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连载Ing..第三编 咳嗽
楼主一水间 2009-06-13 21:58:35 中医传统认为,咳与嗽两证是不同的,如刘河间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多遵循张子和的“咳于嗽一证”之说而通称为咳嗽。《内经》中对于咳嗽的机理,既强调是“五气之为病······肺为咳”(《宣明五气篇》),也强调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外邪犯肺与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
咳嗽的分类,唐宋以前根据《内经》、《诸病源候论》分为五脏、六腑之咳和风、寒、支、肝、心、脾、肺、肾、胆、厥阴十种咳嗽证型。至金代李东垣求简,提倡分为病理属性,指出:“咳嗽有二:一曰热,二曰寒。”明代李士材认为不外乎内伤、外感“总其纲领”,后人多宗之。
中医内科学亦认为咳嗽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风寒咳嗽(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咳嗽(桑菊饮出入)、风燥咳嗽(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出入);内伤咳嗽: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痰热蕴肺(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一般来说,外感咳嗽其病尚浅易于治疗,但燥与湿二者较为缠绵,湿困脾,久则脾虚生湿,转为内伤湿痰咳嗽;燥伤津,久则肺阴亏虚,成为内伤阴虚肺燥之咳嗽,故方书总有“燥咳每成痨”之说。内伤咳嗽则多反复发作,治疗难以取效,痰湿咳嗽之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病久,脾肾两伤,克发展成为痰饮、咳喘,在病理演变上有两方面的转归:一因阳气渐衰,延及肾,表现出“肺气虚寒”的虚性咳喘;另一方面或痰湿转从寒化,气不布津,停而为饮,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痰饮伏肺”证,二者之间又互有联系。尤其肺虚咳嗽,日久可导致虚劳,尤其当要注意辩证与辨病,以掌握病的转归。
单纯的咳嗽,中医治疗主要从肺、脾两脏入手,而久病则更加强调从肺肾着眼。《证治汇补》中提出“新咳有痰者。属外感,随时解散;无痰者。是火热。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宜开郁润燥。(《入门》)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风寒。疏散之外。牢不可破。殊不知久则传里。变为郁咳。遂成痨瘵。多由不分内外所因新久之异。夫形寒饮冷。新咳痰稠。固宜温寒散湿。若夫气动火炎。久咳无痰。当清热润燥。而温寒散湿之剂。又在所禁矣。常见痨症之发。每由咳嗽。治者不究其源。印定伤风。屡用辛温。发热自汗。食少便稠。卒成不救者,有之。(汇补)”关于治疗方药,《证治汇补》中有简明扼要的讲述。大家可以自己参阅。

胡右,血虚有热,经事行而不多,风邪袭肺,清肃之令不行,咳嗽痰多,先以祛风化痰,合营调经。
炒黑荆芥钱半 净蝉衣八分 前胡钱半 桑叶三钱 朱茯神三钱 制远志一钱 杏仁三钱 贯众炭三钱 象贝母三钱 丹参二钱 青龙齿(先)三钱 茺蔚子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二诊:伤风咳嗽,轻而复重,昨晚形寒,经事行而太多,似有崩漏之状。冲任亏虚,血不归经,虚气散逆,为面浮足肿也。今标本同治:
炒黑荆芥炭一钱 桑叶三钱 象贝母三钱 制远志一钱 朱茯神三钱 青龙齿(先)三钱 炒扁豆衣三钱 生白术钱半 阿胶珠钱半 炮姜炭四分 焦楂炭三钱 炒谷芽三钱 莲蓬炭三钱。
按语:本例本为血虚之体,经期风邪外束,肺失肃降,恐热入血室,故治法当为祛风化痰,合营调经。方中桑叶、荆芥、蝉衣、贯众疏风祛邪,因在行经期间,所以荆芥、贯众炒炭取用,以透血分之郁热。前胡、远志、杏仁、贝母、冬瓜子、茯神肃肺化痰健脾运;茺蔚子、丹参活血养血调经。药后咳嗽有减,然摄养不慎,再遭外邪,形寒咳嗽又剧,经量似崩,血损及气而面肢浮肿。治以荆芥、桑叶、贝母、茯神、远志疏风化痰止咳为治标;白术、扁豆、谷芽、阿胶珠健脾益气养血为本;炮姜炭、莲蓬炭温中止血防血崩太多加重病情,标本同治。

