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路名图鉴1.0:老司机速成指南

1990年由武汉市地名委员会出版的《武汉地名志》中,一共收录了12262条地名

时至今日,武汉市民政局仍会定期发布道路标准地名的通告,规范一些道路的名字。

武汉之大,光是路名就有千千万。生活在这里,当一些路名成为耳熟能详、刻进DNA里的词汇,自然而然也会产生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洪山路为什么不在洪山区?胭脂路为什么不卖胭脂卖布料?黎黄陂路的“黎”怎么这么突兀?

......

每一条路名,其实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试图挖掘这些逐渐被遗忘的故事,重新为你介绍武汉的路名及历史。或许会令你醍醐灌顶,或许也只能被你视为“奇怪的知识点增加了”。

《武汉路名图鉴》,让你更懂武汉一点点。

🛣

其实别说洪山路了,就连洪山广场、洪山体育馆、洪山公园,统统不在洪山区。

洪山路修建于1953年,因靠近洪山北麓而得名

其实,南宋端平年之前,洪山还叫东山,因山在武昌城东面。直到在山上修建了宝通禅寺的前身“崇宁万寿禅寺”,东山才改名为洪山。

1949年,洪山区被设为武汉市的郊区,但随着城区发展,也在不断割地划给武昌区。这也是为什么以洪山为中心的一片地名与建筑,都在武昌区。

这种情况导致洪山区的划片非常混乱,仿佛打开武汉地图然后撒上一把米——好,米粒覆盖的位置就是洪山区啦!

如果洪山路像中南路中北路那样取名,可能会成为“中东北路”。好险。

而现在的洪山路,已经与洪山隔有距离,却也形成了独一套的文化氛围。

一条千米大道的两侧,既有湖北省政府、湖北教育厅、湖北省统战部这样的党政机构,也有洪山广场、洪山礼堂等文化娱乐场所。

以及“朱理想模型玩具商店”这种大家共有的童年回忆。

🛣

众所周知,水果湖不盛产水果。

甚至连大型水果店铺都没有。

曾经的水果湖,是一片黄山丘陵。这里是东湖湖汊之一,经由此口流入东湖,被人们称为“水口湖”

之后因谐音,最终被传为“水果湖”。古代人也这么喜欢谐音梗吗?

而水果湖路,则是1953年在此修建省人民政府时同步修筑的。当时因李白放鹰典故而取名放鹰台街,后改名红星路,1972年才更名为水果湖路。

于是,“水果湖路水果湖”这个拗口的公交站名也诞生了。

现在的水果湖,萦绕着浓烈的人间烟火气。

有水一小、水二中、水高等学府、也有水果湖菜市场、机关二食堂等古早餐饮,以及老少咸宜的水果湖步行街与水果湖儿童公园。

而去年刚刚开通的地铁八号线,更是提升了生活在水果湖的幸福指数~

🛣

老一辈的武昌人都知道,买布料做衣裳,要去胭脂路;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会以为,这里以前卖胭脂,后来卖衣服。

事实上,胭脂路从来没卖过胭脂。

胭脂路,因劈开胭脂山修建而得名。关于胭脂山也要一段美丽的传说。观音路过此地,贪赏美景,不慎打翻了胭脂盒,导致山石浸染,色如胭脂。

1967年,这里改名武昌路,1972年复名胭脂路。

复名之后,这里逐渐形成了以布料、裁衣为主的小市场。整条街不过几百米,却好生热闹,连周边省的商人都会在这里进布料。

只是,随着商贩间的恶性竞争与时代审美的变化,胭脂路的生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热闹的生活气仍旧沸腾。

早点、菜市场、中医院、学校与留存的服装店,胭脂路还在书写自己的浪漫故事。

🛣

山海关路当然没有长城。

这条路始建于日租界时期,由日本领事取名为山崎街,是日租界中心,现在仍保存有日本领事馆旧址与日租界军官宿舍旧址。

1938年,政府拟改名为芦沟桥路,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命名为山海关路。1967年曾改为红卫士路,1972年复名。

现在的山海关路,被誉为过早圣地。李记鸡冠饺、徐氏糯米包油条、毛氏汽水包、重庆牛肉面馆、芝麻火烧耙、剁馍……

想要挑战30天过早不重样,大概在这条不足500米的街上就能完成。

🛣

在俄租界时期,这条街被俄国人取名为“列尔滨街”。1924年,俄租界被收回,才改名为兰陵路。

据说,当时的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省长的人名为萧跃南,萧氏把浙江兰陵定为郡望,于是将此路称为兰陵路

1967年改名为延安路,1972年复名兰陵路。

现在的兰陵路,同样是著名的过早一条街。蒋婆抄手、王记生烫牛杂、刘记三狗牛肉面、荷叶莲藕粉、顶好牛肉面……

不只是早餐,只要到了饭点,这些店铺都会大排长龙。

百岁老建筑巴公房子已经需要维修改造,而兰陵路上的这股市井烟火气,会不断延续下去。

🛣


与黎明无关。这条街建于1900年,当时由黄陂县的商人集资修建,故名黄陂路。

1946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以及当时的鄂军大都督黄陂人黎元洪,改名为黎黄陂路。

1967年改名韶山路,1972年恢复为黄陂路,1982年再次改名为黎黄陂路。

几十年风云涌动,黎黄陂路也留下了共进会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和中共中央旧址等历史烙印。

由于地处俄租界,黎黄陂路周边的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和洛可可式,自带小资情调。

尤其在2014年政府的大力改造后,成为了武汉著名的文艺一条街。

参考资料

《武汉地名志》-武汉市地名委员会

 /

这次图鉴暂且收录以上路名,看完是否会有“怎么会这样”或是“原来如此”的感叹?

你还知道哪些路名的由来、传说故事和小秘密吗?或是还想了解哪些路名典故,都可以在评论告诉我们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这座寺庙极具异域风情,但进去烧香只要八块钱
【武汉·黎黄陂路】老建筑散发新情调
黎黄陂路,武汉一条欧式建筑连片的步行街
武汉一景——黎黄陂路​
实拍:汉口百年优秀历史建筑——湖北武汉8
汉口黎黄陂路 信义公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