记A1D1或A1D为c.此时由A1D1∥B1C1∥BC知c∥d;由A1D与BC异面知c与d为异面直线.

 综上可知c与d平行或异面.

 正方体是一个很简单且很重要的几何模型.构造它可直观、简捷地判断线线、线面关系,特别是有关异面直线的问题易于解决.  下面一组题目供读者思考练习:

(1)无论怎样选择平面,两条异面直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都不可能是( ).   A.两条平行直线   B.两条相交直线   C.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   D.两个点

(2)在空间中,记集合M={与直线l不相交的直线},集合N={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则M与N的关系是(  ).   A.M=N B.M  C.M

N N

D.不确定

(3)a、b、c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则下述传递关系中,为真命题的是(  ).   A.若a∥b,b∥c,则a∥c   B.若a⊥b,b⊥c,则a⊥c

C.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   D.若a与b异面,b与c异面,则a与c异面

(4)同时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是(  ).   A.异面直线   B.相交直线   C.平行直线   D.垂直直线


图7-4

∵ AB∥=B1D1,

∴ AB1∥BD1.

则∠C1BD1即为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易求得BC1=BD1=

22,C1D1=2·2sin60°=. 又∵ BC1+BD1=C1D1,

∴ ∠C1BD1=90°.

解法3.可从B1作一射线与BC1平行,由于这样一条射线虽然位置确定,并在侧面BB1C1C所在平面上,但却位于已知三棱柱外面,因而无法寻求与已知条件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在已知三棱柱的下面作一个同样的三棱柱.

 作直三棱柱A1B1C1-A2B2C2,使C1为CC2之中点(图7-5),连结B1C2、AC2,


图7-5

 ∵ BB1∥=C1C2,

 ∴ C1B∥C2B1,则∠AB1C2即为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 易求得∠AB1C=90°.

 究竟选择体内还是体外平移,应“因图而异”,总之以简洁、直观为宜.若能注意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本题也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解析法求解,请读者不妨一试.

 例3 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E为CD上一点,且CE/ED=1/2,求异面直线AE与BC间的距离.   讲解: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定义法,二是公式法,三是转化法.这里宜用方法

三.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可转化为平行线面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再用等体积法求解.   如图7-6,在面BCD内过点E作EF∥BC交BD于F.连结AF,则BC∥面AEF,所以异面直线BC与AE间的距离就等于BC到平面AEF的距离,也就等于点B到平面AEF的距离,设其为d,连结BE,设正四面体的高为

h.


图7-6

∵VB-AEF=VA-BEF,

∴(1/3)S△AEF·d=(1/3)S△BEF·h,

∴d=(S△BEF·h/S△AEF).

过点A作AO⊥面BCD于O,∵DE/EC=2/1且EF∥BC,∴O必在EF上.

∵h=(/3)a,易求得EF=(2/3)a,

/9)a,

/6)a.

/6)a. 2  S△AEF=(1/2)EF·AO=(  S△BEF=(/18)a,∴d=(2  即异面直线AE与BC间的距离为(

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首先应构造以该点为顶点,以该平面内某个三角形为底面的三棱锥.其次求体积时,一般需换底面,换底面应本着新的底面上的高容易求出的原则.

三、专题训练

1.a、b是异面直线,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P,

 ①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相交;

 ②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垂直;

 ③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平行;

 ④一定可作一条直线l,使l与a、b都异面.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如图7-7,正三棱锥V-ABC中,D、E、F分别是VC、VA、AC的中点,P为VB上任意一点,则直线DE与PF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


图7-7

A.π/6

B.π/3

C.π/2

D.随P点的变化而变化

3.将锐角B为60°,边长为a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折成二面角θ,若θ∈[60°,120°],则两条对角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值为(  ).

A.dmax=(3/2)a,dmin=(

B.dmax=(3/4)a,dmin=(/4)a /4)a

C.dmax=(

D.dmax=(/4)a,dmin=(1/4)a /2)a,dmin=(3/4)a

4.图7-8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与BM成60°角;④DM与BN垂直.


图7-8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5.如图7-9,正三棱锥S-AB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如果E、F分别为SC、AB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EF与SA所成的角等于

____________.


图7-9

6.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M、N分别为AB、CD的中点,又MN和AD成30°角,则AD和BC所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 7.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0<θ<(π/2)),M,N∈a,M1,N1∈b,MM1⊥b,NN1⊥b,若MN=m,则M1N1=____________.

