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欧人的故乡在中国(九)
九、线粒体DNA里的历史真相——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解读(中)
能证明印欧人起源于中国的第二条分子人类学证据就是线粒体DNA的谱系分布。
前文提到Y染色体是父系遗传,而线粒体DNA则是母系遗传,远古人类的迁徙过程历时数万年,当然肯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因此要依据分子人类学来推测远古人类的迁徙路线,只有结合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两方面的数据加以论断才对。但奇怪的是,斯宾塞《出非洲记》一书的英文原名却是:“TheJourney of Man”,对此作者说:
“关于书名,准确地说,应为《男人的旅程》,这其中没有任何性别的歧视。基本上,我们的旅程行进在一条只存在于男性生命中的道路上,其名为Y-染色体,这一个自亚当而下的男性谱系,是辨别这一旅程最敏锐的‘指南针’。在帮助我们适应环境、进化演变方面,Y-染色体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类的基因密码所不可比拟的。当然,为了繁衍后代,早期人类的团体中必然包括女性,我们的旅程可能要忽略一些女性谱系的细节。既然要在一条道路上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这些忽略也是不可避免的。”(《出非洲记》前言)
这段话实在是令人错愕,因为它违背了分子人类学的基本常识,就和前面周及徐的诡异表现一样,斯宾塞这究竟是真傻呢还是在装傻?抑或是在自作聪明地将全世界的读者都当傻子?在辨别人类迁徙旅程这一点上,Y染色体远远比不上线粒体DNA精准可靠,这个道理甚至连不具备分子人类学知识的一般读者都很容易理解。因为在人类走出非洲后的这六七万年中,女性迁徙的幅度与频率总是远远低于男性的,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女性一生的足迹不会超过方圆百里的范围;而男性则不然,即使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他们也会因从军、出仕、经商甚至获罪流放而到千里之外安家落户。这还只是和平时期,遇到战乱和种族冲突,尤其是远古时代,战胜方会对失败方屠男留女,那么原有的Y染色体就会被外来的类型全面替代,而线粒体DNA却能安然无恙地继续传承。因此今天世界上线粒体DNA的谱系分布不会与数万年前的人类迁徙路线太过背离,而Y染色体的古今谱系分布之差异则要大得多,然则斯宾塞声称Y染色体是辨别人类迁徙旅程“最敏锐的指南针”,是“其他任何人类的基因密码所不可比拟的”,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斯宾塞说他以“男性的旅程”代表“人类的旅程”并非出于性别歧视,对此我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秘史
不靠穿越,科学家是怎么知道曹操和他的太监爷爷是一家人的?
语言与基因: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人类到底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基因学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祖源分析是怎么进行的
物种起源––正传:40.我们来自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