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9%的好婚姻,都赢在这3个细节上

看了几期《爱情保卫战》,发现大家的情感诉求只有一个——“找回失踪的'老公/老婆’”。

家住北方的小鲁感慨,丈夫婚前婚后就是两个人,婚前的体贴,如冬天提前坐到车里把座椅暖热一样,让人心里特别熨帖。

而婚后呢?老公直接成了甩手掌柜,不仅不带孩子,就连吵架都吵不出个所以然。

丈夫也很委屈,自己其实挺顾家,就是爱喝点酒。

每次喝酒小郑就是一顿按头数落,他闷声不吭用冷战抗议,小郑就说有事情要沟通,一定要说话;而他参与吵架,直接让矛盾升级为“打打砸砸”;他因此也不敢吵架,反而被小郑数落自己挂着脸。

“我实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样了。”

相比之下,张先生觉得自己的遭遇才算委屈:妻子马女士认为自己老是不明白她在想什么,频频犯错。

于是乎,妻子就为设计了一系列小惩罚,比如随行携带指压板,丈夫“犯规一次”,就在指压板上站三十分钟;

再比如丈夫猜错了自己的想法,就把他的牙刷拿去刷马桶,美其名曰泄愤。

有一次两个人去到猫咖,妻子过敏后暗示丈夫离开,丈夫没有注意到对方的不适,而是继续玩了起来。

妻子很气愤,为什么结婚前你是我的雷达,结婚后你什么都视而不见了?

而丈夫也很无奈:“为什么你的想法要我猜,不能坦坦荡荡说?”

这些夫妻之间的问题看起来花样百出,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情绪管理问题和沟通问题。

沟通和情绪也是丝丝相扣、互相影响。

因为不能有效管理情绪,容易情绪上头,所以我们无法有效沟通;

因为无法有效沟通,所以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更容易陷入冷战和争吵之中。

拨开所有的情感问题,大多并不是爱与不爱,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沟通,当问题来临,我们任由情绪的火山爆发,把两人的关系炸得七零八落。 

情绪上头到底有多可怕?

一位小姐姐在朋友圈晒出了终止结婚的原因:

在和爱人谈婚论嫁之后,她和对方的朋友们一起吃饭,席间低声劝说对方少喝点酒。

原本,这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提醒,完全可以用“我今天开心,和朋友多喝点”或者“好的媳妇儿听你的”来解决。

万万没想到,这位酒上脑的新婚先生直接指着小姐姐的鼻子骂,言语间不乏“老子想怎样就怎样”、“结了婚也是我最大”的万丈豪情,更多的是对新婚妻子的贬低和羞辱。

面对这一刻,小姐姐没有选择“给面子”,果断取消了婚礼,并在朋友圈喊话对方清醒后把结婚证变为离婚证。

我们无法预料一段感情的走向,但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时候,亲密关系中最大的杀手,并不是金钱或者出轨,而是起伏不定的情绪。 

走近一段关系,一定要小心这几个死局:

死局一:看不到对方的喜怒哀乐

如《婚姻保卫战》中的小鲁,她抱怨、咒骂、甚至摔毁东西,用这样的方式示警,却根本没有用心去思考为什么爱人要酗酒?他的内心有什么难以开解的结吗?

当我们只把咒骂当作改变他人武器,不仅动摇不了根本,而且会拖垮内心,让婚姻遗憾收场。

在婚姻中,我们太容易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当你抱怨对方看不见你、听不到你、不够爱你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是否看到了对方?听到了对方?是否接收到对方爱的表达?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孤独终老,而是和使你孤独的人终老。

如果只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去理解对方,我们会一无所有。

死局二:贬低对方

婚姻中,不管男女,我们特别喜欢用贬低、打压的方式,来抬高自己,显示自己的价值,来获得尊重。

言语上的贬低和打压,其实也是一种暴力,伤害并不小于行为暴力,伤害的是人的心,让一个人感受不到尊重和自由。

再怎样的深爱,也无法抵御人格羞辱,长久以来,这段婚姻必定无法长久。

死局三:沟通就是宣泄自己的坏脾气

很多人所谓的沟通就是宣泄自己的情绪,我怎么爽,就怎么说,我说爽了,宣泄完了,沟通就结束了。

与爱人生活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情绪,疏导彼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这种分享与沟通是相互的,没有人喜欢永远做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喜欢成为情绪的宣泄口。

当你冲爱人发泄情绪时,请问问你自己愿意做别人的情绪垃圾桶吗?

