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的根基和必然性——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

康德被梁启超称作“近代第一大哲”,他在哲学史中就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都流向他,以后的都从他流出。

哲学是一脉相承的,要了解康德,知道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必须先了解休谟。康德之所以写出三大批判,就是由于休谟怀疑主义的解构,他提出的问题都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严密的逻辑的,所以康德也很尊敬休谟。

休谟很著名的一个论证就是关于因果性的论证。他打了个比方:我们说太阳晒热了石头,太阳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因为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因果联系的。但休谟说太阳晒是一个事实,而石头热是另一个事实,虽然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但我们凭什么就说这是有因果关系的呢?那鸡叫在前,太阳升起在后,难道鸡叫是太阳升起的原因吗?所以他说这可能只是我们的习惯性联想,也就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形成的习惯。所以种联想只有主观的效力,而非客观事实,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错觉。

休谟对科学的必然性——因果关系都解构了。科学就是建立在因果上的,亚里士多德还专门提出了“四因论”,一个事物的构成就是要寻找形式因和本质,如果因果律都不成立,那科学知识就成了一堆偶然因素的组合,没有必然的效力了。在这种挑战下,康德开始思考,并说:休谟第一次唤醒了我的独断论迷梦。以往的独断论,都是假定外部有客观世界,我们的知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反应。但我们怎么知道有客观物质世界存在?我们怎么知道客观物质世界和知识有因果联系?有人可以说有先天知识存在,但这个先天知识别人一定有吗?

对于这些问题,康德思考了十年,终于写下了《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验唯心主义。先验唯心主义就像介于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之间。他认为,一切人,一切思维主体(如果有外星人就包括外星人),他们的思维结构都是这样一种结构,这个结构每个人主观中都有,就像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理性却不可能谁说不要就能不要的。这个认识结果是思维本身固有的,任何思维者都要服从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他称之为先验的。在休谟那里,人的知识是以人的心理习惯为转移的,知觉和印象都属于人的心理,人的内心,如果把这些归结与大脑,解释为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大脑结构,那如果人生成了另一种大脑,那么科学知识就可以改观了?但康德说普遍的认识结构和大脑无关,是是先验的,人无法改变。

科学知识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就是观念符合对象。但这样的定义已经被休谟打垮了,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观念符合对象呢?但要建立科学,必须观念和对象挂钩,所以康德提出:不是观念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观念。对象也是一种观念——对象观念。这个对象观念本身就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象当然和观念相符合。这个说法避开了休谟的锋芒,不是主观符合客观,而是客观符合主观。在这种观点下,科学知识也是我们主观建立起来的,所以客观的东西其实也是主观的,但它是按照必然结构建立起来的,不是人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有理性,这个理性就是这样固定的结构,人有了这个结构就有了认识能力,人只能用这套结构去构造对象,而我们说过,理性是必然的,普遍的,所以科学和对象都是必然的。

康德把这样的结构比做一面“认识之网”,我们就是用这面网去捕捉对象观念,来构建知识,而因果律就存在于这面认识之网中,是人的理性规定了这些对象观念的关系,这也就给了事物的发展和科学理论以必然性。运用理性,我们就知道上面所说的“鸡叫是太阳升起的原因”很明显是错误的。至此,康德就建立了一个理性的法庭,人在自然界不是一个学生而是老师,是人给自然界立法,人首先规定了一套法律让自然界守法,是对象符合观念,科学的必然性就这样被重新建立起来了。而康德的认识论哲学也成为西方,有其是科学界,从19世纪到现在的主流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德哲学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康德
数学哲学之16-18世纪数学哲学(认识论之争)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二
康德先验形式美学
康德之二:理论理性|近代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