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入虚妄会六入即如来藏性

如来藏在眼根称为见性,在耳根称为闻性,在鼻根称为嗅性,在舌根称尝性,在身根称触性,在意根称知性,是一个本觉佛性映在六根门头。六入没有自己的体相,所以这里极力斥破其离尘无体之妄。


眼入本如来藏性和耳入本如来藏性

眼入是怎么一回事呢?佛说:就像眼睛一直望着空中,瞪久发劳,时间久劳累了,就会看见空中有花。见精也是这样:“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个见性既不是从明来,也不是从暗来,既不是从眼根生,又不是从空中来,所以说眼入虚妄不实。讲到耳入,佛就说:就像有个人用两手指堵住耳朵,把两个耳朵塞牢。由于耳根感到劳顿的缘故,头中就会嗡嗡作声。闻性也是这样,“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但这个闻性不从动静中来,也不是从根出的,又不是从空来的,所以说耳入虚妄不实。


鼻入本如来藏性和舌入本如来藏性

说到鼻入,佛说:就好像有人用鼻子极快地、极频繁地呼吸,久了就会生出劳相。嗅性也是这样,“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个能

嗅香臭的闻性,不由通塞产生,不是从根出,也不是从虚空生出来的,所以说鼻入虚妄不实。说到舌入,佛说,就像有人用舌头一直舐自己的唇吻,舐久了就会有劳相生出来。假如这个人有病,嘴里就会有苦味;如果没有病,就会觉得有点甜丝丝的味道。苦与甜的感觉,二者都是劳相。尝性也是这样,“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我们的尝性不是从甜苦来,既不是因淡有,也不是从舌根出,更不是从凭空生的,所以说舌入虚妄不实。


身入本如来藏性和意入本如来藏性

说到身入,佛说:“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但这个触性不是从离合而生,也不是从违顺生,不是从身根来,更不是从空中出,所以说身入虚妄不实。说到意入,佛就说:譬如有人劳苦疲倦就要睡眠,睡够了便觉醒。看见过的事情就会记忆,失却记忆就是忘却。生命过程中就会有各种事实与思想生起、保存、变易、消灭的种种颠倒经验。意根也是这样,“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但这个觉知性不是从醒和睡的状态中来,不从生灭中来,不从身根生出来,也不从虚空中无中生有,所以说身人虚妄不实。


“菩提瞪发劳相”的六种表现

菩提瞪发劳相“是指如来藏性本来只有一个坚密身,根本无所谓能所,本不可入。但因为一念妄动而起无明之后,众生迷此真心而为八识,发起见、闻、觉、知而为六用的根本。如来藏这个湛渊之体因此而分为六受用根,并为六尘所入。所以,“瞪”比喻无明;“劳”比喻相分和见分,表现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教知识之八识详解
什么才是真“见性”?“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就象镜子对着影子一样,只有照了而无分别
佛门常说,要六根清净,到底什么是六根?
楞严八十分义 修断虚习分第四十四
东北老师讲解《心经》之【无受想行识...】
苦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