一位结婚二十多年的女士在总结婚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日子,就是童话世界不断坍塌,人间烟火不断暴露的过程。”

最初结婚几年,两个人睡觉都左手牵右手,吵架吵到天翻地覆也不怕,夜晚的一个深切拥抱,第二天的感情反而更好。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婚姻被安置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位置上。

两人再想吵却吵不动了,丈夫不仅不会回应吵架,反而会卷着铺盖躲到另一个房间去,他们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假面夫妻。

意识到从前的沟通方式不再奏效,她开始思考两个人吵架的原因,并把事件分流为两个渠道。

第一个渠道代表着自己,是自己的委屈、难过、生气。

自己的情绪自己管理,不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情绪垃圾桶。学习管理情绪的各种方法,每次情绪来临的时候,快速有效回到平静的状态。

第二个渠道,代表着两个人需要为家庭共同作出的努力。

这部分不再用讽刺、抱怨的形式来表现,而是变成平静客观的叙述和命令,如用“今天我工作忙,你可以去接一下孩子吗?”,来取代“我都这么累了,你不知道主动接一下孩子,难道养孩子就只是我自己的事情吗?”

虽然从眼前看,没把内心憋着的一口气吐出来有些委屈,但丈夫已经不打折扣地在执行自己的命令,也在为这个家努力。

她宽慰地想,这何尝不是一种责任感?

当她的情绪越来越稳定,沟通起来越来越柔和清晰,婚姻关系反而更加融洽,丈夫不仅愿意分担责任,并且更愿意和她坐下来好好交谈。


爱一个人很简单,和这个人过一辈子却很难。

就像李宗盛在歌里唱的:“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想的却不可得,情爱里无知者。”

多少人已经在婚姻里摸爬滚打多年,却依旧是情爱里的无知者,无知无觉透支两人的感情。

经营婚姻说起来很难,但底层的规律却并不复杂。

爱有三不要——不指责、不抱怨,不发泄

“吃完饭把凳子放回原位不行吗,这是我们自己家,能不能在乎一点?”“你就说一句把凳子放回原位不行吗?为什么非要上纲上线地说我不在乎自己的家?”

你瞧,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总是习惯在表达事情之后,补充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还要捎带着抱怨或发泄的情绪。

而这样的表达落在对方眼中,就是挑剔,是对方即刻竖起盔甲的暗号。

因此,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我们只叙述事情,或只表达感受,既不攻击对方,也不夸大事实。

爱有三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搂搂抱抱

轻柔地沟通,正面的语气,恰当的身体接触,这些从眼神情绪中能传递出的温暖,是我们自婴幼儿时期就建立的感受爱的密码。

“亲爱的,吃完饭请把凳子放回原位。”

“亲爱的,你吃完饭收拾了一下,我轻松了好多。”

试想一下,当两个人之间的情绪、感情都随着轻松的沟通而流动起来,我们得到的是正面反馈,也更愿意给对方积极回应。

爱的基础核心——管理情绪

海蓝博士研究了很多人的婚姻后发现:一般将亲密关系送向终点的是,起伏不定、不定时爆炸的情绪。没有人能够在你起伏跌宕的情绪中,始终不变地爱你。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两个人近了就会有各种情绪,真实和丰盈的亲密关系一定包含着各种情绪。

我们常把两个人没红过脸、没吵过架、没有冲突、没有伤害作为美好关系的标准。这是误导,也是虚幻。

真正的亲密和深厚,不是因为没有矛盾、冲突和伤害,而是能够承受和化解多少矛盾、冲突和伤害,是在经历每一次冲突和伤害中,灵魂更加靠近,发现了更多的彼此温暖和慰籍的途径和方法。

婚前的那个爱人,总会顺着我们升级打怪般地生活轨道渐渐走远。

而眼前的这个人,是我们选择共同携手下一段人生的伙伴。

学会管理情绪,学会沟通之道,学会处理矛盾,内心有阳光,不求大爱轰烈,只愿从容自在。

重磅直播预告!

直播没有回放 ⚠️
预约后开播才会有提醒,不容错过

本期内容:做一盏照亮自己的灯

① 九个幸福的锦囊

② 一个幸福方程式

   ③ 跳出情绪循环路径

马上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特约作者:马半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的本质是定向合作
夫妻之间不要剥夺爱人和异性相处
夫妻之间,情到浓时再“深爱”,也禁不起这3种暴力“折腾”!
很多夫妻都会走进这样的“死局”吧?
成熟的男人和不成熟的男人以及婚姻
☆ 女人怎样在婚姻中拥有自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