叶左 风温伏邪,化燥伤阴,肺胃为病,枢机窒塞不行。身热咳嗽,腹痛胁痛,口干欲饮,舌红绛,脉滑数,症势非轻。姑拟生津清温,宣肺化痰。
天花粉三钱 知母二钱 桑叶三钱 杏仁三钱 象贝母二钱 川贝母二钱 茯神三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川郁金钱半 橘络一钱 冬瓜子三钱 丝瓜络二钱 鲜石斛三钱 活芦根一尺
二诊:临晚寒热,咳嗽胁痛,口干欲饮,不时呃逆,舌红绛,脉浮数。风温伏邪,挟痰热交阻肺胃,阴液暗伤,木火上升,还虑增变,仍宜生津清温,清肺化痰。
天花粉三钱 知母二钱 银柴胡一钱 川石斛三钱 连翘壳三钱 茯神三钱 金银花三钱 川象贝母(各)二钱 杏仁三钱 桑叶三钱 茵陈钱半 冬瓜子三钱 活芦根一尺 柿蒂十枚
按:本例风温伏邪、化燥伤阴造成肺胃气机不畅而生种种病症。故方中先用桑叶、杏仁、象贝母清宣风燥之温热;花粉、石斛、川贝母、知母、冬瓜子润肺化痰;银花、芦根清解风热表邪;郁金、橘络、丝瓜络疏理气机通络止胁痛。药后身热虽净,入暮尤作,舌绛脉数,是肺虚阴液已伤,深恐肝火上炎再生变故在前方基础上去郁金、橘络、丝瓜络。加银柴胡、茵陈清热凉血、平肝降火,柿蒂一味降逆,先安未受邪之地。
《丁甘仁医案》

咳嗽,食后则减。此中气虚馁所致。治宜培中下气法。
人参 半夏 秫米 南枣 麦冬 炙草 枇杷叶
诒按:此证不甚多见,学者须记之。
邓评:此审病之关键处,盖有不易之理也。方即麦门冬汤加枇杷叶。
按语:麦门冬汤所适应证型为肺胃两脏阴虚,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所致。《金匮要略》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本方要点在以大量麦门冬甘寒之性滋养肺胃之阴,与半夏相配伍滋而不腻,且取半夏降逆之用。人参补中益气,与麦冬配伍,气阴双补。粳米、大枣、甘草补脾益胃,培土生金之意。今用于此,异曲同工。

咳而吐沫,食少恶心,动作多喘,中气伤矣。非清肺治咳所能愈也。
人参 半夏 麦冬 炙草 茯苓 秔米 大枣
诒按: 此胃虚咳嗽也。方宗金匮大半夏、麦门冬两汤之意。
邓评: 方法合度,倘能兼纳冲气,似较周匝。纳冲气如沉香、蛤壳、紫石英等。

昼为阳,阳旺应不恶寒;夜为阴,阴旺应不发热。兹乃日间恶寒,夜间发热,何以阴阳相反若是耶?此无他,阳虚则恶寒于日,阴虚则发热予夜。阴阳之正气既虚,所有疟后余邪,无处不可为患,足为之浮,腹为之满,溺为之短。一饮一食,脾为之不运;生饮生痰,肺为之咳嗽。脉从内变,而为细弦。夫形瘦色黄舌白,阳分比阴分更亏,极易致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加附子 干姜 冬术 半夏 橘红
原注:案则一线穿成,药则理中去参,以理其本,桂枝以和其标,二陈、朴、杏以化其邪,乃丝丝入筘之方。
邓按:似乎阴阳两虚之证,实是湿遏热伏之候。盖阳被湿困而莫振,阴为热迫而不胜也。今立方仍以祛邪为先,使湿开而热达之意。
按语:喘家新咳,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增评柳选四家医案》

