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胡继渊
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吴江市陶研会秘书长〓胡继渊
    约翰·杜威(John〓Dewey)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创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被誉称为“实用主义巨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15年,他24岁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修教育行政,杜威是他的指导教授。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得意门生,全面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国后,他根据中国社会现状,开展了平民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创立了以生活教育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论。本文通过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比较,进一步分析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凸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推动学陶师陶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HT5H〗一、学校与社会〖HT〗
    对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杜威的观点有两方面:一是从学校组织形式看,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各类的作业进行活动。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把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二是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杜威认为,学校教育社会功能,首先是改良调节功能。他指出,学校教育是社会进步的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其次,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延续功能,即学校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工具。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习惯传给新一代;再次学校教育的协调功能,即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使个人成为“社会的一员”,以维护“一个民主的和进步的社会,”确保社会变动而不致带来混乱的思想习惯;最后学校教育的培养功能,培养个人与别人共同生活和合作的共事的能力。杜威从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出发,分析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其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想。
    陶行知对杜威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翻半个跟头”,提出“社会即学校”,他指的学校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专门学校;其二是指人民大众生活场所。陶行知对“社会即学校”的定义是为了从当时中国国情出发,寻找普及大众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切实可行的道路。陶行知认为,学校的组织形式应该是:(1)联系社会生活的学校。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形成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2)改造社会的中心。陶行知所提出的“四个一百万”的口号,其中就有“创设一百万所学校去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就是其意。陶行知又从拯救中国人民民族出发阐述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他认为:①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着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②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③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陶行知为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他一生辛苦,亲自创办了安徽公学、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岩洞学校等等,探索学校教育和社会联系的规律的和途径,构建了人民大众所欢迎的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思想。
    〖HT5H〗二、教育与生活〖HT〗
    杜威站在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他对教育与生活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生活离不开教育。他主张,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二是生长是生活的特征,而教育就是生长。所谓生长,就是指向未来的发展过程。教育的历史就是生长过程。三是教育是对生活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是对个人,而且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一个连续不断改造的过程。
    陶行知在教育与生活的问题上又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又“翻了半个跟头”,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把生活和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是之建立在人民大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基础之上,并服务于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平等和解放,其内含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层意思:①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源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②教育又促进生活之变化。他强调,只有“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才算得上是促进生活之变化的教育;③教育随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生活无时不变,教育也随之发展,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克服了长期以来教育脱离人民大众,脱离社会生活的现状,把教育与生活真正熔为一炉,促进教育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实现富民强国。
    〖HT5H〗三、教育与学生〖HT〗
    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必须简化和整理所要儿童发展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儿童任其自然可能的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促进儿童发展。为了促进发展,他强调:(1)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重心转移,“儿童变成了太阳”,一切教育组织策施,都围绕他们运行。(2)教育过程要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他认为思维就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学校应该提供可以引起儿童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陶行知在教育与学生问题的论述上,根据中国国情有了创新。陶行知也认为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但这发展必须处理好三层关系:①群体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陶行知认为教育不仅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而且教育应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必须通过教育提高民族和国民的整体素质;②全面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关系。陶行知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他反复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而且他对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一一作了深刻的阐述。但是他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竭力主张要发现有特殊才干的幼苗,立即给他以适当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不致枯萎”。③近期发展和终生发展。陶行知不仅重视儿童的近期发展,而且重视儿童的终生发展。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这样,“个人就能终生进步发展”。在如何促进儿童发展的措施上,陶行知又发展了杜威的思想。(1)从儿童为中心到“六大解放”。陶行知认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因此,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从思维到创造。陶行知认为在教育中不仅要启迪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创造,解放儿童创造力,“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使人人都能创造。
    〖HT5H〗四、教育与知识〖HT〗
