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剪纸与生殖符号

        剪纸与生殖符号                                 刘吾香(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摘  要:本文主要从剪纸中所蕴涵的生殖观,女性生殖符号,繁衍符号及生殖文化象征符号几个方面解读了剪纸符号与生殖之间的潜在关联及其深层的文化基因。民间剪纸是中国本原文化的传承延续,是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源流长的文化艺术形态之一。它体现了民族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识,情感气质和民俗心态。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并由此升华为混沌化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这中阴阳观与生生观的统一构成了中国本原文化宇宙观的核心。                                        



 
关键词:剪纸;生殖;繁衍;象征;符号
        民间美术产生于形形色色的民俗事象中,中国人的民俗心态给民间美术烙上了深刻的印迹:他们对人生的希望和寄托大致分为对生殖生命的真情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执着追求,他们用心血和智慧将自己虔诚的信念和希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亲手创造形象上。生殖和生命成为民间美术创造的一个永恒的“母题”,一切造型都被赋予了生命。民间剪纸亦是如此,如剪纸中的“生命树”,“鱼戏莲”,蛇盘兔,葫芦生子,瓜瓞绵绵,凤穿牡丹等一系列高扬生殖与生命意识的主题,流露出其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深的眷恋。而生殖崇拜,初民信仰,盛行远古,遗风犹存,它是人类童年时期为了摆脱死的恐惧,向往永恒的生的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面对苦难,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能量去战胜(有时候甚至用超自然的宗教和荒谬的巫术),是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呐喊,给人一种深入肺腑的畅快和淡淡的感动,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回归。剪纸中的造型被赋予了生命与活力,如生命树上结出了露核的果实,莲花里生出了白胖的娃娃,鸟儿飞上女娃的双髻,五毒钻进了公鸡的肚里。为了直接表达生命的含义,民间创造了复合形,如剪纸中的鸡头鱼,双鱼石榴,莲花娃娃等,无论是直露的表达还是隐喻的寓意,都是那么坦诚地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对生殖生命的真挚向往和渴求。           



        剪纸与生殖观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的阴阳观和生生观合一的中国本原哲学是人类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的哲学升华,即阴阳相合才能繁衍人类万物,而人类万物是生生不息的。
        人类要生存,要繁衍,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而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而生存与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对生物人的生殖机能尚未有科学的认识,在原始混沌思维和神话作用下,生殖和生命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人类希望自然界万物繁殖兴旺,也希望自己的民族繁殖兴旺。因此,他们虔诚地祭祀生殖之神,产生了对生殖的崇拜。古人这种生殖崇拜的阴阳哲学,我们可以从很多历史文献资料中得到证实。《易经》:“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即所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礼记·礼器篇》:“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别,夫妇之位也。”[2]中国民间俗语有“好事成双”之句。因此,在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反映着很强的生殖崇拜,生殖繁衍意识。
        另外,古代哲学的“观物取象”和“类比推衍”,指导百姓观察,体验客观物象并加以比附象征,因而多籽,生命力强的动植物就被人加以比附,从而成为象征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符号。如葫芦,莲子,石榴,鱼,蛙等等常被作为多子多孙,生命力旺盛的吉祥物,广泛应用于民间剪纸中,并演化出瓜瓞绵绵,莲里生子,榴开百子,葫芦生子,蝴蝶生子等主题。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殖观念紧密地与他们的世界观相联系。                                        


