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道龙门】龙门美食:舌尖上的非遗

心灵手巧的龙门人因地制宜,制作出众多富有本地特色的美食,而且很多还列入了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如龙门腊味、大笼糍、地派豆腐、地派淋肉、长滩米粉、永汉肠粉、龙门云吞。龙门美食,也成为一种文化,在此与花草树木一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是那缕飘香,成为不少都市人的乡愁。

龙门腊味

贮藏待客风味独特

龙门腊味传统技艺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龙门腊味中的腊鸭、腊猪腩、腊肠、腊鱼等远近驰名。

古时,龙门乡村由于远离圩市、购物不便,在冬至到来之前,人们将自养的鸭、猪宰杀、腊制,以便贮藏、待客,风味独特,肥不腻口。龙门腊味采用独特的调味配方和传统的制作工艺,需经过选料、腌制、晾晒等工序。龙门腊味选料讲究三分肥、七分瘦为佳;腊味腌制用料除冰糖、盐、60度白酒外,还有八角、桂皮、陈皮、丁香等香料;腌制时要先把糖、盐、60度酒均匀涂抹在腌制品上,再放入瓦罐内腌一夜。早上6-7时起水,晾干,用卤抽上色,最后挂在干燥通风的晒场自然晾晒风干,待腊味的肉变为暗红色、肥肉呈乳白色,散发淡淡腊香味,即可判定晾晒完成。

食用龙门腊味的时候,将其切片,很有嚼头,腊香扑鼻,一实一软,醇厚滋润,令人回味无穷。如龙门籍诗人邓志雄在《龙门腊味》云:“腊鲜巧晒在冬前,杆尾篙头风自然。待到肉干明透亮,筵中人咏尽诗篇。”

经过多年的传承,龙门腊味已经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腊香四溢,其生产在当地已经形成规模化。秋风送爽、天空湛蓝的日子,走在龙门城乡的家门或小巷,总能闻到那阵阵的腊肉香味,口中的味蕾像通电似的,急不可待地想要品尝一番。

大笼糍

糯米的地道口感

龙门县龙江镇大笼糍制作始于明代初期,它是年糕的一种,春节时期人们用于祭祀或送礼。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这三天是做大笼糍的传统日子。

随着春节的脚步声渐近,亲人都在团聚的归途,龙江镇的农村妇女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洗笼、淘米、摘芭蕉叶……给家里人品尝一块热气腾腾的大笼糍,是她们身为母亲在春节期间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硕大的糍笼里,承载的既是大自然对农家人的馈赠,也沉淀着村民对丰收团圆的喜悦和愿望。正因如此,在制作大笼糍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讲究亲力亲为与齐心协力,制作十分费时耗力,全家齐上阵是经常出现的画面。

大笼糍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地处石灰岩地区的龙江镇盛产水稻,在当地人眼里,亲手种植的糯米不仅味道香郁醇厚,还蕴藏着村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糯米经过泡软晾干、研磨成粉等步骤后,搓揉糯米粉则是大笼糍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搓粉期间采用“搓、抽、拉、拍”的手法,手法要熟练,力道要适中。按照“起堆自溃”“慢连自落”的标准检测粉团是否搓好,这道工序才算完成。由于搓粉的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相当的体力才能制作出韧度适中、香味浓郁、口感独特的大笼糍。

大笼糍传统的食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大笼糍切片,蒸煮后,蘸糖水享用,香甜软糯;二是切片后,放锅里煎成金黄色,煎好后蘸上糖浆或盐吃,口感爽滑,很有嚼头。

大笼糍体现着人们对过去一年丰硕劳动成果的喜悦,也寄托着人们对明年能取得更好收获的美好愿望。收获颇丰的人家会将自己的大笼糍做得更大、更厚,以炫耀自家去年的骄人成果。

地派淋肉

越蒸越香 肥而不腻

地派淋肉历经几百年演化,仍保存原汁原味,是地派独有的传统佳肴。

每年春节前夕,地派各家各户将自宰或者购买的“一刀落”猪肉,连皮带骨,切成方块,每块约一二两重,然后放到滚水泡一下,捞起过冷水,增其爽口的口感,再把过好冷水的猪肉放到锅里加上油、盐、冰糖、八角粉、香叶一起炒,猪肉大约5成熟就用盆子装好放到大锅里面。大锅里不可以放水,慢火干蒸。蒸到最后大锅会烧成火焰红色。约蒸一个钟头就可以吃用。

