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清细纹刻纸
在此摘录《乐清细纹刻纸》一书的部分内容,仅作学习之用。
(图片部分为相机拍摄,渣技术望海涵)


细纹刻纸名称的由来和定义
   乐清细纹刻纸是乐清独具一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剪纸是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面件美术,它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产物,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它的制作技法有用剪刀剪的,有用刻刀刻的,也有用手撕或用火烫的,一般都称民间剪纸。乐清细纹刻纸是剪纸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剪纸艺术。
   “细纹刻纸”这个名称可以泛指一切精巧细致的刻纸艺术,但有时它专指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在以前没有这个名称,它是上世纪50年代由当时乐清县文教局副局长张龙光和文化馆长包珍存针对当时新创作的刻纸工艺美术品而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并且也成为以前细纹刻纸的称法。

乐清细纹刻纸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这部分内容很多,我只简单梳理一下)
起源:细纹刻纸是乐清民间剪纸的一种,说细纹刻纸必先要说乐清民间的原生态剪纸。关于乐清民间剪纸的起源,并无太多文字记载,也几乎无遗留的实物可以考证,现在大家唯一可以作为依据的都是引用元朝大德年间《乐清县志》上的一句话:“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
   乐清民国以前曾七次编修《乐清县志》,而现在只能看到明永乐、隆庆及清康熙、道光、光绪年间修的五种,找不到元朝大德年间所修的县志,宋代《淳熙乐清县志》也丢失。那么此引文由何处而来?此段文字最早出现在版画家黄信侠发表在1980年《浙江工艺美术》第一期上的《“乐清细纹刻纸”琐谈》一文中,黄信侠说是由当时乐清文化馆馆长包珍存所提供。因为包珍存爱好文史,平日勤览有关乐清的文史书籍,常做笔记,这段引文就是从包珍存的笔记本中录下来的。
  文中“剪彩”是指剪彩色纸张的意思,不过当时剪的到底是什么模样则不得而知,只能说已有剪纸了,以此算来,那么到现在至少已有七百年历史了。

传统乐清剪纸:
   一类是比较稚拙的、粗糙的,如用于老人做寿或孩子周岁送的寿糕寿面上的剪纸摆饰,即所谓寿花、礼花,类似浙江平阳的“太平钿”。再如重阳节糕点上的插旗,俗称“登糕旗”。前者是剪刀剪的,后者是刻刀刻的。【请点击小图查阅大图】

 
乐清民间剪纸礼花、面花、寿花等


乐清民间剪纸登糕旗

   另外一类则是非常细致的,一是供刺绣用的底样剪花,如鞋花等,民间称之为“铰花”;一是龙灯上装饰用的,即所谓“龙船花”。现在的乐清细纹刻纸就是在鞋花和龙船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龙船花

龙船花:
   龙船花像玻璃一样贴遍龙灯四周,平龙纯以龙船花贴成,一架平龙的左、右以及后方共要贴龙船花三百十八张,里面还要先贴四层较简略的叫“通出”的龙船花计一千二百七十二张,所以那时龙船花的用量非常大。首饰龙以装置人物为主,相对来说,龙船花贴的较少。
   龙船花所刻的纹样以直线条组合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几何图形为主,这些图形名目繁多,有正字形、人字形、斜纹形、喜字形、寿字形、菊花形、葵花形、田交形、空肚十、龟背、单路锁、双路锁、勾之形、鱼鳞纹等六十多种。【下面两张均为乐清细纹刻纸图案纹样,请点击小图查阅大图】





   在农村闹龙灯时,各村庄往往进行攀比,看谁家的龙灯最精美,而龙船花的细致与否就成了主要标准之一,于是龙船花越刻越细,以细为荣,出现了很多刻细纹的民间艺人,把细纹刻纸推向极致,形成中国一绝。最细的能在鲁班尺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五十四根线条,是细纹刻纸的最高纪录,这种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的微雕艺术。极细的龙船花非常珍贵。

   乐清细纹刻纸的创新曾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由陈朝芬以龙船花为样本,把各种细纹图案组合排列刻成一张样品,送浙江省文化事业局。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邓白看后,认为主体不突出,形不美,必须创新出新的艺术形式来。后聘请永嘉县著名髹漆艺人柯拯民设计图稿。柯拯民把龙船花的细纹图案和鞋花的动植物图案花样结合起来组成新的画稿,并在龙船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把长方形的龙船花改变成八角形的构图,但仍沿用龙船花的结构,从外向里分三层设计,外一层用鞋花的图案,画松鼠葡萄,中间一层是主体,也就是原来龙船花的细纹图案,最里一层龙船花原是刻鱼鳞纹,设计者把鱼鳞纹的部位画成双鱼。图样设计好后,由陈朝芬操刀,经过三天的细刻,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具有独立工艺品意义的乐清细纹刻纸于1955年上半年诞生了,大家给它取名《八角双鱼》(124毫米*126毫米),现成为乐清细纹刻纸中的代表作。第一张《八角双鱼》中的细纹图案只有一种,后来又刻了一张《八角双鱼》,中间层的细纹图案有十种。
备注:髹漆,指的是漆器制造的工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安徽新安平沙黄成所著的《髹饰录》。
【下面这张图就是《八角双鱼》(120毫米*120毫米,柯拯民设计,陈朝芬刻制),请点击小图查阅大图】