    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而经验就是人与自然所创造的环境的“交涉”。我们从杜威的著作中不难看出杜威十分强调学生的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1)倡导“从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2)确立新的课程观。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教材上的迫切问题是在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课程教材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随知识的发展而发展。
    陶行知在教育与知识问题上发展了杜威的思想。首先,他并不是照搬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思想,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结合,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把教、学、做一体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充分体现了教学法与生活法的合一。其次,陶行知对课程教材的建设上不仅强调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紧学生的直接经验,而且他从培养合格的民主人才出发,对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认为课程建设要顾及全体人民接受民主教育,使他们了解贫富不均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拿出一切力量来争取胜利;富国之路是科学的教育、科学的生产、科学的劳动。同时,课程建设要留心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特别的训练和培养。教材选编要以社会和学生生活为中心,做到从丰富中求精华,从生活中求活的教材。
    〖HT5H〗五、教师与学生〖HT〗
    对教师与学生这问题。杜威的观点有这三点:(1)必须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2)教师不应该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3)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陶行知对这问题的论述比杜威又有新的发展。他认为,教师是生活改造、社会改造的引导者,起着教人化人作用,他“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民族的人类的命运”。因此,教师必须做到:①树立“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天下为公、文化为公”,“虚心学习、集思广益”,“平等待人、共同长进”等民主作风,真正做民主教育的教师;既要“跟民众学习”,又要“跟小孩子学习”,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促进社会进步;②学会“宽容”,“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与学生共甘苦,做民众之公仆;③教师与学生共创造,教师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教师,学生教师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师生双方共同向创造生活迈进。
    综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三点结论:(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而影响深刻的西方教育思想。我们通过分析,初步可以发现杜威以教育家所特有的洞察力和哲人的智慧,根据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批判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要合乎社会生活等许多积极的主张,探索了西方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实现了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杜威的对教育的许多论述,现在看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有目的地学习杜威教育思想,对推动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化是十分裨益的。(2)陶行知先生为了探索中国人民教育事业,根据中国社会现状,在全面学习把握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陶行知吸收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发展和超越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因此,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最佳融合,它既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和现实性。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简明、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与教育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理想。陶行知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开展学陶师陶,充分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3)陶行知曾说过,他的教育思想“决不应该看作完成的东西”,不管是学习杜威教育思想,还是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不能孤立静止地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我们必须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现状出发,把历史的杜威和陶行知当代化,学习他们的观点思想和方法,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把杜威和陶行知教育思想中那些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源凸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


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
[摘 要]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关键词] 陶行知;杜威;教育思想;认识论思想
作为杜威的学生,杜威对陶行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陶行知对杜威思想的学习却并非照猫画虎,而是批判的吸收、创造的运用。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向杜威学习 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本文尝试通过对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思想的比较,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浅的回答。
  一、“教学做合一”与“从做中学”: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比较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一个过程。先是针对当时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陶行知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教学合一,后来才进一 步提出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由此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1]“做”在“教学做合一”中是最核心的,即要在做中学、做中教。陶行知认为当时中国 教育有两个普遍误解:一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就是学,用手干便是做;二是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此之外便不是教育。前者使得做、学、教分离开 来,导致知和行的脱节、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分离,导致“读书人”——“伪知识”阶级的出现;后者则导致教育不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陶行知由此提出所谓“做” 就是要在劳力上劳心。此时的劳力是“做”,劳心亦是“做”,自己有所进步收获便是“学”,在做中若对他人有影响即为“教”。真正的“教学做合一”要以实际 生活为出发点,用实际遇到的问题引发“做”。因为“从生活中发生山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它的试验室 是大自然和大社会”。[2]
  陶行知认为“知易行难”的民族心理习惯是中国的千年陋习,“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提出正是要通过新的教育来改造中国人的心理习惯、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为中国人重新建立一种生活哲学,使中国人“放弃‘知行’的传统思想”,而懂得“‘行知’的道理”。[3]
“从做中学”是杜威针对当时传统学校所采用的“静坐”“静听”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出来的。杜威指出,“从做中学”使儿童关心的不是那些客观事实和科学 定律,而是直接的材料操作和简单能量的运用,以产生有趣的结果。学校应给儿童提供经验生长的环境,教师要严格设计活动,其中活动环境的设计与活动材料的投 放都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需要进行,以能引起儿童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并使探究活动因材料与活动本身的有趣性而持续下去。[4]这与杜威的下列思想 是相契合的:“学与做相结合的教育将会取代传授他人学问的被动的教育。后者再怎么好,也不过是适应封建社会的,在那种社会里大多数人必须永远温顺地服从长 官的权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是与—个以创造和独立为原则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投身于共同利益的事务之中的民主社会不协调的。”[5]可见, 杜威的“从做中学”其根本用意也在于社会的改造与理想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建。