薛男,呛咳多痰,胸次仄仄不畅,胃纳渐少,幸未寒热,脉细数而滑,舌红苔白。风邪犯肺见端,法当宣肃。
前胡二钱 大杏仁三钱 法半夏三钱 瓜蒌皮三钱 白桔梗一钱五分 苏梗二钱 象贝母三钱 薄橘红二钱 炒苡仁五钱 枇杷叶三钱
二诊:呛咳虽减,胃纳未复,日来鼻仄不通,胸腹作胀,是加感新寒所致。
前胡一钱五分 白桔梗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五分 新会皮二钱 炙桑皮三钱 姜皮四分 白苏子二钱 象贝母三钱 法半夏三钱 旋覆花二钱(包) 枇杷叶三钱
三诊:呛咳已止,胸次未舒,胃纳未复,脉小数,舌红。新邪已解,肺胃未和,当再和中肃肺。
南沙参三钱 炙甘草一钱 焦谷芽四钱 大砂壳一钱 瓜蒌皮三钱 枇杷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炒苡仁四钱 陈橘皮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法半夏三钱
按语:本例病人咳嗽由外感所致,故虽舌红而苔白,不能以虚实并存论治。初诊使用清宣之法,二诊咳嗽有所减轻,然脾胃运化之欠缺显而易见,故在原方基础之上酌加理气和胃之品,诸如新会皮、枳壳之属,另用生姜皮以清宣疏邪;三诊以和中肃肺善后,虽并非疑难大证,但反映出治疗咳嗽的一般规律与治疗法度。

许男,向日好饮,湿热化为痰浊,假肺道而出,呛咳痰鸣,入夜不得平卧,动则喘促,脉虚数而滑,舌红无苔。业经半年,肺肾之气日伤,当先清养降化。
南沙参三钱 炒苡仁五钱 海浮石四钱 金沸草三钱 法半夏二钱 白果七粒 白苏子二钱 川贝母二钱 大麦冬三钱 薄橘红二钱 大杏仁三钱 白萝卜五钱取汁冲
按语:此例病人属于湿热内蕴,日久伤及肺肾的病人,此时虽肾阴虚损甚为明显,但不可徒予熟地、阿胶等滋腻之品,当先予以清化肺中之痰热,俟痰热清解后方能金水相生之法。方自润养(沙参、麦冬)清化(川贝、海浮石、莱菔汁),兼以降气平喘(苏子、金沸草)为主,且因其好饮湿邪内蕴,故配以温化寒饮(此处切忌燥烈,故用半夏、橘红化二陈之法)与渗利之苡仁同用,使得温化而不碍热耗阴,润养而不留痰滞气。

施男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寒痰久阻于中,出纳渐失其职,咳逆有年,遇寒尤甚,痰多质厚,气粗不平,脉濡细而滑,舌苔白。延有积饮及哮喘之害。
苍白术各二钱 淡干姜五分(五味子五分同打) 大杏仁三钱 薄橘红二钱 大白芍二钱(桂枝三分拌炒) 云茯苓四钱 生诃子肉二钱 姜半夏三钱 黑苏子二钱 炙桑白皮三钱 白果七粒(姜一片共研汁)
按语:咳嗽日久,痰多质厚,当为肺实,但咳嗽多年,遇寒尤甚,结合脉象濡细而滑。显系阴寒内甚,脾运不健,标实在肺,本虚在脾。治疗使用燥湿健脾之苍白术,温化寒痰之姜、桂、苏同,二陈汤之半夏、橘红。配合使用白芍、五味子,乃取义小青龙汤。
此例虽为肺肾同病,然尚不可投入滋肾之药。盖其寒痰中阻,虽有补益亦难取效,必当先治其实,后乃可治其虚。

