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源人的国宝记忆


这是一组始于唐朝的建筑群。

这是对遥远历史的回忆。

它坐落在苍翠峥嵘的王屋山。

它贯穿着古人的一种探索、向往和追求。

这组建筑群,不光是古代建筑艺术的见证,也记录着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兴衰。这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台宫。

阳台宫的整体价值应该放到王屋山古建群的整体价值来认识它,王屋山古建群起端在唐代以前,但是在唐代比较兴盛,规模比较大,形势比较可观……王屋山的建筑,可以作为王屋山道教的兴衰史,它是一个载体,这个阳台宫,这个建筑是王屋山道教建筑一个组群,就是说目前保护状况,是最完整也是最大的。

阳台宫,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是王屋山道教三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中现存建筑群体最大的道院,始建于唐开元15年,公元727年,原名阳台观。

当时李隆基,唐玄宗命道教茅山宗的宗师司马承祯,来王屋山“自选形胜”,就是老百姓所说,选一个风水宝地,来建这个阳台宫。

当时,由于李唐王朝奉老子李耳为祖先,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唐玄宗李隆基时,崇道活动更是被推上前所未有的顶峰。在唐朝皇室的支持下,王屋山相继建成紫微宫、阳台观、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迎恩宫等道教宫观,现在的阳台宫是当时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座皇家道观。

那么,唐玄宗为什么会选定王屋山这个地方来建立道观呢?

据《九经》、《禹贡》等史料记载,远古朝代黄帝和蚩尤交战时,黄帝曾经在王屋山设坛祭天,得王母之助,打败蚩尤。有了这段黄帝祭天王母授箓(lu)的传说,黄帝很自然地被道教奉为始祖。春秋以来,王屋山不但被尊为道教发源地,而且传说是群仙荟萃的地方,老子李耳也曾在此隐居悟道数年,然后开始西行布道——这些,应该是唐朝皇室对王屋山情有独钟的原因。

据碑刻和史料中的记载,阳台观在五代十国时因战火损毁,只有大罗三境殿得以幸存。金代重修后改观为宫,由丘处机的弟子、全真派著名道士王志祐主持,重新兴盛。后来,元、明、清各代,都对阳台宫进行了多次修葺。

如今,在阳台宫的现存建筑中,自唐朝以后,宋、金、元、明、清历朝建筑遗风都有鲜明体现。

大罗三境殿是整个阳台宫道院的一个主殿,是河南现存明代建筑最重要的一个建筑……从它的建筑结构而言,它是宫殿式建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官式建筑,无论是它平面的布局,还是从它天花藻井的使用,全部是按官式建筑来布局的。另外从建筑手法上来看,由于它属于南太行系列,所以说它同山西古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它的建筑手法有众多的袭古手法。

大罗三境殿,是我国现存体量较大、石雕和木雕艺术价值极高的明代单体木结构建筑。虽然主体是明代建筑,但木结构多采用宋元时期的营造手法。

它相当于一般道观中的三清殿。三境是指道家三位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居住的地方,即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大罗则指大罗金仙,是经历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后,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大罗三境之名,也许更可以突出阳台宫那种皇家建筑的恢宏气势。

大罗三境殿从他的建筑艺术上,也是体现了富丽堂皇,和全国少有的一面。比如说,在它天花藻井的使用上,藻井使用十几茬斗拱叠加而成,有圆型、方型和八角型和八方型。在天花的使用上,基本上使用云龙,丹凤,这些只有皇家才使用的东西,包括现在的天花板,也就是过去天花的演变。再有,在艺术构件上,壁画、彩画,比如说彩画忠实表达了明代的风格。

这就是大罗三境殿内部不同风格的藻井,制作精巧,气势宏伟。据《唐六典》记载:“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说明这种建筑装饰构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并非一般建筑可以使用。

30根石柱,承托着大罗三境殿庞大的屋顶。那种精湛的雕刻艺术,无声地宣告,这里曾经是皇家的象征。这些石柱并非普通的盘龙柱,而是充满故事的浮雕,八仙过海、唐僧取经、张良进履、风雨雷电等等,形象生动,手法圆融,把明代精湛的石雕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或许正是因为历朝统治者对神明的敬畏,对道教文化的崇拜,阳台宫才能穿越时空,走到今天。这里才会有那么多精雕细刻的历史,那么多蕴含丰富文化的想像,才会发生那么多不同寻常的故事。

司马承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道院里为何出现了佛树?

紫荆花为什么象征着团圆?

石柱讲述着哪些故事?

如今,在阳台宫里,唐代构件已经是凤毛麟角,无迹可寻。那么,现存的这些遗痕,能不能引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呢?

