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是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高峰期
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肠道传染病有那些
肠道传染病的种类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一类传染病。  这种病可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教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此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染。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体受到污染。饮用被污染后的水源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 :食品在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可能。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三、不要轻视腹泻症状
夏季为什么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人们吃了这些变质食物,就可能得病;夏季在食物和水里的细菌数量要比冬天多,如果喝生水,吃不干净的瓜果、通过不干净的手和餐具,就容易得病;夏季是苍蝇繁殖旺盛季节,如食物保管存放不好,吃了被苍蝇叮爬的食物也会得病。  临床表现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严重的肠道传染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细菌培养检查。与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四、“五要五不要”防传染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即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即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五、餐饮业怎样重点预防
正因为病从口入,因此餐饮业是重点防范对象。专家认为,餐饮业应做好原材料选购、加工处理食物、储存食物每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工作。
选购新鲜的食物原材料,不要购买变质、变色、变味的食物;不要从流动熟食小贩或无牌食品店购买食物。加工处理食物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处理食物前、处理生食后及如厕后,都应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净双手;要分不同的人处理熟制品(卤味、烧味)和处理海产、家禽,任何人如有腹泻或呕吐,不要动手进行食物处理;不要过早准备食物,尤其是海产品,最好即煮即用;生熟食物要用不同用具处理;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海水产品。
如何科学储存食物?生的肉食、海产和其他容易变坏的食物,应放在雪柜内储存,雪柜在4℃以下;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如要放在一起,把熟食放在雪柜上格;已煮熟的食物,如不是即时食用,应储存在4℃以下且保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养殖海产品的水要经常更换,鱼缸要定期消毒。
 
六、如何注意手的卫生
人的双手,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物品,沾染各种微生物的寄生虫虫卵的机会很多,因而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平日要勤洗脸、勤换衣服,
  最好是流水洗手加肥皂撮洗,90%左右污垢在手上的微生物都能洗干净。如果几个人合用一盆水,在某种意义上讲比不洗还不好。把握洗手时间,手随时随地都有弄脏的可能,时时不停洗手,难以办到。可以这样:工作(学习)结束洗一洗手;外出归来洗一洗手;食前便后洗一洗手;特别是食前便后更是不能忽视的招。
 
七、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发病突然,症状严重,传染性很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1、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运动(即“三管一灭”工作,即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
  2、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3、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7、最好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
  8、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9、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10、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庭成员同时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应在去医院的同时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当前各级疾控中心加强了对夏季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各大医院均开设了专门的肠道门诊,要求做到逢泻必检,决不允许漏诊一例腹泻病人。各位市民应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发生腹泻等症状一定主动到医院就诊,发现周围有类似症状的人应劝其主动就医或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如何治疗夏季肠道传染病?
  治疗腹泻16字诀: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1、如何防治脱水?
  腹泻的最大反应是脱水,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静脉输液仅适用于不到10%的重度脱水者。
    2、发生腹泻还要继续进食吗?
  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羹等。
    3、腹泻时应该服用哪些药物呢?
  腹泻就用止泻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许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细菌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可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当然,如果腹泻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出现了脱水症状,就应该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泻剂。
   伴有发热就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妥。因肠道传染病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故在选用抗生素时,最好先做大便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对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伴有腹痛就使用止痛剂?有些患者习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剂,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可使青光眼进一步恶化。对轻度腹痛者可热敷腹部;对腹痛较剧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止痛剂。
   稍有好转就停药?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常以症状为服药依据,即腹泻重时就多服,腹泻轻时就少服,稍有好转就停药。这很容易造成复发,严重者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用药两三天,有条件者应做大便细菌培养,待转为阴性后方可停药。
   腹泻不止就更换药物?有些肠道传染病患者用药一两天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别的药物。其实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一个疗程,至少3-5天,随便换药,会适得其反。
   所以,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另外,长沙已经进入了雨季,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市民还要注意预防钩体病、虫媒病等疾病。
 