范女 病由一夏操劳,感风而起,呛咳失音未解,遽行凉降,风邪遂伏肺部,继又清养润肺,邪气更无出路,肺之治节无权,于是气多痰壅,痰为气搏,间咳无声,痰难出,面浮目窠肿,渐及遍体,两胁作胀,脉弦滑细数,舌红根黄。此下虚上实,肝木横中候也。有攻之不及,补之则不化之弊。
甜葶苈三钱炒 川贝母二钱 苏子二钱 法半夏三钱 沉香四分(人乳磨冲) 鲜姜衣四分 旋覆花二钱(包) 生桑皮二钱 橘红二钱 连皮苓四钱 大白芍三钱
二诊:昨为开肺达邪,降气化痰,面部目窠肿见退,两眼已能睁视,脉之数象亦减,转为细滑少力,舌苔转白就形腐腻,咳声略扬,痰仍难出,肢肿腕满,拒按作痛,两胁俱有胀意。种种见证,痰湿久留于脾,肺气壅仄,下元虽虚,不宜亟补,以原方更增温运之品为是。
甜葶苈三钱炒 川朴一钱 苏子二钱 旋覆花二钱(包) 沉香(四分磨冲)大杏仁三钱 桂枝一钱 桑白皮二钱 连皮苓四钱 姜半夏三钱 新会皮二钱 鲜姜衣四分
同日午后又诊 午后以开化中更增温运,颇能安受,舌上白腐苔更多,几将满布,痰声较起,而仍难出,咳则火升面绯,右脉亦略数。中宫久积之痰,正在化而未化之间,再予以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降气化痰。以补前药之不逮可也。
莱菔子三钱炒 白芥子一钱五分炒 苏子二钱 大杏仁三钱 姜半夏二钱 陈皮二钱 云茯苓四钱 旋覆花二钱(包)
按语:病起风邪,经诸多误治之后风邪内束而不得外达,致使“间咳无声”;兼有气逆之证,故两胁作胀,因舌红根黄,脉弦数,虽病程日久,亦当以上实为主。痰气相搏,故有目窠浮肿。立法用葶苈子、桑白皮开泄肺中水火,沉香、苏子、旋覆花降气化痰;兼加茯苓皮、鲜姜皮利水消肿,先治其实。二诊风水相交减退,舌上白腐苔现,痰饮之象更为明显,故二诊方药着重在中焦脾胃之痰湿去留,原方加入厚朴、桂木。后其舌苔白而满,无黄腻之象,更加明确为湿痰内蕴,故使用三子养亲汤与二陈汤相配伍,效如桴鼓。

郭女 春初呛咳痰多而粘,曾经带血,入夏咳减而胃呆,日来气从上逆,脘闷,呼吸引痛,不得平卧,便结口干,舌红中黄,切脉右手小数。胃之宿痰壅遏,左升太过,右降无权。亟为清肝润肺,降气化谈,毋今痰鸣气粗为要务。
大麦冬三钱 大白芍三钱 竹沥半夏三钱 金苏子二钱蜜炙 川贝母二钱 黄郁金二钱 煅龙齿八钱 青蛤壳八钱 旋覆花二钱包 沉香二分梨汁磨冲云茯神各四钱 玉蝴蝶一钱五分
改方:去龙齿,加南沙参三钱。
二诊:进清肝润肺,降气化痰一法,尚合病机,气之上逆就平,渐能平卧,粘痰亦吐去不少,脉细止渐调,惟久按尚有息止状,余部较前略浮而滑,痰气之纠结初化,而又适感新邪,表分微热,两腿清冷不和,舌苔顿转滑白满布。一派新感见象,当先从标治。
蜜炙前胡一钱五分 川郁金二钱 薄橘红二钱 旋覆花二钱(包) 云茯苓四钱 炒竹茹一钱五分 金苏子二钱 竹沥半夏三钱 大白芍三钱 大杏仁三钱 姜皮三分
三诊:经治来,烦扰、脘闷及诸多枝节俱退,夜分不得久卧,卧则气逆懊恼,必得呛咳吐去痰涎而后快,胃纳未复,大便燥结,舌心及根端板腻而黄,两足肿,越夜则退。胃失和降,加以肝家气火本旺所致。未宜滋补,当在降气化痰润肃肺胃。
南沙参三钱 竹沥半夏二钱 大杏仁三钱 全瓜蒌三钱(打) 白苏子二钱 炙桑白皮二钱 淡天冬三钱 旋覆花二钱半 川贝母一钱五分 连皮苓四钱 海浮石四钱 枇杷叶三钱
服二三剂后,如大便见调,原方加青蛤壳五钱。
润肠方:白芝麻二两炒研 白苏子一两炒 捣泥,瓷罐收贮,每晨白蜜调服五六钱。
拟方从下虚上实立法。
南沙参三钱 法半夏三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 生牡蛎八钱(先煎) 大白芍三钱(沉香二分煎汁炒) 焦谷芽四钱 生诃子肉一钱五分 白苏子二钱炒 大麦冬三钱 云茯神四钱 薄橘红二钱 玉蝴蝶一钱五分
按语:此为胃中有痰饮,肝气疏泄太过,日久痰生,肝火煎熬津液,炼液为痰。故立法从清肝、润肺、降逆、化痰从治。以龙齿与玉蝴蝶配伍,一则疏肝解郁,一则镇静肝木,川贝清润,麦冬补益肺胃之阴而不滋腻。且肝气犯胃,致胃气上逆,予以旋覆花、苏子、沉香降逆气,俾从肺、胃、肾三脏入手。二诊时出现外邪,故立方予以急则治其标,原方加疏泄解表之药,三诊因病情有所减轻,故从原方加减出入。

