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白穴

  按摩阳白穴的作用与好处:祛风明目,抗老除皱,治疗头痛、眼睛疲劳、痤疮、面瘫等。阳白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别着急,看完下面的文章,相信你对它就会非常的熟悉了。下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阳白穴的有关知识吧。

  【名词解释】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阳白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阳白。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定位】

  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解剖】

  同本神穴。

  【运行规律】

  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治疗方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功能与作用】

  清头明目,祛风泄热。

  【阳白穴主治疾病】

  阳白穴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

  【配穴举例】

  配太阳、风池、外关治偏头痛;配睛明、太阳治目赤肿痛 (《腧穴学》)。

  配太阳、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配颧髎、颊车、合谷,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配睛明、太阳,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阳白穴刺详解】

  阳白穴生气壮阳。气血物质为干爽的阳气。其运行一是循胆经上传头临泣穴,二是外走阳维脉。本穴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1)阳白。阳,天部也,气也。白,明亮清白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质为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由于在下行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本穴就己受热胀散化为阳热风气并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明亮清白,故名。

  (2)足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气不光上传本经的头临泣穴,同时亦外走阳维脉,故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

  【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按摩阳白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眼睛疲劳、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眼睛疾患等

  2、缓解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头痛等

  3、抗老除皱、治疗痤疮等

  【温馨提示】

  按摩阳白穴的方法:先将双手用温水洗干净,将双手搓暖后两手利用指腹按压前额阳白穴(在前额部,瞳孔直视的眉上2公分)慢慢的点击按摩,力度可以由轻到重自己掌握,速度缓和,不要太快。

  按摩阳白穴的功用:清头明目,祛风泄热。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配太阳穴、风池穴、外关穴祛风止痛,治偏头痛;配睛明穴、太阳穴治目赤肿痛;配颧髎穴、颊车穴、合谷穴,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配睛明穴、太阳穴,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文献摘要】

  《甲乙经》: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

  《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千金方》:主子瞳子痛痒,远视,昏夜无所见。

  《图翼》: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重衣不得温。

  结语:通过上述的文章对阳白穴的位置和阳白穴的作用等有关知识进行了进行了非常全面的介绍,大家对于阳白穴的了解一定都非常深刻了吧。小编建议平时没事的时候按摩一下阳白穴会对身体有很好的功效哦。如果大家觉得小编介绍的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的话你也喜欢这些知识,那就赶快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白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阳白穴的作用及功效
头部穴位及作用
足临泣穴的准确位置图 功效与作用3
偏头痛、顶骨部疼痛、面神经麻痹,按摩三个穴位解决
阳白穴位位置图_按摩阳白穴的作用与好处
足少阳胆经穴位(14)阳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