钩体病的预防
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平均10日。早期(起病后1~3日)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即可痊愈,而另有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约在起病后3~14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
(一)预防措施
    由于全国疫情分布广泛,钩体病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控制本病的流行。对流行严重的省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降低发病率,同时贯彻“三早一就”的原则降低病死率,保护劳动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
     1、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各种类型的疫源地,如山垄田、烂泥田、冷水田、潮田、荒唐。主要通过开沟排水,减少积水,建立合理排灌系统,沼泽地填平成为旱田。减少鼠类栖息场所,结合农耕每年定期和突击性灭鼠保粮和灭鼠防病等措施,降低鼠密度,有效地控制本病的流行。
     2、兴修水利防治洪涝灾害: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流行区,加固防洪堤防止洪水泛滥,在水患严重的地区实施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是控制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3、健康教育:在钩体病流行的疫区大力开展钩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圈养猪、开展灭鼠等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并配备一定的实验室诊断设备和相关试剂。在流行季节前进行钩体病监测工作,对参加水稻收割的农民、抗洪抢险的人员以及危险职业的人员中普及钩体病有关常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4、免疫接种:菌苗接种后大约需经1个月左右,体内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所以菌苗接种应在钩体病流行期之前进行,通常在每年4~5月份进行。对于支农人员或参加抗洪抢险的人员,应在接种疫苗后15天才能进入疫区工作。
    5、预防服药:在已经发生钩体病流行的人群中接种菌苗,来不及产生保护性抗体,预防接种效果较差,这时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方法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口服强力霉素200mg,1周内分2次服用,或1次服用。
   (二)病人、接触者及环境的管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报告疾控中心,以便采取防制措施。如避免接触钩体疫水、预防服药、灭鼠、圈猪、水源消毒和对疫水设置警示牌。
   (三)流行期措施:在钩体病发生流行的疫点,要对病人和受钩体污染的环境进行管理。对病人及时治疗,在疫点对传染源进行带菌率调查,如猪带菌率、鼠密度和鼠带菌率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或消灭传染源的措施。对流行的菌型进行鉴定,以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
 
    洪水后注意防治肠道及虫媒传染病
  正值洪水多发的季节,洪水后肠道及虫媒传染病问题将变得十分突出,发生洪水地区应注意监控鼠类及蚊蝇密度,并让群众了解自我防护知识。
 
食物中毒专家认为,水灾破坏了水源卫生,食物的加工供给都会存在被污染的情况。因为大水,也会出现排泄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由于连日阴雨潮湿,粮食会出现被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产生名为呕吐毒素的物质,使人们食用后产生不适。
  
虫媒疾病专家认为,许多疾病的传播都与灾害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洪水初起,对以往躲藏着的鼠类有驱赶作用,大水会将鼠类大量聚集到无水高地,使其在小空间中达到极高密度,与人的接触机会比平时增加了几十倍。之后到洪水逐渐退去,原本聚集的鼠类又开始分散,它们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也随之扩散。
  与此同时,在水灾初期,蚊蝇因为没有较为稳定的孳生环境,也暂时处于低密度状态,洪水中期和过后,坑洼等地多处积水,造成蚊蝇等大量孳生,由蚊蝇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发病率也会上升。
  很多疾病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因此防止病媒昆虫叮咬,预防虫媒传染病,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如果可能,在蚊虫通常叮人的时间,即黄昏后黎明前不要外出。夜间外出要穿长袖衫和长裤,不要穿对蚊子有诱惑性的深色衣服,也不要穿凉鞋。  
  如果可能接触蜱、螨,则应将长裤塞进袜子里,有条件时应穿长统靴。
  选择适合的驱避剂涂抹暴露的皮肤,但必须按照厂家注明的注意事项施用,特别是对幼儿。
  驱避剂也可喷洒在衣服、鞋、帐篷、蚊帐和其他物品上。
  如果可能应避免到虫媒病流行的地区。大部分虫媒病传播是有季节性的,在非流行季节前往上述地区可减少得病的机会。 
  住地门窗要安装纱窗。如无纱窗,则夜间应关上门窗。 
  如果蚊虫可能进入住宅,则应在床上设置蚊帐,蚊帐边缘压在床垫下,并确保蚊帐无破口,帐内无蚊虫。若用二氯苯醚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渍蚊帐,则防蚊效果更佳。 
  夜间在寝室内使用灭蚊喷雾器或放有杀虫片的灭蚊器,或点燃盘式蚊香。
  对于有合适疫苗的虫媒传染病,在适当的时机可以接种疫苗(乙脑疫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家长和中小学校注意!开学季重点防范这两种肠道传染病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小常识
腹泻千万别硬扛-贺 雄-搜狐博客
传染病高发季来了!疾控中心专家教你最强防治攻略
2023年8月健康防病温馨提示
霍乱到底是什么病,该如何预防?关于霍乱,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