地派淋肉的特点是干蒸,其保存方式比较特别,不需要放入冰箱里储存,只要每天干蒸一下就可以保存一个多月。地派淋肉,其口感香醇、肥而不腻,越蒸越能显示其传统食物的独特香味。

长滩米粉

口感韧滑 不易断糊

长滩米粉是龙门一道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已有200多年历史。龙门人制作长滩米粉的时候特别用心,选用上等的大米来作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山泉水进行加工。

长滩米粉采用优质冬米经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无任何添加剂,制作流程分为八个步骤:


浸米

隔晚将大米用清水洗净,再放入清水浸泡到早上,大米有断痕为好;

将浸好的大米捞起,用竹箩沥干水分,放入石磨,边磨边加入清水,米浆越细,米粉越韧滑;

将米浆倒入大铁盘,搪匀,放入100度水温的大锅中,加盖蒸至米浆起泡为熟;

将蒸熟的米粉大块掀起,放在竹笪上,拿到太阳下晒到米粉硬脆即可;
水渌

将大块晒干的米粉放入60度水温的大锅中泡软即可;

将泡软的大块米粉叠起,用大块木板加大石压2个小时;

将压直的米粉放在木板上,用大铡刀均匀地切成丝,粗细可自行调节;
将切丝的米粉放到竹笪上晒约4个小时即可。

长滩米粉有点像河粉的形状,但是比河粉更加薄透,有一股独特米的清香味,吃起来口感劲道且有韧性,爽滑可口。长滩米粉不容易断也不易糊,非常适合用来煮和炒。

永汉肠粉

细腻柔滑 广府味道

肠粉是广东人熟悉的广式点心。众所周知,在广东饮食行业的白案(制作面点)分工中,就专门设有“肠粉”一职,负责蒸制肠粉和糕点,可见肠粉在广东居民饮食中的重要性。

永汉肠粉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粉皮下,透露出黄色、淡黄色、绿色的各种不同馅料。在口感上,吃起来也是鲜香满口、细腻柔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永汉肠粉的制作奥秘在于米、水和蒸粉的技巧,永汉镇地处南昆山脚下,大米和水源都一流。肠粉制作者一般隔天夜里用泉水将大米浸泡,第二天凌晨三四时开始磨米浆,这样米浆才够新鲜嫩滑。肠粉的做法并不复杂,柴火炉上架设定制的蒸粉架,蒸粉架中间空,两头有出入口。添加上各种馅料,把铺上馅料的米浆送进蒸粉架里,蒸熟后取出再添加调料即可。

永汉肠粉有多种馅料:豆角、腌萝卜、咸菜、肉碎、鸡蛋等,最受欢迎的是肉腩馅料,新鲜猪肉味和米浆的香味相辅相成,令人不忍停筷。

龙门云吞

有容乃大 一口吞云

云吞是两广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的一种,属于粤菜系。不同于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馄饨”,初期被归类为饼类之中。之所以叫云吞, 是因为粤语中馄饨的发音类似于云吞。经过长年的发展,云吞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外皮以及里头的馅料都跟馄饨不同。

龙门云吞,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遍布龙门各乡镇,因鲜香味美,深受人们喜爱。

龙门云吞采用优质高筋玉米面粉、鸭蛋、新鲜猪后腿肉、海南胡椒制作而成。在面粉里加入鸭蛋和适量的水,揉至起筋,发酵。把面压制成型,每压一次,调薄一次,过程中不断洒玉米粉铺面,使其不会粘黏。在压制最后一次时,反复重叠,直到面皮变薄,最后切成正方形即成云吞皮。紧接着是包馅,用筷子卷馅入面,把皮包成元宝型即可,大小一般以“一口吞”为标准。

煮龙门云吞就需要点手法,把云吞放进沸腾的清水锅里,在煮的过程中添加两次冷水,这样煮出的云吞口感嫩滑,好成型,且不烂,汤汁完全锁在肉馅里。上碗时,先用葱花放底,再舀上一碗采用猪瘦肉和胡椒熬制而成的云吞汤底,一碗香味扑鼻的云吞就这样完成。

供稿:龙门县地方志办公室

整理编辑:龙门县融媒体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兰花炒腊肠
风靡江西的5种特色小吃,本地人很爱吃,却为何始终走不出江西?
好吃的肠粉米浆要怎么调?
大厨分享广东肠粉配方,记住这5步,做出来香味扑鼻有口感
蒸腊肉时:切记不要浸泡和水煮!教你正确做法,腊肉香醇腊味足!
藏在西华路的9家老字号美食,最老的店有二十几年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