大罗三境殿外,屹立着这样的一块碑碣:重修阳台万寿宫三清殿碑记。

它说明了上下八百年梁栋楹柱多腐朽损坏,岌岌可危,宫住持道士杨福常新修劳费重大力所未能,他想抽换梁柱,但是由于梓人,就是当时阳台宫的工匠,感到自己技术达不到,在这种状况下,当时由道教全真派杨景明,由他来修,可以看到当时修的状况。

据碑刻记载,当时的工匠“见其纵横交错,大牙支柱,抽换难于措手,皆错愕,莫敢承任”——竟然没人敢接下这个任务。后来,还是人才济济的全真派出手,大罗三境殿才得以重焕生机。

那么,大罗三境殿既然并未在战火中彻底损毁,高超的建筑工艺,自然是从唐代便一脉相承。当初承建阳台宫的司马承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奇才呢?


司马承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宗师,道术精深,博学多才。他的书法以篆隶见长,自成一体,号金剪刀书。他的绘画技艺,被山水画宗师荆浩在《笔法记》里誉为“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他的著作《坐忘论》被后世奉为道教经典。

相传,有一次司马承祯受皇帝召见后离京,好友卢藏用婉言劝留,并指着长安之南的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对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为成语“终南捷径”。司马承祯高洁的志向和修道的虔诚也因此备受后人称道。


除了司马承祯,让阳台宫名震朝野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她就是唐玄宗的妹妹,入王屋山随司马承祯学道的玉真公主。大罗三境殿前,有一棵遮天蔽日的娑罗树,这是佛门的标志性树种,道院佛树的奇景,据说正是玉真公主的杰作。

菩提树又称娑罗树,学名七叶树,相传这是唐代的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我国以后,来势之凶猛,以及国人对他的信仰程度,大有吞并我们土生土长的道教的趋势。许多宫观都已被蚕食……当时司马承祯针对当时那种环境,在宫观里栽植了一棵菩提树。


当时,司马承祯或是玉真公主为什么要栽下这棵树?经过了十几个世纪的时光流转,真相已经渐渐模糊,但它留给今天的信息,至少证实着一千多年前佛道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

阳台宫的另一个主体建筑玉皇阁,也是一个木结构建筑精品。

现存建筑专家定是清代,其实很多构件都是明代东西,这个建筑从外观看是三层,里面看是两层,格局是明三暗二,现在定性是河南省最高大的清代楼阁式建筑,前边还有四根明代大木柱……从建筑艺术上来说,这个建筑比例匀称,比较端庄,比较粗犷,不同于南方建筑小巧玲珑,用材比较粗大,前边四根大木柱,高是九米,整个上下一根通柱。

但玉皇阁里,更令人叹为观止是它四周回廊的石雕。这里的石雕,比起大罗三境殿,内容更为丰富生动。

这根石柱,讲的是明朝24孝中的故事:田真哭树。

传说古时候有兄弟三人,田真、田广、田玉,父母临终前留下遗言,说门前的这棵紫荆树不死,兄弟三人不要分家,这个消息就被老大的媳妇听到了……于是她就想尽办法折磨这棵紫荆树,就命家奴把马拴在紫荆树上。马是一种烈性动物,对紫荆树又踢又咬,而紫荆树依然是生机勃勃,老大媳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有一天,她趁兄弟三人不在家的时候,就烧了一锅滚烫的开水,把这棵紫荆树活活给浇死了。兄弟三人回来之后看到紫荆树已死,抱头痛哭,泪流成河,他们的精神就感动了上苍,得泪水滋润,这棵紫荆树就得以复活。

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什么选择紫荆花作为香港区旗的标志呢?这个紫荆花就代表大到国家团圆,小到家庭和睦,当时紫荆花的设计人就是河南大学一个教授设计的。

紫荆花的创意,究竟是不是来自田真哭树的典故,这并不重要,让人触动的是故事表达的深刻内涵。普通的道观里使用盘龙柱,已经非常稀有,而在石柱上留下一种思想的启迪,更是全国罕见。

玉皇阁的廊柱上,还雕刻着龙抓王小、李存孝打虎、苏武牧羊等民间故事,其中,这根石柱,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乌鸦与狐狸》,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出自《伊索寓言》的一个故事。栩栩如生的雕刻,好像在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那么,是《伊索寓言》早就传入了中国,还是这个故事最初在这里产生,后来流传国外,被收入《伊索寓言》呢?

时光无法倒流,事实或许会永远尘封。但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清晰地告诉现代人:阳台宫里,随处都是可以真实触摸、可以放飞想像的生动历史。

作者:张群力(济源电视台记者)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魅力中国]王屋山游记
十大洞天之首——河南王屋山洞
王屋山中皇家道观——阳台宫
王屋山下的千年宫殿,这里有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
文化名山之六:道教名山王屋山
李白与王屋山的一世情缘(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