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连汤活用
黄连汤活用
辨治心悸
□毛进军河北省驻马店市第四群众医院
《伤寒论》173条道:'伤热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背中痛,欲吐逆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苦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降,大枣12枚构成。有清上温下,和谐冷热,升降阴阳之功。圆中黄连苦寒上浑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往胃中之寒,两者适用,辛开苦降,仄调寒热,高低并治,以复中焦起落之职而为君。半夏和胃降顺,桂枝温阳升清兼以解表,两药共用,可以使起落复司,胃肠安和而为臣。人参、甘草、年夜枣补中益气,共奏扶正驱正之功而为佐,诸药使寒集热消,中焦得战,阳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讲徐病的辨治,而笔者捉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症的心中沉闷等,将该方运用于心悸辨治,见效精良。当代药理研讨表白,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明显的扩大血管、抗心律失常做用;干姜能镇静血管活动中枢,使血管扩张,增进血液轮回;桂枝有平静、强心利尿、扩大血管、改进微轮回的感化;党参有加强心肌缩短力、增添心输出量,改擅心肌缺血的作用;炙甘草、半夏提取物皆具有抗心律失常感化。笔者体味,凡是心悸等心系病症见阴阳不交,升降掉调,上热下寒者,皆可光滑油滑利用该方,现举验案二则。
案1、心悸(血汗管神经症,频发室性早搏)
赵某,男,34岁。阵发性心慌、胸闷20余天,2010年2月23日初诊。果表情愁闷,常熬夜,怠倦过分感古道热肠慌、胸闷20天,逐步减轻,爆发频仍,动辄尤甚,严峻时伴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病院诊为心律变态(频发室性早搏),服用西药和中成药医治,效不明明而去供治。诊睹:阵收性心慌、心跳有频发搁浅感、胸闷,不时恶心陪上腹部满闷不舒,心烦,焦炙,心干,自汗,无口苦,纳差,眠好,二便调,舌量暗,苔黑薄中心黄腻,脉滑、促。心率88次/min,早搏20余次/min。四诊开参,辨证为厥阴病,寒热没有调,阴阳掉和,七上八下。治宜清上温下,通阳益气,安神定悸,方予黄连汤减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各20g,桂枝、炒枣仁、茯神、死龙骨、生牡蛎、清半夏各30g,党参15g,灵磁石60g,白枣12枚(掰开),5剂。日1剂,火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药后,心慌、胸闷、心烦、焦炙较着减缓,上腹部谦闷
不舒加沉,恶心消逝,仍不时自汗,动辄有气短之感,上方加黄芪30g,五味子15g,继服10剂,诸症悉除。
按:该案患者心身过劳而致阳气耗费,气机郁滞,痰浊郁阻,阴阳不交,阳不得降而痰热扰于上,热留胸中,耗悲伤气,上扰心神则发心悸胸闷气短,心烦焦虑不安;阴不得升而寒邪滞于中,则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总为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变态之证。故治以黄连汤重在升降阴阳之气,方中黄连主清胸中之热,该药有杰出的除烦热、消痞满成效,既治心中烦悸,又治心下痞满。干姜通心助阳,'主胸满…温中'(《本经》)。桂枝既可交通阴阳以助升降,又能温寒邪。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脆,下气'化痰降逆,和胃消痞。炙甘草、党参、红枣益心气,和中焦,复常气机畅达,以助阴升阳降。加茯神、炒枣仁在于宁心安神,远代闻名中医临床家祝味菊谓其为强心治悸的对药,与其温阳和营,潜镇浮阳,养心安神之功。加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以潜阳纳气、镇心安神。二诊仍不时自汗,动辄气短乃心气不敷较甚,加黄芪'补虚',益心气,固表止汗;加五味子'主益气',滋肾阴,生津敛汗。笔者临证辨治心悸时,常对质加以黄芪、五味子对药,二者既可补心气,升心阳,又能敛心阴,支心气,相得益彰。方证响应,故疗效彰隐。
案2、心悸(冠心病,心律正常,窦性心动过缓)
胡某某,男,67岁。阵发性心慌、气短伴头痛1月余,加重5天。2010年2月28日初诊,有冠芥蒂史5年。1月前,因伤风下热后呈现阵发性心慌气短,热退后症状已减,且逐步加重并伴头痛,正在病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变态,窦性心动过缓,口服多种药物医治,病情不不变。5天前,诸症又因活力而加重,心慌、气短发生发火频仍,动辄加重,十分疾苦,求治。诊见:面青唇白,精力差,累力,心慌、气短频发,阵发性头顶痛,动辄发喜,干呕,非常心烦、焦急,无汗,无口苦,口干,口渴;不欲饮,纳差,眠差,二即可,舌质暗,舌体肥大,苔白水滑,脉沉、缓。心率56次/min。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厥阴合病,寒热不调,阳实寒衰,挟瘀饮,治宜清上温下,温经扶阳,祛瘀化饮,方予黄连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党参、炮附子(先煎1小时)各18g,麻黄、细辛各15g,桂枝、川芎、吴茱萸各20g,清半夏、茯苓各30g,红枣(掰开)12枚,5剂。日1剂,水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心慌、气短显明减轻,心率62次/min。头痛根基消逝,仍故意烦、焦虑、干呕,舌苔黄光滑,脉滑,上方来麻黄、细辛、附子,加陈皮、枳真各15g,生姜30g,继服7剂,诸症消散。
按:患者暂病阳气素虚,头绪瘀阻,又中感风寒之邪曲中少阴,下焦阳虚寒盛,水饮内停,饮自下乘而心悸、头痛、干呕。又郁怒伤肝,气机得畅,郁而化水,扰及心神而心烦、焦虑同常。既有厥阴上热下寒,升降平衡之证,又有少阴阳虚寒盛,饮瘀互阻之证,兼而治之。故一诊主以黄连汤辛开苦降甘益气,清上温下复升降,温中化水饮,通阳益心气。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化饮,鼓励心阳,活血通脉,方中细辛另有开窍,'主头痛脑动…'(《本经》)之功。川芎活血行气,祛风行痛,能'主中风进脑、头痛…',加上上止头巅以活血化瘀治头痛。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加上以治阴寒内盛,浊阴上逆巅顶头痛及干呕。加茯苓意在增强和中化饮,宁心安神之力。二诊仍有心烦、焦虑、干呕,苔黄滑腻,脉滑,有痰热扰心之象,故去麻黄细辛附子汤,加陈皮、枳实、生姜合黄连温胆汤意以化痰清心,除烦治呕。临床上,黄连温胆汤对心烦、焦虑、心神不宁属痰热者疗效甚好。经方取时方亦可据证相合,有是证则用是方,有是证则合是方,此亦经方的圆机活法。
MSN空间完善搬场到新浪专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连汤的妙用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系列方934
从六例咳嗽医案看经方辨证临床思路及方法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主要病方索引
治疗心悸的点滴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