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来孤独--梵高

 他生下来,画画。他死后,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向天空。

 

18882月,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他立刻就陶醉在了这里炽烈明丽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原野中。自然界竟然有这样绚烂的色彩?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流着眼泪向着太阳奔跑,用生命追逐着太阳灿烂的颜色。

当地的农人非常奇怪这个人。他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他从来不戴帽子,眼睛中放射着炽烈的火焰,从来不与任何相遇的人说话。傍晚的时候他回来了,眼睛就如烧光了柴的火洞,头顶被晒的透红,头上不多的头发都竖立着,掖下夹着一幅颜料还没有干的画布。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在交头接耳:这个疯子来了!

这一年的年底,被太阳灼烤了将近一年的梵高再也忍受不了阳光的炽烈,一种不可遏止的躁动攫住了他的灵魂。他手拿一把剃刀,在田野里四下巡行。他的朋友高更此刻就在他的身旁,他冲向了高更。但是在高更冷静的目光下他退缩了,突然间,他揪起了自己的右耳!可怜的梵高的右耳朵,在锋利的剃刀下离开了那个已经疯狂的头颅。

 

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他们眼里的疯子,就是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就是在这个时期,就是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向日葵》诞生了!

也就是在《向日葵》诞生一年以后,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小镇外的一片麦田,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告别了我们的世界。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画家,到死也没有卖出自己的一幅作品,除了供养了他一生的弟弟之外,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一个人懂得他的价值。他的弟弟为了鼓励哥哥,偷偷地委托画商花4英镑买了一幅画,让哥哥知道有人喜欢他的作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100年以后,他的《向日葵》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蝴蝶花》在美国拍卖了5350万美元,那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更是创出7150万美元的天价!天堂里的梵高听到这个消息,是应该哭泣还是应该庆贺呢?

今天,在梵高的家乡,荷兰的曾德特小镇,公路两则连绵数百里的土地上全种上了向日葵,以此迎接每年大批为梵高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曾德特小镇以这样一种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特殊方式,来纪念这位给向日葵注入了人的血液的伟大画家。

梵高于1853330日生于荷兰北部曾德特镇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幼性格孤僻、缄默木讷而腼腆。11岁到16岁上学,然后在他叔叔的古匹尔公司干了3年,而后又在伦敦待了两年,去过许多国家和城市。18岁的梵高已立志做一名优秀画家了。家里的亲人都不赞成他作画,只有弟弟理解并支持他。他曾对弟弟提奥说:“我有一种作画的强烈冲动……” 他起初师从海牙画家莫夫,在学习中他对荷兰画家伦勃朗和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米勒的艺术产生了浓兴趣,并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结识了一批印象派画家,接触了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并深受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正是在在阿尔期间,他画出了《向日葵》、《阿尔的吊桥》、《开花的果园》、《夕阳和播种者》、《收获景象》、《邮递员罗林》、《伽赛医生像》等传世佳作。
  梵高似乎从未画过高贵的题材,进入他的画面的,多是凡俗的花——如向日葵,他就一画再画。他说,“除了画乡村的生活以外,我没有别的愿望了。”《吃土豆的人》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画上一家农人围坐在狭小的桌子前,屋子矮小简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在辛勤劳动,之后所享用的晚餐仅仅是几颗土豆。画中寄托了梵高对穷苦人的深挚感情。画画以后的梵高觉得世间的一切景物都是美的。梵高在他的书信里写道:“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是不容易画的,但同时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信是值得……” 曾在梵高画中出现的伽赛医生说过:“梵高的爱,梵高的天才,梵高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梵高在他生命中不到十年的艺术生命里画出了近千幅幅作品,这对于一个油画家来说创作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一大批画作都是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对于一个没有人理解,一直处在周围人们的嘲笑与讥讽中的人来说,他不可遏止的动力在哪里?有谁能够真正地走近他,弄懂他?翻译《梵高传》的余光中曾说到他译《梵高传》时生了大病,“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忧。”