   
        剪纸与女性生殖
        剪纸的一个重要意象与合卺交配,女性生殖联系在一起,它往往采用特定的图案来表达人们对多子多福的向往。如瓜瓞绵绵:蝴蝶飞于瓜地之中,瓜因其藤蔓绵长,结实,结子多而被喻为子孙万代繁衍不息的象征物。在民间结婚求子的习俗中,瓜经常也是重要的喻意角色,如湘西热恋中的男女要相伴偷瓜,以求婚后多生孩子。
        扣碗是陕西剪纸题材中常见的生殖题材。其形象为上下相扣,饰满纹样的一对碗,常常出现在新婚的洞房里。据专家考证,扣碗与古代的“合卺之喜”有着密切的联系。《礼记·昏义》:“合卺而胤,孔颖达疏。以一跨瓠为二瓢谓之卺,婿与妇各执一片以胤,故云合卺之胤”。[3]陕北黄陵剪纸扣碗上半部是一只男蛾的装饰图案,周围是象征男阳的万字不断头的图案,下半部是一只装饰双乳女阴女蛾的周围是象征女阴的“椒剌剌”图案,曲折的表现阴阳结合,化生万物,早得贵子。
        喜娃娃:主宰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被作为子孙延续,被作为多子多孙的象征。这种喜娃娃通称“喜花”。因为陕北称洞房为帐房,古俗结婚洞房是在屋外设帐的,所以也叫帐房花。喜娃娃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生殖神崇拜的一种原始巫术文化遗存。在民间剪纸中,有抓髻娃娃与象征生育繁衍的鱼,莲花,笙,金瓜,葫芦,石榴,生育姿势与胯下生子等不同剪纸符号的组合,构成子孙繁衍的象征,并用特定的符号来代替阴性阳性,表达男女相合,生生不息的意思。
        抓髻娃娃是流行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民间的一种团花剪纸,团花正中是象征黄土高原专司保护与繁衍的宇宙之神抓髻娃娃。这位神祗双臂抱双鱼,生育蹲势,头扎双髻通天,下体剪刀向下喻男阳,它与女性头部双髻对应,以喻其是阴阳两性天地合一的宇宙之神。剪刀阳性是神祗崇拜中辟邪攘灾的利器。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宇宙之神双目为太阳,民间视牡丹为太阳,故以牡丹饰双目。宇宙之神的双乳为蝉的双目,蝉为繁衍神祗动物,喻子孙万世蝉联不断。左右为笙的符号和莲花符号,“笙者生也”,也是一个生殖繁衍的符号,莲花则代表多子阳性符号。当地的民谚是这样解释的:“桶里出莲出桂花,亲了儿女亲外甥,金蝉吹笙笙,辈辈有根根”,“柿子如意八宝笙,莲花结子扎下根”。这位宇宙之神双手左右抱阴阳双鱼,双鱼尾部相交为万字不断头即富贵不断头的子孙万代延续不断的生命符号,下部左右的双如意几何符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吉祥如意生命符号,它与左右衔草的神兔放在一起,就是当地民谚所说的“兔儿抓如意,姐姐招兄弟”之意。兔子谐音吐子,是子神,象征子孙繁衍。双兔双如意,意即连生贵子,相当于黄土高原的人们结婚拜天地时唱的喜歌“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生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剪纸与繁衍符号
        传统婚俗意在繁衍。男女相交,阴阳相合,人类繁衍,生生不息,这是中国民间剪纸中的有关婚俗的主题及其艺术形态特征。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是中国民间剪纸中常用的文化符号。
        在婚礼中,新婚男女合卺,洞房里的房顶要贴“鱼戏莲”,“鱼咬(唆)莲”“莲里生子”和“喜娃娃”(繁衍之神抓髻娃娃抱双鱼)一类的大红团花剪纸。如陕北窑洞上部,窑窗中心是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

窑窗下部中央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它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咬(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吃桃,兔儿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窗花剪纸。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性;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通常表现为中国本原哲学“观物取象”的哲学符号,民间剪纸中亦是如此。原始社会由于人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处于弱势,那些具有超人能力的特别能力的动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祗动物和图腾动物。如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多子多孙生殖繁衍能力的鱼,蟾,蛙,被作为地与水的母体阴性图腾文化符号;难以征服的蛇,虎,公牛,野猪,熊,能够飞翔的鸟类和蝴蝶,以及能在高山顶峰和悬崖上奔跑的羚羊,都被作为天与太阳的阳性图腾文化符号。几千年来这些符号一直使用,成为民间美术的一种符号密码。中国把自然属性的动物和天地,阴阳观联系起来,把某些动物归为天,视为阳性的动物;把象征天,阳的动物与象征地,阴的动物的合体,视为天地相交,阴阳相合的宇宙符号。中国图腾动物崇拜与神祗动物崇拜中的虎,牛,羊,鸟,熊,猪,犬,鸡等,都是天与阳的象征,龙,蛇,龟,鱼,蛙,都是地与水的象征,龙是头属地而交尾于天的通天通地的图腾动物。(龙原本是属于地,属于水的,后来到了天上成为男性皇帝的象征,而天上的凤凰反倒成了女性皇后的象征。)象征天阳的神祗图腾动物与象征地阴的神祗图腾动物的合体,就是天与地,阴与阳哲学观念的合一。
        中国民间剪纸中还有另外一种象征阴阳相合的神祗动物与图腾动物符号,是成双相对中有一棵生命之树--相对的动物,被赋予了阳与阴,牡与牝的属性。对鱼,对蟾,对蛇,对虎,对鹿,对鸟,都是牡牝相对,阴阳相合繁衍人类万物的神祗动物或图腾动物哲学符号,而呈圜天旋转的双鱼,双蟾,双鹿,双羊,双鸟,则是阴阳观与生生观合一的哲学符号。如神祗动物崇拜中,产子多的动物常被喻为繁衍之神的子神。鼠就是子神,民谚说鼠,“它最小,但十二属相中它最大”。如剪纸“老鼠吃南瓜”,“老鼠吃葡萄”,“老鼠偷油”窗花剪纸是以油罐喻繁衍的母体,以老鼠喻多子的生殖繁衍符号,都是表现多子内涵的符号组合。民间剪纸《老鼠嫁女》中的老鼠是子神,老鼠在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初七“人日”那天嫁女,即繁衍人类万物之意。产子多的兔也是子神,象征子孙繁衍,如剪纸“兔儿吃白菜”等等。“蛇盘兔”则反映了图腾蛇对繁衍的子孙的保护抚育意象。
        在中国民间剪纸中,鱼是繁衍人类万物的文化符号,而阴阳双鱼相交能繁衍人类万物。繁衍的目的是子孙万代生生不息,其剪纸的艺术形态就是双鱼旋转的图案;把鱼放在宇宙母体之中孕有阴阳二气,二气交感化生人类万物和万物生生不息的符号密码。剪纸扣碗图案也是这样--扣碗上为天下为地,上为阳下为阴,是一种哲学符号,代表一个天地,阴阳未开,混沌未分的宇宙母体,可以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如扣碗张开,里边钻出一条鱼的图案,这种图案表示的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之意。                    