符男 咳经一年,近三月尤甚,气逆不平,痰极难出,或呕吐食物,胃纳因之减少,脉浮弦滑,舌苔腐白,肺气已伤,胃复不和,酒湿化热生痰也。根株已深,殊难速效。
南沙参三钱 法半夏三钱 大杏仁三钱 川贝母一钱五分 淡天冬二钱 炒苡仁四钱 金苏子二钱 海浮石四钱 旋覆花二钱(包) 白前三钱 薄橘红二钱 枇杷叶三钱,另止咳保肺片。
二诊:进清养肺气,兼化酒湿,久咳已减,呕吐酸水亦折,胃纳未复,多食则呛,可见肺气已伤,脉浮弦已减,舌苔腐白已化。当守原意,更增保肺益气可也。
南沙参三钱 白苏子二钱(炒) 法半夏三钱 炙款冬花二钱 川百合三钱 枇杷叶三钱 生诃子肉二钱 旋覆花二钱(包) 炒苡仁四钱 云茯苓四钱 陈橘皮一钱五分,另:琼玉膏、百花膏。
三诊:经治以来,久咳已十去八,呕吐食物酸水亦止,惟咳甚则作恶,或带血色,劳则气粗如喘,脉转细数而滑,舌白已化。肺胃初和,肾气之亏未复耳!
生诃子肉一钱五分 云茯苓四钱 炙紫菀二钱 五味子八分 法半夏二钱 佛耳草三钱 白苏子二钱(炒) 川贝母一钱五分 叭杏仁三钱 青蛤壳八钱 陈橘皮一钱五分
按语:这个病人处于胶着状态,长期酒食酿致湿热内蕴,致使肺气阴两伤,故初诊当予以清肺化痰、清化酒食湿热,二诊咳嗽、吐酸均有所好转,苔亦化,故二诊转方立法以补益肺气为治,酌加生诃子肉以收摄,以琼玉膏(生地、茯苓、人参、白蜜,朱丹溪)、百花膏(百合、款冬花、乌梅,《济生方》),旨在平复肺之气阴。三诊则标去而本现,肺胃之亏损已平,而久病及肾,故肾之病变于肺胃消除后更加显现。后学也需要注意,出现肾脏虚损兼证的同时,需要详细进行揣摩,是否能够进行直接补益而不致变生祸端,切记切记。故贺师在三诊中将生诃子肉放置于前,酌加五味子,旨在恢复肺肾两脏功能尔。

李男 始而呛咳,继患白浊,再则血淋,少腹筋掣,玉茎作痛,今幸已退,独咳末已,迄今三月,尾闾引痛,痰多难出,切脉细数而滑,两关带弦,舌红根黄。此暴怒伤肝,气化为火,上灼肺金,下震肾元,与风寒、风热犯肺者大相径庭。当清其上、固其下,佐以柔肝之品。
南沙参三钱 潼沙苑三钱 大麦冬三钱 川贝母—钱五分 大白芍三钱 黑苏子二钱 生牡蛎六钱一 料豆衣二钱 炙紫菀二线 叭杏仁三钱 夜合花三钱 白石英四钱 枇把叶三钱
朱按:贺师提到此证初因暴怒伤肝引起,始而呛咳,继患白浊、血淋。后浊淋虽退,但肾中阴精已伤。肾藏精,肝藏血,乙癸同源,肾阴虚累及肝阴虚,致肝阳偏亢。木火刑金,故咳不止,火灼津而成痰且难以咯出;肝火盛故两关脉弦。 肝火旺,肾阴虚,肺燥,故治则为清肝火、滋肾阴、润肺燥。沙参、麦冬、川贝润肺;白芍缓肝急,牡蛎镇肝;另外紫菀、杏仁、枇杷叶、苏子止咳平喘。沙苑子、料豆衣补肾固精。
孙评:此为暴怒伤肝,肝火盛而致此,朱按中提及肾阴虚累及肝阴虚而致肝阳上亢,此观点余不予认同,应为肝阳盛累及肝肾阴虚,故方中重用牡蛎以镇肝,同时沙苑子,料豆衣的补肾作用亦平,不应是肾阴虚累及肝阴虚而致肝阳偏亢。此处应注重轻重缓急。该方镇肝柔肝,固肾润肺,诸症兼顾。
沈评:关于朱按中肝阳偏亢,吾以为肝阳亢非肾阴虚所致,但肾阴虚确实加重了肝阳亢。