8.如图7-10,不共面的三条直线a、b、c相交于P,A、B∈a,C∈b,D∈c, 且A、B、C、D均异于P.证明:直线AD与BC异面.


图7-10

9.如图7-11,拼接一副三角板,使它们有公共边BC,且使两个三角板所在平面互相垂直.若∠CAB=90°,AB=AC,∠CBD=90°,∠BDC=60°,求AD与BC所成的角.


图7-11

10.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那么空间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l上任意一点P到a、b的距离都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惠州市第一中学立体几何(异面直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直线a, b是异面直线是指

① a∩b=?, 且a与b不平行;② a?面α,b?面β,且平面α∩β=?;③ a?面α,b?面β,且a∩b=?;④ 不存在平面α,能使a?α且b?α成立。上述结论正确的有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直线a, b都垂直于直线l,则直线a, b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三种可能都有

3.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

(A)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 (B)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线段

(C)它们的公垂线夹在垂足间的线段长 (D)两条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4.若a, b是异面直线,c是a, b的公垂线,d//c, 则d和a, b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1  (B)最多为1  (C)2  (D)1或2

5.若两条直线a, b异面垂直,两条直线b, c也异面垂直,则a, c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异面  (C)平行、异面  (D)相交、平行、异面

6.若a, b, c是两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每两条成异面直线),直线d是a, b的公垂线,那么c与d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相交或垂直  (D)垂直

7.已知a, b是一对异面直线,且a, b成60°角,则在过P点的直线中与a, b所

成的角均为60°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空间四边形ABCD的各边与两条对角线的长均为1,点P在边AB上移动,点Q在边CD上移动,则点P和点Q的最短距离为

(A)312  (B)  (C)  (D) 2422

9.在正方体ABCD-A’B’C’D’的各个面上的对角线中,与面对角线AB’成60°角的异面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0.在棱长a为的正方体AC’中,与其中一条棱所在的直线异面,并且距离为a的棱共有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二.填空题:

1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θ,则θ的取值范围是。

12.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有相交的直线有            条。

13.在正方体ABCD-A’B’C’D’中,异面直线AA’和BC’所成的角为AC与BC’所成的角为

14.在棱长a为的正方体AC’中,异面直线BD’与AA’的距离为;BD’与AC的距离为          。

15.AB是异面直线a, b的公垂线段,AB=2cm,a, b所成的角为90°,A, C∈a,B,D∈b,AC=4cm, BD=4cm,那么C, D两点间的距离为

1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12条棱中,与对角线AC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为              条。 3

17.空间四边形ABCD中,E F, G, H分别是AB, BC, CD

,

Q在线段CD上,则点P与Q的最小距离是

(A)a  (B)132a  (C)a  (D)a 222

2.若异面直线a, b所成的角为80°,则过空间任一点P可做不同的直线与a, b所成的角都是50°,可做直线的数目为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ABCD是空间四边形,边AB, BC, CD, DA所在直线中,

互相垂直的直线至多有

(A)3对  (B)4对  (C)5对  (D)6对

4.如图, ABC-A1B1C1是直三棱柱,∠BCA=90°,点D1, E1

分别是A1B1, A1C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1与AE1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A

1  (B

(C)  (D

25.异面直线a, b,a⊥b,c与a成30°角,则c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范围是

(A)[60°, 90°]  (B)[30°, 90°]  (C)[60°, 120°]  (D)[30°, 120°]

6.在正方体AC1中,E, F分别是AB, BB1的中点,则A1E与C1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A)212  (B)  (C)  (D

252

二.填空题:

7.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 F, G, H分别是AB,BC, CD, DA的中点,如果AC=BD,则四边形EFGH是;如果EG=FH,则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               ;如果∠EFG=130°,则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是           。

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 F, G, H, M, Q分别是棱AB, BC, CD, CC1, C1D1, DD1的中点,CM则AA1与所成的角的正切值等于             ;

EF

与GH所成的角为            ;BH与HQ所成的角为            。

9.空间四边形ABCD连对角线构成一个正四面体,E, F分别是AB, CD上的点,并且AECF???(??0),若EF分别与AC, BD所成的角为α和β,则α+β的大EBFD

