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冬进补好时节,养生药膳这样吃更有效
《黄帝内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冬季养生应保养“闭藏”之气,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机。

民间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之说,秋冬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与抗御疾病的能力,为第二年开春之后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少生疾病。


中医调理专科医师指出进补不能盲补,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等不同,选择适宜的补品。若进补不当,或进补过度,反而让健康受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冬食补有原则。
01
以养胃为先
秋冬交际人体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体虚、脾虚胃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者,进补前应先打 “底补”,最好先调养脾胃,等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再施补。

对痰湿质、湿热质等湿浊明显的人群,应先化湿醒脾、祛除湿热,方可进补,避免进补之品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推荐调理脾胃的药膳~

健脾养胃汤


材料:鲜淮山200克,鲜百合1个,鸡内金6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15克,陈皮1瓣,排骨300克,蜜枣2枚。

功效:健脾祛湿,消滞开胃,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人群,有增强脾胃功能的功效,可用于秋冬进补前调理脾胃。
02
以平补为则
秋冬交接或初冬时节以平补为原则,忌大补,忌过补滋腻。进补的人大多体质偏虚、或年高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或术后康复需要进补,宜采用平补、调补、清补、温补等和缓方式慢慢进行,一般都不宜大补、骤补,药物不可性味太偏,不可营养过剩,不可操之过急。若过度温补或滋腻,易造成“虚不受补”、“上火”等不适。


食物多选用具有养肺润燥、健脾益气、平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栗子、苹果、梨、石榴、葡萄、杨桃、柚子、乌鸡、鸭肉、牛肉、百合、莲子、芝麻、大枣等。食补方法则以采用药粥或炖品等药膳最佳。

汤特别是炖汤,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使营养成分大多融在汤水里,不容易流失,还易于人体吸收,是进补的良药。
03
辨体质调补
进补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进补一般都是补虚,然体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五脏虚等不同,所以进补要辨证,根据体质施补。

01.阴虚质

阴虚质宜食黄精、百合、银耳、黑芝麻、麦冬、燕窝、石斛等。

罗汉果南杏煲鸡


材料:鸡半只,罗汉果半个,银耳1小块,南杏15克,生姜3片,蜜枣1枚。

功效:润肺益胃,润燥通便。温而不燥,补而不滞。适用于秋冬交际调理身体。此汤也适用于调理因工作、学习加班、熬夜、过劳、虚火上炎所致乏力、心烦急躁、口干咽痛、大便干结等不适。

02. 气虚质

气虚质宜食生晒参、党参、黄芪、大枣、山药、鸡肉等。

灵芝党参汤


材料:灵芝5克,党参5克,龙眼肉3克,瘦肉80克。炖汤。

功效:益气补虚。适用于气虚质或体弱汗多人群调补身体。

03.阳虚质

阳虚质宜杜仲、栗子、核桃仁、冬虫夏草、牛肉等。

红枣栗子鸡汤


材料:红枣5枚,龙眼肉10克,栗子肉50-100克,陈皮1瓣,乌鸡半只。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养心安神。适用于阳虚质或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人群,可调治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发呆等不适。

04.痰湿质

痰湿质属实性体质,平素不宜温补、滋补,宜清补或攻补兼施,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身体。

陈皮土茯苓煲鸡


材料:陈皮1瓣,土茯苓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鸡半只,生姜3片,蜜枣1枚。

功效:祛湿化痰,健脾胃。适用于痰湿质或平素容易痰多的人群平补身体,补而不腻。

注意:

1、外感忌补

患有外感、咳嗽等疾病时,应暂时停止调补,宜吃清淡饮食,多饮水。若此时仍大鱼大肉进补,则可能留邪致变。

2、实证忌补

体质偏实者或平时易面红目赤、口苦咽痛、大便秘结等实热偏重者不宜进补。■

【来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者: 治未病中心 彭玉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不足怎么补?食补加药补,效果更靠谱!
中医进补脾胃要认清 两款健脾补胃食疗法
“虚不受补”该如何调养?
五大方法让全家补出好气色
【教授药膳】痰湿内盛昏昏睡《芡实莲子苡仁汤》
冬季养好肾,来年更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