梵高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称作画家。他的艺术知音惟有自己做画商的弟弟。当自认为画出了人间最杰出的作品之后,孤独的梵高选择了死亡结束自己无边的孤独。梵高一生最为幸福的,也许就是他有一个懂他支持他,能够终生接济他的弟弟。他不会管理金钱,弟弟每月给他寄的钱一般他半个月就花光了,弟弟无奈不得不改为半月邮寄一次,后来改为一月邮寄三次。可贵的是,梵高尽管一生都生活在贫困线附近,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放弃绘画改做其他能够挣钱的事情。他的弟弟提奥是梵高生活上的唯一资助者,也是艺术上的唯一支持者。提奥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他始终认为哥哥的作品是一流的杰作,他把哥哥的画作都专心致志地收藏起来。

现在,在梵高去世百年以后,他的出生地荷兰和他的自杀地法国,争相把梵高认作自己的国民,为他建造规模宏大的美术馆。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相信生前孤独落寞的梵高地下有知,当可以幸福地微笑了。

梵高用伟大的才华与苦难抗争,尽管他没有等到掌声响起就挥泪而告别了世界,但是,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最终走上了人类世界的艺术顶峰。

 

 

 

 

 

 

 

 

 

   老猫http://517290975.qzone.qq.com

 

 

 

 

 

 

 

 

  老猫http://517290975.qzone.qq.com

 

 

 

 

 

 

 

 

 

 

 

 

  老猫http://517290975.qzone.qq.com

 

 

 

 

 

 

 老猫http://517290975.qzone.qq.com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单 
  不管你拥有什么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西去而旋转的飞鸟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一个慵懒的午后,听着《梵高先生》,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一直包在世俗的外套中学着遵循伦常,学着遵循规则,学着如何一点一点将自己本性剥落。好像忘记了多久之前的欢声笑语,忘了多久之前的眼泪肆流,每天带着伪善与华丽的面具,说着虚无与空洞的言语。

 
  
漫步走在街道,对着枯黄的梧桐树,刻意躲开人群。多么想撕开世俗的羁绊,做一次真的自己。可以挥洒着肆意的青春,可以大声咆哮的岁月,但一次一次的结果就是妥协,我们始终只是大千社会的一片浮尘,要么昙花般粲然开放后急速败落。要么像松树在规则中长青不败。 


   想起了《 Into the Wild》中妄图挑战世俗的克里斯托弗,毅然抛弃一切的羁绊,一个人踏向梦想中自然,摒弃所有社会的产物。一开始动容于他的勇气,也幻想过自己是否可以这样真正肆意的放纵一次,背上背包,一个人踏上远去的旅途,陌生的街道,陌生的路人,陌生的湖泊,陌生的山峦,在阳光中奔跑,向大海一个拥抱,忘却了悲伤。但当最后看着克里斯托弗在荒野中逐渐忘却了语言,忘却了记忆,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此时我退却了,有心痛,更有惧怕,我怕所有文明的印记,都毁灭在自己叛逆的心迹。于是最后克里斯托弗死于荒原时,我叛逆乖张的心又一次退却了。

 
   没有绝对的自由,却可以有绝对的孤单。 
   我因循守旧,梦想突破,但真的生活开始转变时我又会局促不安。总觉得自己就像《Mary and Max》中的max,他的生活一直遵循着固定的规律。像是电脑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当任何一点的变化,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因为这种固有的步调,能给Max安全感。他宅,他害怕交际,他体态臃肿。。。。。只因他的孤独。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樱花会开的很艳吧。。。。。 
   但孤单的人,只会看到漫天的落花,和落花的孤单。 

 

  

此刻听着民谣诗人李志的木吉他弹唱,有点儿精神恍惚。。。。。。

 

【备注】Into the Wild又名《荒野生存》是一部改编自真实的故事的电影。剧本的灵感来源于1996年强·克拉库尔(Jon Krakauer)的同名作品《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故事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和超验主义者克里斯多夫·麦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流浪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梵高》
这张摄于1887年的照片是唯一的梵高真人照?
梵高--孤独的守护神
卢禹舜| 我看梵高(在荷兰梵高美术馆)
梵高:孤独的火焰画家
梵高,你如此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