  对照这两者,可以发现“教学做合一”与“从做中学”的基本立足点都 在“做”字,差别则在于“做什么”。“教学做合一”的“做”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从做中学”的“做”则是指教师有目的设计的各种活动,由儿童根据自己的兴 趣来选择。这也就是说,陶行知将学校搬到广阔的天地中,而杜威则把社会挪进了他的学校。对前者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对后者来说,则是“教育 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曾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将“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作了比较。“传统教育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 一下,我们就遇着‘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则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 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而“改良的教育” 把社会里的东西挑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只鸟笼,不是鸟世界。”
  不过, 杜威对生活的教育也并非没有关注,相反他充分阐述了社会环境的教育性,认为个体的语言习惯、仪表、美感以及价值观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与他人的日常交际中 形成的。但杜威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与积累,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儿童没有也不可能参与所有这些关系,它们的意义不被儿童所理解,也就不会成为儿童心理倾 向的一部分。[6]因此,需要由学校来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了的、更加广阔与平衡的环境,以利于儿童循序渐进地整体发展。
  比较两者对生活与教育 关系的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育都是人为的,而非偶发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儿童在行动时面对的是实际的社会生活还是微缩的社会生活。在笔者看来,这一区 别是由两人所面对的不同的社会背景所致。当时的中国社会工农业生产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精神生活匮乏,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大众教育改变这种落 后的面貌。当时的大众社会生活既然还未复杂到需要简化的地步,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在学校中营造一个小社会。而20世纪初期的美国却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 会,儿童无法直接参与到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并且杜威也不希望腐败的制度和风俗习惯给儿童一种几乎是自动的错误的教育,因而要由学校来提供一种环境。可 见,“相同的理念在不同文化经验之下形成的实践形态是相异的。”[7]陶行知从杜威那里学到的不是杜威思想的果实,而是能结出果实的生产机制,即杜威所说 的“支配人有意识作出价值判断的无意识的某些标准”。[8]
  二、“行知行”与“实验主义”:陶行知与杜威的认识论思想比较
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思想都与其哲学认识论思想紧密相关。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首先从知识的功能看,求知并非为求知而求知,而是行的需 要,是改造实际生活的需要;从知识的来源看,在改造实际生活中因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得的学问才是真知;从知识的获取方式看,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而非验证的方 法去寻求真知。
  在杜威看来,过去的认识论将“实在的对象固定不变”,“好像是任何观光的心灵都可以瞻仰的帝王一样,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 种旁观者式的认识论。”[9]另有一些理沦虽然认为认识活动中有心灵的干预,但人“只能认知‘现象’,而不能认知实在”。所有这些理论的共同实质是要在 “研究与反省”中找到确定的知识,必然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的分离。实践被轻视,以至“实用”或“有用”也被狭隘地理解为“专从利害得失打算的动 作”,未能扩大到“包括足以推广和保障人生价值的一切行动方式,包括美术的散播和趣味的培养,教育的过程和一切足以使人类关系更加有意义和更加有价值的活 动。”[10]
  杜威进而揭示了这一古典认识论传统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矛盾。人们生活在一个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存在方式的“低级”的实在世界,在这 个“低级”世界中,实践事务中的种种不完善让人产生了要追寻理想的善的欲望。而古典的认识论传统却认为人对理想的善的寻求不可能依靠人的实践活动,而只能 依靠别的道路,如理论的道路、思辨哲学的道路。这就让人感到一种“可笑的情境”,即“为了推崇知识而贬低实践之后,知识的主要任务一变而成为证明价值的绝 对可靠和持续永存的实在性,而后者又是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事务。”[11]杜威认为,当人们行动的艺术还很低下的时候,需要通过确定的知识来显示理想的善在 最后实在的领域中不可推翻的地位。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由此不仅体现为理智上对确定性丰硕成果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获得安全感。[12]人类需要在知识 的指导下,对对象进行—种主动的控制,实现知识与实践之间经常而有效的相互作用。
  从以上论述不难发现,陶行知的认识论立场和杜威的认识论立场是非常一致的,并且两人都在教育领域中非常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哲学信念,那就是“教学做合一”或“从做中学”。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认识论思想形成的其他影响因素
  (一)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唯物主义行知思想的传统
我国有重“行”的传统,从孔子、墨子、荀子到王夫之、颜元,都是重行致知的。陶行知对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王夫之“欲即天之理”、颜元“必有事 焉”等思想很重视,并对“墨辩”,中的三种知识——亲知、闻知、说知作了自己的解释:“亲知是亲身得出的,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来的…… 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13]另外,对孙中山先生哲学 观的分析、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观的批判、对国民“知易行难”心理习惯的剖析都表露了陶行知思想上所受到的传统行知观的影响。
  (二)陶行知本人对知行关系的一贯关注
陶行知赴美留学后,乐于接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也与他一直以来对知行观的探索有极大的关系,这可以用他自己的“接知如接枝”说来理解。陶行知曾说“我们必 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作根,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绝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14]
  陶行知原名陶文睿,因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遂改名为陶知行,后改名为陶行知。他曾说:“改名,我久有此意了……七年前我提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之理论,正与阳明先生的理论相反,那时以后,即有顽皮的学生给我改名,常称我‘行知吾师’。我很乐意接受”。从这两次改名中我 们可见他对知行关系的一贯关注与持续思考。
正是因为陶行知对知行关系的一贯关注,形成了自己的个人感悟,才能在短短两年师从杜威的过程中对杜威的思想有如此透彻的理解,既非全盘吸收,也非机械复 写,而是有自己在中国社会现状面前的创造性行动与创造性实验。纵观陶行知的一生,他既有开放吸收的宽阔胸怀,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勇气,让后人不能不发出 “大哉!陶子!”的惊叹,赞叹他以自己的思想作试验场,以自己的生活作试验场,以实践为寻求真知的手段,不愧为行知合一的“万世师表”。
  通过对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似乎不必再去追究陶行知究竟向杜威学了什么,因为他们两人身上所共有的人格特质与为学方式、为人类谋光明幸福的大爱之心,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2][3][4][13][1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85,214,255,423,182—183,226-。227
[5](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96-297
[6][8](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20
[7]潘月娟.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向瑞吉欧的课程学什么.学前教育研究,2006,(11):42~44
[9][10][11][12](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29,32,34
 




出处/作者: 《学前教育研究》2007.1 / 张永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陶行知教育观三大思想
从陶行知到杜威
程红兵:教育家的德育是知行合一的德育 ——陶行知诞辰120周年纪念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 重温经典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五大特征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述评┃理论前沿┃​2023年7月17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