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孔子学生与后人编纂的《论语.宪问》,乍看之下,令当今不少愤青精神为之一振,但孔子原意思恐怕令大多数人失望了。

《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言下之意是说,孔子去拜访他的朋友原壤,原壤不但没有以该有的礼节接待他,反而是双腿叉蹲等他来。孔子怒骂道:你这老家伙,小的时候就不讲究兄友弟恭等礼仪,等到长大了到现在又无一可以留给后人传颂学习的地方,现在还为老不尊,真是害人害己啊。”

我们再参考原文“夷俟”二字。古时候人坐姿与现在不同,特别是春秋时期,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古时候人在正式场合坐姿是两膝着地,屁股是坐在小腿背乃至脚踝上的。而原壤这种则是两腿交叉,臀部着地而坐,说白了就是道家还有佛家的打坐一样,称之为夷俟。

我们设想孔子曾经师从老聃(老子),而孔子何人,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人,如果原壤真是那种不学无术之徒,他应该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可能亲自上门去拜访?

民国的钱穆先生分析的就很合理,据原壤所作所为,与庄子都惊人的类似,其当为道家逍遥派人。他打坐,母亲死了不哭反而歌,正是逍遥派顺其自然,超然物外的表现。

春秋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讲究往外在去济世,道家讲究的是救人先救自己,往精神境界去探索。

显然“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故事不是我们想当然理解那样,也不是白话注释那样,他应该是代表着春秋时期,两种学术思想的对立交葛与碰撞。原壤此举应该是道家无为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曾说: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老而不死是为贼”, 人到老了不死就是贼么?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如何看待孔子“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言论?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看的呢?
《论语》里,“老而不死是为贼”究竟是何意?原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