二诊 昨为清肺固肾,兼以柔肝,久咳已减,痰亦较少,惟黎明咳甚则自汗颇多。合眼则口舌干槁,切脉两关弦象大减,余仍细而滑,舌红根黄。可见肝家气火就潜,肺肾久亏,阴气未复,阴不上承则口槁,气不外卫则自汗也。以原方更增滋水生阴之品。
北沙参三钱 生牡蛎五钱 五味子八分 叭杏仁三钱 大麦冬三钱 黑苏子二钱 潼沙苑三钱盐水炒 川贝母一钱五分 梧桐花二线 白石英四钱 炙紫菀二线 胡桃肉三枚
朱按:前方效显,口舌干槁及自汗为气阴两伤之证。肝火大熄,故去芍药。 以北参易南参,何也?南参功于益气及化痰,此处痰大减,故以清肺胃之北参易之。以胡桃仁易沙苑子,因胡桃仁既补肾,又可补肺平喘。
孙评:此为补气阴。咳减痰少,肺阴亏损,故易南沙参为北,养肺胃阴之力较强,切脉弦象减,肝火潜,牡蛎减白芍去,胡桃仁补肺益肾较沙更好。
沈评:肺气主表,肺气虚而自汗出,故用五味子敛肺气而止汗。梧桐花根据百度一下的观点是消水肿,治烫伤,在此不知何意(《本草纲目拾遗》中引为“治杖丹、癞头、汤火伤”,同书又认为其可以止痢)。

昨方再服数剂,如久咳大减,惟口槁未润,方中北沙参改用西洋参一钱五分。服两三剂后,如津仍不复而口干,照方再加大熟地四钱蛤粉炒松,五味子再加四粒。服数列津液已复,乃去西洋参,仍用北沙参。
朱按:西洋参功于补气阴,北沙参擅于清热,随证用药。熟地、蛤粉滋肾水以治津不复之口干。
孙评:此处津液不复,故用熟地等滋补肾阴,大补真水以治津液不复。西洋参为气阴双补之品,较北沙参更好。
沈评:如津仍不复,五味子加大用量,因《本草备要》曰:五味子专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肺主气,益气故能生津。


以上均选自《贺季衡医案》

儒者张克明咳嗽,用二陈、芩、连、枳壳,胸满气喘,侵晨吐痰,加苏子、杏仁,口出痰涎,口干作渴。薛曰,侵晨吐痰,脾虚不能消化饮食,胸满气喘,脾虚不能生肺金,涎沫自出,脾虚不能收摄,口干作渴,脾虚涌生津液,遂用六君加生姜(炮)、肉豆蔻温补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补土母而愈。
(引自《名医类案》)
按语:薛立斋先生为明代卓有贡献的医家,其崇尚温补,立法自脾肾而出,在当时享有盛名。本例病人先生连用四个“脾虚”,阐述了本病的病机所在。至于具体方药使用,如六君加炮姜、肉豆蔻,再用肾气丸等具体处方,在《内科摘要》中有详尽的描述,大家不妨阅读一下,同样一例,参见下面王久峰的一则医案:
久咳音哑,每咳痰涎盈碗,食减神羸,苔白厚,脉双弦,中虚积饮,土败金伤,水湿浸淫,渍之于肺,传之于脾,注之于肾,三焦不治,殊属非宜。
真武汤
复诊:连服真武虽效,亦非常法。第三焦不治,肺肾俱伤,当宗《经》旨,治病必求其本,从乎中治,崇土既能抑木,亦可生金,脾为生化之源,补脾即能补肾。爰以归脾六君子加减,徐徐调治:
六君子汤加远志、木香、枣仁
《王九峰医案》



