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听,竹韵
2016-02-29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 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

国学经典 |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 历史趣闻 | 风俗礼仪



                                                                                                                                          

                                                                                       竹林深处有闲心                         纯音乐 - 中国传统乐器精选 纯竹

 

 

清代郑板桥曾写过这么一句“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描绘出竹子的一种简约意境。清清淡淡,却又如此喜欢。





还有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清幽绝俗的意境,难以言说。





这些清淡简约的词句,读来但觉意境深幽富有禅意。而这其中,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意象。





清代张潮的《幽梦影》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蕉与竹令人韵。”一个“韵”字,道出了这些写竹的词句带给我的难以言说的美学感受。






竹韵,就是竹赋予自然的那份悠然与淡雅。春来秋去,竹悠悠地生长在深山里,溪水畔,小径旁,山谷中。远离尘世,独自清净。





一夜春雨过后,便是千竿新竹。十里竹坡青翠欲滴,一片勃勃生机。而一到夏季,竹叶更是茂盛,带来不少凉意。最喜竹下避暑,一卷书,一杯茶,可谓偷得浮生半日闲。





置身于竹林深处,观赏竹林雅趣,惬意的感觉在心间回荡,涌上淡淡的诗情。





这时,最好是来点风。听风吹过竹林,沙沙的声音漫过心底,想起那有名的典故,不知是风动,还是叶动?




或者是来点雨,在竹林中漫步听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竹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于是,便想起了杜甫“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的风致。





竹韵的风致,便是这清净与脱俗。而竹子的笔直、性空、有节,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是千古文人追求的境界。








至于与竹有关的故事,则属晋朝初年的“竹林七贤”最为著名。当时嵇康等七人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欢宴。他们自号“竹林七贤”,以比喻自身高洁不同流俗,但并没有留下什么咏竹的诗篇。





唐朝时,歌颂竹子的诗篇数不胜数,譬如:“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等,就连杜甫也说“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不仅是咏诗而已,文人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王徽之直言:“何可一日无此君。”(《晋书·王徽之传》),又如苏东坡“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爱竹成癖又以清代的郑板桥最为典型。众所周知,郑板桥爱竹,画竹,咏竹,最为著名的当属这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实我最爱他的另一首咏竹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更有一种超然脱俗的韵味。




一枝一叶总关情。

幽篁深处,月下竹影,风中竹舞,清响竹露,都是竹韵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韵[竹文化专题]
竹缘(竹林听雨)
古典园林中的竹文化探析
竹之咏
【原创】竹韵风起山林幻,丝丝意境梦中来
竹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