乐清细纹刻纸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
   原来的龙船花,它的题材就是民间图案,表现形式单一,都是竖长方形的构图,自从1955年创作出《八角图案》细纹刻纸工艺美术品以后,艺人们开始打开思路,创作题材越来越丰富,各种花卉、动物、人物以及风景、建筑都成为乐清细纹刻纸表现的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乐清细纹刻纸也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从原来龙船花竖长方形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八角形、六角形、正方形、菱形、圆形或各种几何形组合等形式。一般的细纹刻纸都有框边,这是乐清细纹刻纸有别于其他地方民间剪纸的显著特点,由细纹表现各种图案的需要所决定,这些图案只能在框边内才能刻制出来。乐清细纹刻纸都有几层构图,因此一张细纹刻纸从外到中央往往有几个框,框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几何图形的变化组合。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的设计,也可以不用框边,但比较少见。

动物成为乐清细纹刻纸的常用题材

静物也成为乐清细纹刻纸的题材之一

制作及流程
制作原材料:手工纸。
刻制工具:油盘、刻刀、磨石、粉扑、剪刀、挡拄等。
工艺流程:
(1)起稿:分两部分,一般创新作品都是创作新花样,花样部分起稿需要由具有绘画能力的美术师绘制,有些艺人也能自己绘制。而图案部分的起稿则完全是艺人们的事,起稿时用一把竹篾制成的像手术刀一样的竹片,在要刻的纸上先打好框,再划成经纬交叉凹进去的格子,根据要求和事先决定的线条粗细划成正方形的小格子,这叫做“打白格”。
(2)刻制:常见刀法:划刻、锯条刀、游刀法。
(3)包装:常见的有衬纸包装、封塑包装、镜框包装、盒装。
(4)张贴。

艺术及价值
艺术特点:
   乐清细纹刻纸以细腻、工整、清秀著称,它在表现技法上讲究线条纤细、均匀、明快。所刻的图案一组内线条必须粗细一致,挖空处必须干净利落。
   乐清细纹刻纸所刻花卉、动物往往以块面处理,在块面的外轮廓内,再阴刻细部线条,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构图饱满是乐清细纹刻纸的另一特色,乐清细纹刻纸的画面上常以细线条交织组成灰调子,在灰调子的底面上突出动植物等题材的图形,把一张乐清细纹刻纸拿在手中揭起来,所有的线条不会分开。

历史价值:
   乐清细纹刻纸由龙船花到工艺品刻纸体现了这种艺术在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价值和作用。尤其是作为工艺品的乐清细纹刻纸把原有龙船花的图案及其刻制技法继承下来并加以推广,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代表作品及传承人
【这个部分我就直接放几张图例,请点击小图查阅大图。】

《九狮图》(150毫米*150毫米)陈朝芬


《鱼跃龙门》(105毫米*190毫米)林帮栋


《忠孝节义》(400毫米*400毫米)林帮栋

《金鸡报晓》(400毫米*340毫米)林帮栋


红楼梦人物《琴棋书画》局部 卢发良


《连年有余》(230毫米*210毫米)陈余华

《温州名胜》(400毫米*400毫米)陈余华


(一帆风顺》(230毫米*270毫米)余忠惠

《八角鸳鸯》(120毫米*120毫米)柯拯民设计 余忠汉刻制



《狮球图》(140毫米*180毫米)郑元逊


《水浒一百零八将》(600毫米*1180毫米)林顺奎
【这张作品由于印刷小,相机也无法拍到更多的细节。这张作品中人物头部只有六七毫米,作者坚持数月才完成】
另,这是局部:




《虎》(150毫米*190毫米)伍温敏


《清趣图》(163毫米*201毫米)金钱妹

部分附录中的作品欣赏: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剪纸的四大流派
乐清细纹刻纸工艺与特色
中国非遗剪纸 剪刻中国风5
预告 | 温州非遗馆百工一条街乐清专场展示展演活动即将在8月开始
元宵花灯里的剪纸
【刻纸】人文浙江(七)温州乐清细纹刻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