初诊:脉来左弦右滑,肝风驱痰上升,呛咳气逆,喉闷作梗。系阴分不足故也,宜清泄上焦法:
南沙参、桑白皮、苦杏仁、甘菊花、麦门冬、制半夏、象贝母、杭白芍
二诊:脉来弦象渐平,呛咳亦减。宗前法,更进一筹:
南沙参、陈橘红、瓜蒌皮、川杜仲、全当归、云茯苓、左牡蛎、川贝母、旋覆花、桑白皮、怀牛膝、冬白术、甜杏仁、莲子肉

肝营不足,肝气太强,上犯肺胃,呛咳日久,经治虽已获效,旋以疟后失于调养,肝营更亏。急宜调营柔肝,兼治肺胃:
当归身、川贝母、杏仁泥、大丹参、杭菊花、石决明、怀山药、合欢皮、潼沙苑、莲子肉、云茯苓、桑白皮、陈橘红、柏子仁

营血大亏,肝风内动,不时呛咳,头目作眩。宜养阴调营,息风化痰:
南沙参、云茯苓、苡仁、当归身、潼白蒺藜、女贞子、甜杏仁、象贝母、陈橘红、杭菊花、桑白皮、石决明、白苏子

水不涵木,肝阳上升,不时呛咳,头目不清,腰膝乏力。急宜壮水柔肝,佐以清肃:
桑白皮、怀牛膝、净蝉衣、金毛狗脊、南沙参、肥天冬、杏仁泥、川杜仲、陈橘红、炙生地、女贞子、瓜蒌皮、杭菊花、谷精草

肺肾阴亏,肝阳独旺,上升犯肺,呛咳夹红,久延入损,急宜清养:
南沙参、桑白皮、怀山药、光杏仁、潼蒺藜、云茯苓、茜草根、女贞子、瓜蒌皮、怀牛膝、麦门冬、象贝母、生藕节

肺胃不和,脾多痰湿,失血之后,呛咳而喘。宜培土生金,参以肃降:
南沙参、云茯苓、苡仁、麦门冬、桑白皮、瓜蒌皮、参三七、怀牛膝、茜草根、杏仁泥、川贝母、陈橘红、旋覆花、莲子肉
《费伯雄医案》
按语:纵观上六则医案,分别属于肝风挟痰、肝气犯肺、血虚生风、肝阳上亢、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胃不和六种证型,其间病因病机相互交杂,学者宜留心其中变化。


外感六淫咳嗽,由肺传于他脏,内伤七情之嗽,由他脏而传于肺,久则传于六腑,故经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曾经秋感,误服地黄乌梅酸收腻补,酿生胶固之痰,盘踞脏腑曲折之处,回抱经络交互之间,痰嗽绵绵不已,多方寡效者,未能求本故也。昔宋微宗盛暑食冰,得腹疾,服附子理中汤无效,因用冰煎药,治其受病之本,下咽即愈。今咳因误服乌梅地黄,仍用乌梅地黄为之向导,直达受病之所,宜有效矣。
大熟地 乌梅肉 云茯苓 炙甘草 制半夏 陈橘皮人参 冬白术 制南星
《问斋医案》
按语:此例出自蒋宝素先生之《问斋医案》。非但议论精湛,用药亦有奇法。存之以待后考,想其不传之秘亦在量也。

[ 本帖最后由 一水间 于 2009-6-13 22:52 编辑 ]
#2回复gdh0663 2009-06-13 23:08:30 谢谢教授分享,学习了!
#3回复一水间 2009-06-13 23:20:04 大家共同进步,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互相讨论。
#4回复billkill 2010-05-15 10:31:45 很有用~!!!!! 摘录的好全啊!!
#5回复89898989 2010-05-15 11:22:13 xiexi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疑难杂症7方,绝好的方子
马培之医案
魏长春临床惯用方
余国俊用喉科六味汤合养阴清肺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
陈宝贵:临床常用对药经验
化痰补虚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