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大师的顶级智慧:诺思,开辟中间领域如何帮助大国崛起

东方与西方的发展差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今天聊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1920.11.5-2015.11.23)有关。

诺思1920年出生在美国,他在73岁获诺贝尔奖。得奖后,他没躺在成绩上,安享生活,而是一直在拓展新研究,甚至还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看到他90来岁还写论文,非常令人佩服。诺思其实有点像老顽童。学者韦森就说过诺思不少可爱的小故事。比如诺思很能喝酒,有次他们在芝加哥开会。诺思藏了半瓶白葡萄,放在衣服内。趁着太太没注意,就猛的一大口灌下去。结果不小心被太太看见了,自然没给好眼色。他缩缩脖子,做个鬼脸。转身悄悄告诉身边的韦森,我从不喝水。意思是,他只喝酒。

道格拉斯·诺思

诺思和哈耶克有点像,年轻时成绩一般。但从本科起,他就涉及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这种跨学科背景,构成了他研究的支点。是他最早将计量方法引入历史学。这意味着,历史研究,有了统计数据为基础。这让诺思的研究成为了一门新学科,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得奖后,他视野更广阔。将经济人、产权概念、公共产品、交易成本等经济学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由此,开创了另一门新学科,叫作新制度经济学。

能成为两个新学科奠基人。诺思的确不同凡响。多数学者,往往是某个领域很出众。诺思则有点不一样。在史料、模型、数据等等这些方面,很难说他在某个领域特别突出。但是诺思最出众的,恰恰是他的综合能力。整合多个学科多种知识,从中创造崭新的框架。这样一来,诺思之后的学者,比如历史学家弗格森与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虽然也很优秀,但只能在诺思的基础上做贡献。诺思这样的通才,这些年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学科分工越来越细。这一现象,也符合诺思自己的理论,他很早就说了,制度就是游戏规则,规则改了,结果要跟着改变。

1、诺思看东西方差距

那么诺思的理论,为什么能够帮助认识,造成东西方差距的原因呢?

说到东西方对比,应该听过李约瑟之谜。李约瑟是英国人,研究科技史。逐渐,他就有个困惑。那就是中国古代,有很多重要的科技贡献。为什么却没发生工业革命?不同学科,有不同答案。李约瑟自己呢,认为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留在经验阶段。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是没掌握数目化管理。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儒家观念束缚了思想。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古代金融制度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经济人读书会的书友董洁林就认为,李约瑟前提就错了--中国科技,整体上从没有领先于西方。

听来都有理,该信谁?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一下。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数据,还应结合逻辑与历史。中国为什么落后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于,西方为何崛起。因为,从全球看,崛起是特例,落后是常态。对西方的崛起,还是要回到诺思。对此,他提供了一套综合框架。

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古代国内生产总值GDP,看起来很庞大。1820年占全球33%,当时英国5.2%;到1900年,还有11%。有人就说,明清经济很不错啊,后来的落后局面是一个偶然现象。可是,怎么解释大清先败给英国,再败给日本?

前面这种看法,错在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增长。诺思,第一步就打破对于GDP总量的崇拜。他强调关注人均GDP才是重点。真实的增长,就是持续的人均GDP增长。按照这个标准,东西方实力对比就很清晰。清朝经济实力绝非世界第一。真相是清朝的经济长期停滞,而且这种停滞很早就发生了。 尽管难以相信,但是数据显示,19世纪的中国人均GDP,与1500年以前相比,完全没增长,甚至还有些下降。而当时的西欧,早已经出现在了真正的增长。

2、制度变迁的关键

那么,如何实现人均GDP持续增长?面对这个问题,诺思挑明了要害,那就是制度变迁。正是制度决定了西方发展的速度,也是制度决定了工业革命爆发在西方。有人喜欢谈论创新、规模经济、资本积累等等。这当然是好东西。不过诺思明确指出,这些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是,增长的表现。