                                                                               
     剪纸与生殖文化象征符号
        象征符号往往是人们的观念,意志,愿望和目标的外化,因而是一种具有神圣的象征力量。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荣格说:“象征是某种隐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的领域之中的现象。”[4]民俗剪纸中蕴涵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台湾著名学者姚一苇先生对“象征”重要性能阐述为“那就是它的符号性,比喻性与暗示性,此三者构成象征的三个基本条件”。
      [5]  中国传统认为“鱼为阴物”,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汉代画像砖,墓葬壁画,民间剪纸及神话传说多把鱼与生殖相连,把鱼作为女阴的象征。可以说,鱼为女阴的观念是发端于远古,绵延数千年的生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闻一多根据《诗经》,《周易》等撰写的《说鱼》认为这一象征意义起源于鱼的繁殖能力最强,而且与原始人重视生殖,重视种族繁衍直接相关。[6]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发展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说:“从表象上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从内涵上来说,鱼腹多子,繁殖力强。当时人类还只知道女阴的繁殖功能,因此这两方面的结合,使生活在鱼猎社会的先民将鱼作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7]在剪纸的语言中,鱼的象征意义除了上述的以外,根据与其组合的形象可能产生不同的语意符号。如在黄河流域的民俗剪纸中,保留着丰富的喻男喻女的鱼,莲纹样。一般的鱼与子组合纹样表现“生殖繁衍”的语意,而当鱼与莲组合,则“鱼喻男,莲喻女”,隐喻男女交欢的语意,在剪纸中的组合关系有很多类似的,如鱼衔莲,鱼啄莲,鱼钻莲,鱼串莲,鱼戏莲,鱼穿莲,鱼儿闹莲,双鱼闹莲,四鱼闹莲等,在这里鱼的象征性别发生了变化。而鱼与鸟的组合纹样里,鱼喻女鸟喻男,往往具有生殖信仰的象征意义。如“鸟啄鱼”,“鸟衔鱼”等,在隐喻上有了变化,啄鱼的鸟喻男性,鸟之噬即喻男之性行为,被噬之鱼为女性。整体来说,主体意识还是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阴阳观念决定了此类剪纸符号的文化象征,都是男女结合,化生万物的观念模式的延续。它非自然生活现象的反映,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象征符号。这类符号剪纸中还有很多,如“鹭鸶探莲”喻男女交欢;“扣碗”喻“合卺之喜”等等。 

        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8]苏珊·朗格说:“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含着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的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9]表明艺术符号具有象征性,不可言说性,情感性等等。民间剪纸的创作观念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集体意识是一种传承已久的集体的心智,它使那些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化为观念的替代物,形成了剪纸中的象征符号。如不断头万字,意为绵长不断,万字不断头即富贵不断头的子孙万代延续不断的生命象征符号。在陕西民间剪纸的人物造型中,有专门表示男女生殖器官的符号或直接用莲花表示。还有如“瓜瓞绵绵”象征子孙繁衍,“麒麟送子”象征添丁之喜等,这些剪纸符号通过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契约,成为剪纸中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殖文化符号。
        民间剪纸是中国本原哲学的文化载体,它全方位地表现于民俗文化之中。其中有民居的剪纸窗花,炕围花,窑顶花,图腾门神等;生活用具中的缸花,瓮花和民瓷剪纸等;服饰中的刺绣,帽花,鞋花,枕花和肚兜花等;婚丧寿诞中,寓意娃娃由图腾母体诞生的虎枕,娃枕,鱼枕剪纸;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丧俗丧葬中寓意灵魂不死,生命永生的“生命之树”剪纸;节日剪纸中,寓意天地相交,万物萌生,子孙繁衍,五谷丰登的“扣碗”,“鼠咬天开”剪纸;巫俗剪纸中,生命保护与繁衍之神的剪纸“抓髻娃娃”,以及其多种化身变体等等。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形态之一。民间剪纸是中国本原哲学的文化载体,它全方位的表现于民俗文化之中。生命象征是民间剪纸形而上层面的深层内涵,回顾那些自古及今的人类认识史考证,至今留存在民间的赋有意味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使人们看到生命和生殖这一巨大母题在集体思维和个体选择的社会活动中成为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于人们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戏莲”剪纸:指间萦绕出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和抽象化的文化寓意
剪纸杂谈——030兔子的口里为何衔着东西
剪纸大师——刘兰英
乔晓光:读懂剪纸的语言
剪纸知识(六)--吉祥符号
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