小为

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各面的12条对角线中,与正方体的对角线A1C垂直的共有               条。

三.解答题:

1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 AA1=a,E,H分别是A 1B 1和BB1的中点,求EH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


12.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AD=2, AA1=1,E是AA1的中点,

(1)求证:AC1, BD1, CA1, DB1共点于O,且互相平分;

(2)求证:EO⊥BD1, EO⊥AA1;

(3)求异面直线AA1和BD1所成

角的余弦值;

(4)求异面直线AA1和BD1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祁正红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几何法,这是高二数学人教版(A)版本倡导的传统的方法,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异面化共面,认定再计算”,即利用平移法和补形法将两条异面直线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结合余弦定理来求。还有一种方法是向量法,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代数法和几何法求解,这是高二数学人教版(B)倡导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应用。

例: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AD=1cm,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

解法1:平移法

设A1C1与B1D1交于O,取B1B中点E,连接OE,因为OE//D1B,所以∠C1O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C1OE中

15A1C1?22

113OE?BD1??22?22?1?222OC1?

222CE?BC?BE??1?2 1111

2OC1?OE2?C1E2

所以cos?C1OE?2OC1?OE2

2??3?????????2??2????32??22

5?5    22?2

5所以?C1OE?arcc5

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arccos

5


图1

解法2:补形法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面BC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C平移到BE,则∠D1B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BD1E中,BD1=3,BE?5,D1E?42?22?5

2BD1?BE2?D1E2

cos?D1BE?2BD1?BE

32?

5???2?222?3?5     ??

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arccos5

5


图2

解法3:利用公式cos??cos?1?cos?2

设OA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OB是OA在α内的射影,OC是平面α内过O的任意一条直线,设OA与OC、OA与OB、OB与OC所成的角分别是?、?1、?2,则cos??cos?1?cos?2(注:在上述题设条件中,把平面α内的OC换成平面α内不经过O点的任意一条直线,则上述结论同样成立)D1B在平面ABCD内射影是BD,AC看作是底面ABCD内不经过B点的一条直线,BD与AC所成的角为∠AOD,D1B与BD所成角为∠D1BD,设D1B与AC所成角为?,cos??cos?D1BD?cos?AOD,cos?D1BD?BD5?BD15。

OD2?OA2?AD2

cos?AOD?2OD?OA

12?2??2?3??????5552??22

cos??cos?D1BD?cos?AOD

53?355

5 22

所以??arccos5

5

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arccos5


图3


图5

解法6:利用公式

AD2?BC2?AB2?DC2

cos??

2AC?BD

定理:四面体A—BCD两相对棱AC、BD间的夹角?必满足

AD2?BC2?AB2?DC2

cos?

2AC?BD


图6

解:连结BC1、A1B在四面体B?A1C1D1中,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是?,易求得A1C1?

BC1?,A1B?22,BD1?3


图7

A1D1?BC1?A1B2?D1C1

cos??

2A1C1?BD1

由定理得:

12?5

5

22

5???22?

2

2

22

2??3


所以


arccos

5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教学目标】1. 掌握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异面直线的概念,会用反证法和异面直

线的判定定理证明两直线异面;

2.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异面直线垂直的概念,能求出一些较特殊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教学重点、难点】异面直线的概念、判定及计算它们所成的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公理4及等角定理;

2.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观察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新课讲解:

1.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线。

2.异面直线定理:连结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A 推理模式:A??,B??,l??,B?l?AB与l是异面直线。 B证明 :假设 直线AB与l共面,

∵B??,l??,B?l,∴点B和l确定的平面为?, ∴直线AB与l共面于?,∴A??,与A??矛盾, 所以,AB与l是异面直线. 3.异面直线的画法:


b

a

例1.如图,已知不共面的直线a,b,c相交于O点,M,P是直线a上的两点,N,Q分别是

b,c上的一点。

求证:MN和PQ是异面直线。 证(法一):假设MN和PQ不是异面直线,则MN与PQ在同一平面内,设为?, ∵M,P?a,M,P??,∴a??,又o?a,∴o??, ∵N??,O?b,N?b, ∴b??,

同理c??,∴a,b,c共面于?,与已知a,b,c不共面相矛盾, 所以,MN和PQ是异面直线。

O(法二):∵a?c?O,∴直线a,c确定一平面设为?,

∵P?a,Q?c,∴P??,Q??, ∴PQ??且M??,M?PQ,

又a,b,c不共面,N?b,∴N??, 所以,MN与PQ为异面直线。

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a?,b?所成的角的大小与点O的选择无关,把a?,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或夹角).