制度变迁的成功关键,是建立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我们前面讲过斯密的经济人假定,也进过赫维茨的激励兼容理论,还有科斯的交易成本。诺思结合这些看法,提出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在对经济人的激励效应上。自然,这就需要产权等制度安排。对于西欧而言,最典型例子就是保护商人权益。

以前可能听过,西方崛起,主要靠侵略殖民与垄断全球贸易。从诺思的框架看,这个看法并不全面。首先,从美洲等地的历史来看,拿到好处最多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但之后这些国家反而最落后。没有制度,外来金银再多,也没法转化成生产力。所以两牙并不是西方崛起的起源。其次,从贸易看,欧洲从内部贸易取得的收入,远多于欧洲外部贸易的收入。

进一步看西方崛起的过程。其实就是英国的崛起。如果你去看近代之前的英国,其实看不出它会成功。制度上,英国落后于荷兰,人口土地呢,落后于西班牙、法国。那么,英国为何笑到最后?诺思指出,关键在于英国开辟了中间领域。所谓中间领域,就是开拓新市场,学习新制度。

确实,近代英国起步较晚。无法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样,获取美洲的白银。然而,通过学习荷兰等国家的经验,英国十分重视商业。商业要繁荣,离不开商人的支持。于是,英国就出让一些权益给商人。比如特许经营权,甚至政治权利,来换取商人的支持。商人日子好了,商业发达,政府税收也高了。就这样,16世纪落后的英国,才能在18世纪领跑。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很多经济学家常说小政府好。但小政府,不等于好政府。最典型就是税收。英国当时绝不是小政府。税收比例,不仅高于同期的明朝,也远高于同期的法国。税收高了,国家能力也强了。才能建设海军,捍卫贸易等等。

3、人类的社会秩序

诺思的理论,能解释历史。也可以解释当下。所谓现代化,极端地说,就是成为英国这样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是什么样的呢?诺思对于社会秩序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将人类社会秩序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原始型社会秩序。竞争规则是以暴力为主,拳头大就是老大。这种社会的好处,是保护种族生存,缺点是协作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被淘汰。

第二种,是限制进入型社会秩序。所谓“限制进入”,意思是普通成员分享政治和经济权利的通道,是受到限制的。这是历史上大部分国家的社会形态。政府垄断暴力,而少部分人垄断权力。这样的社会的好处是,暴力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成员的权利,也得到一定的保护。你走在路上,不会动不动被打劫。这样,社会出现更多分工,经济能发展。

但这种社会的缺陷,是精英受到保护,普通人保护就不足。所以,社会对普通人的权利承诺,可能得不到普通人的信任。因为权利得不到保护,经济就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社会也会增加不稳定性。

第三种,是开放型社会秩序。英国就是一个模版。权利对所有人都开放,无论精英还是普通人。显然。最后一种社会秩序最好。这样的社会如何才能达到?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诺思研究过许多国家的成功案例,并总结了国家发展走向成功的路线图。第一步,给精英法治。也就是充分保护精英的个人权利。你可能会说,精英也需要保护?这是当然,要知道在有的国家,有权力的人,也不一定意味着有个人权利。这个时候,法治更像一种特权。

第二步,将这样的法治,逐渐扩散。也就是,由特权变为普通人的权利。注意,权利的扩散,往往不是一步到位。就像英国,最开始主要针对是贵族,后来是资产阶级,接着是成年男性。最后,才是扩展到所有人。特权的出现,有时候恰恰是平等的开始。

2015年11月23日,诺思去世。在很多人心中,他有英雄一般的地位。时间不会因谁的伟大,就会停滞,幸好思想可以超越当下。因此,诺思对制度和经济史的思考,也让我们永远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思的“暴力-秩序”逻辑——读道格拉斯诺思《暴力与社会秩序》
【理论研究】马国林:为什么没有英格兰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4-1)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绩效
“哈耶克矛盾”与“诺思悖论”:Social Orders自发生成演化抑或理性设计建构的理论之惑
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