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大学一院 王智军 006号--结核性脑膜脑炎(附冯博点评)

病例主持:王智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总结整理:赵昊天

2016.4.11讨论于李神经会诊中心全群

女,24岁,主因“头痛7天伴发热3天”为主诉入院;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前额部为重,呈间断性钝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CT示: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口服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差。3天前患者头痛加重,伴发热、精神差,体温最高达37.8,可自行退热。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出现意识障碍。


今(20160317)遂来我院收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病史。查体:昏睡状,精神差,轻度烦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可见自发活动。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 ),颈抵抗,刻下三横指,双侧巴氏、布氏、克氏征阴性。余查体不能合作。入院生化可提供。

 

临床特点:青年女性,既往无特殊,急性起病,表现为头痛 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

 

定位诊断:定位于广泛脑膜受累可能性大,亦可能定位于双侧网状结构或丘脑

 

定性诊断:首先考虑颅内感染,其余如SAH,静脉血栓,免疫性脑病等需要鉴别

 

2016-3-16 脑脊液结果:颜色透明,压力400mmH20,细胞数220*106/L.MRV显示:右侧横窦乙状窦显示不清,左侧乙状窦显影浅淡。



患者腰穿示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均明显增高,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少量中性粒细胞,但糖氯均正常;MRI脑实质未发现明显异常,增强提示广泛软脑膜强化;考虑脑膜炎可能性大,倾向于结核,隐球菌、脑膜癌病等待排,但糖氯正常、血沉正常、结核DNA阴性,仍需寻找其他证据

 

给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复查腰穿

白细胞数逐渐增高,病情似乎仍在进展,混合细胞反应多见于结核,早期嗜中性粒细胞升高,抗痨的一个月缓慢下降。


入院13 病人出现双眼外展不充分,可以用高颅压解释


给予五连抗痨治疗后,患者意识好转,病情好转,目前在院。

 

最后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

 

通过此病历例学习,在部分结核性脑膜炎中脑脊液糖和氯化物完全可以正常,此两项不具特征性意义。目前来看,尚没有敏感、特异性较高的确诊结核的方法,更多的还是要靠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甚至对治疗反应的综合判断。

冯国栋老师:

结脑的确诊包括:1.培养阳性:和固体罗氏培养比较,MGIT960液体培养阳性率更高,我们在连续培养研究中,其阳性率可以达到10%。2.核酸检测:因为普通PCR将阳性率太高,因此目前不推荐各实验室自己的PCR检测作为确诊依据(手工PCR),而是推荐商业化的一体式核酸检测,如Xpert。我们的经验,在连续检测中,可以达到20%。3.抗酸染色:50年代认为结脑脑脊液抗酸染色阳性率可达70%,但近0年,普遍认为低于10%,且国内阳性率更低,这也和现在大家营养状况改善、就诊提前等状况有关。我们做的改良抗酸染色,在不区分患者来源(包括结核病院合综合医院)的情况下,阳性率大约80%,但是明显结核病院送来的患者阳性率更高,而且往往比咱们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收到的患者病情重。


T-SPOT在欧美有诊断价值,但即使如此,2010年南非共识,还是认为,T-SPOT阳性只对儿童结脑有意义,对成人诊断价值不大。但是T-SPOT很有必要做,尤其是在不能排除是结脑,准备用激素的时候,T-SPOT阳性更需慎重。因为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引起结核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我们也推荐进行评分,而且据我们和国外(主要是越南和南非)的经验,评分为很可能的TBM患者,最终是结脑的特异度也在80~90%以上,只有少部分可能是慢性感染、不典型化脑或真菌脑膜炎(如隐脑),所以此时建议即使没有病原学证据,也应及早开始抗结核治疗。而对评分为可能的TBM(6~9分)患者,最终是结脑的阳性率只有50%左右,根据地域的不同,还有可能是布脑、隐脑、梅毒及其他感染。


所以此时,开启抗结核治疗一定要慎重,排除诊断相当重要。如隐脑和脑膜癌,如果不做病原学(查隐球菌或者脑脊液肿瘤细胞),单纯临床表现完全可以和结脑一样,所以我们在诊断的时候除非有明确的Red Flag指征,否则没有病原学证据时,很难区分不同的感染。


但是对于超过6分没有找到其他感染的病原学证据,也没有结核病原学证据的时候,是否该抗结核治疗就很困难了,这往往取决于对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的评估核对抗结核药物的理解。对于化脑这样由快速增殖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因为细胞数往往超过1000(南非标准里细胞数上限是500),中性粒细胞超过50%(南非标准里是淋巴细胞超过50%),所以,很有意思,很多病脑和化脑患者都因为各种指标过高或过低,最终导致评分就在6分一下。


因此抗结核治疗其实是覆盖了很多慢速增值细菌(尤其是利福平),所以这时开启抗结核治疗也可能是有效的。


细菌性脑膜炎指南中,对不明病原的患者,首选万古加三代(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跨BBB容易,但耐药的也多。去年,卫生部推出的抗菌药物管理指南,总则第八条:“病原治疗”中除本《指导原则》所列通常选用的药物品种外,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细菌耐药性及当地药物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其实就是给临床医生松绑,抗菌治疗太复杂,完全按指南、说明书治疗跟本不够。


有很多抗生素都有off label的作用,就如莫西沙星或利奈唑胺抗结核。各厂家处于利益或者其他考虑,不愿意推动说明书的修改,但是临床则被证实有效,。这一版的管理指南其实认可了,抗菌治疗时的可变性。指南之所以这么定,是因为化脑往往较重。在国外,考虑化脑时,不需要获得病原学证据,可以直接开始抗生素治疗。这也是感染性疾病中重症感染提倡降阶梯治疗的理念,在不明确我们是否能打败敌人的情况下,只要经济、身体状况允许,要以压倒性力量打败敌人。就像美国吊打伊拉克。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存亡之地,不可不察。我们处理过不少顿挫感染、复发感染的化脑、结脑、隐脑,都是因为治疗不充分。或者是考虑经济因素,或者是因为担心副作用,所以没有足程、足量的去抗菌。


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应用限制类或排除类抗菌药物。但若药敏结果证实非限制类有效时应改为非限制类: 

(1)以下严重感染:a、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心肺复苏后感染或器官移植后感染;d、脏器穿孔;e、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f、多发性创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2)免疫状态不良,包括:a、长时间免疫抑制治疗;b、接受放疗或化疗;c、中性粒细胞<1×109/L;d、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 

注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严重感染,是属于可直接应用限制类药物的。

 

结核性脑膜炎的越南诊断法则:

1.前提条件:年龄>15岁且脑脊液糖<同期血糖50%

2.临床特征及得分:

年龄≥36( 2),<36(0)

血白细胞计数≥15×10^9/L( 4),<15×10^9/L(0)

病程≥6d(-5),<6d(0)

脑脊液中性粒比值≥75%( 4),<75%(0)  

3.总分≤4分考虑TBM,>4考虑其他。


病例主持:王智军  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总结整理:赵昊天 ;2016.4.11讨论于李神经会诊中心全群

编辑:伊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热半月,病情进行性加重——这个病例太难了!
7岁男孩反复感冒伴头痛,这个病因你能想到吗?
专家述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经验
MR07-03-02-03 脑部炎症的MRI诊断-颅内结核
头痛、发热4天,这个病因让人意想不到!
头痛伴发热20天余确诊布鲁菌脑炎病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