说明:为了简便,点O通常取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

5.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则叫两条异面直线垂直.两条异面直线a,b 垂直,记作a?b.

D 例2.正方体ABCD?A?B?C?D?中.

A? (1) 那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BA?是异面直线?

(2) 求BA?与CC?夹角的度数.

(3) 那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A?垂直? 解:(1)由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可知,

与直线BA?成异面直线的有直线B?C?,AD,CC?,DD?,DC,D?C?, (2)由BB?//CC?,可知?B?BA?等于异面直线BA?与CC?的夹角,


D


C

A所以异面直线BA?与CC?的夹角为45.

(3)直线AB,BC,CD,DA,A?B?,B?C?,C?D?,D?A?与直线AA?都垂直。

例3.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 求异面直线AD,BC所成的角。

解:取BD中点G,连结EG,FG,EF,∵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A E11

AD?1,FG?BC?1, 22

∴异面直线AD,BC所成的角即为EG,FG所成的角,

∴EG//AD,FG//BC,且EG?

2

2

2

D

EG?FG?EF1

, 在?EGF中,cos?EGF?

2EG?FG2 ??

∴?EGF?120,异面直线AD,BC所成的角为60.

说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锐角或直角,当三角形?EGF内角?EGF是钝角时,表示异面直线AD,BC所成的角是它的补角。

B

五.巩固练习:课本 练习1,2,3,4.

六.小结:1.异面直线的概念、判断及异面直线夹角的概念;

2.证明两直线异面的一般方法是“反证法”或“判定定理”;求异面直线的夹角的一般步骤是:“作—证—算—答”。

七.作业:

1.已知平面?,?相交于直线a,直线b在?内与直线a相交于A点,直线c在平面?内,且c//a,求证:b,c是异面直线。

2.空间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M,N分别为AB,CD的中点,且

GMN?5,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

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BD?4,AC?6,且AC?BD,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MN及MN与BD所成角的正切值。


【易错点61】在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时,容易忽视各自所成角的范围而出现错误。

例61、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ABCD?A1BC11D1中,M,N,P分别为A1B1,BB1,CC1的中点。

求异面直线D1P与AM,CN与AM所成的角。 [易错点分析]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00,900??,在利用余弦定理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时,若出现角

的余弦值为负值,错误的得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钝角,此时应转化为正值求出相应的锐角才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解析:如图,连结则PN//

A1N,由N,P为BB1,CC1中点,

ADM

1

A1D1,PN?A1D1,从而A1N//D1P

AM和D1P所成的角。

N

D

A

B

P C

故AM和D1P所成的角为

易证Rt?AA1M≌Rt?A1B1N。所以故D1P与AM所成的角为90。 又设AB的中点为Q,则B1Q//就是?PBQ。 1(或其补角)


A1N?AM,

AM,B1Q?AM.又?CN//B1P,CN?B1P,从而CN与AM所成的角

易求得B1Q?B1P?

2PQ?在?PB1Q中,由余弦定理得cos?PB1Q?,

5故CN与AM所成的角为arccos

2

。 5

【知识点归类点拨】在历届高考中,求夹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题型之一,要牢记各类角的范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取值范围:0


900;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00???900;二面角的平面角的

1800。同时在用向量求解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要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与两

向量的夹角的联系与区别。

【练61】(济南统考题)已知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的正方形,

侧棱

(1)求对角线AC1的长(2)求直线AA1的长为2,且侧棱AA1和AB与AD的夹角都等于120?,

(1BD1与AC的夹角值。答案:

2)(提示采用向量方法,以AA1、AB、AD

为一组基底,求得cosBD1,AC?)

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doczj.com/doc/08aa4a4efe4733687e21aab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二)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基本概念和常见工具题
高中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归纳整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4
【步步高】2015届高三数学北师大版(通用,理)总复习学案:学案43 空间的平行关系
2019届高三数学(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8-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