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后久咳多痰?中医药教几招调理来止咳化痰

发热、咳嗽是感染新冠后的常见症状,很多人发现,明明烧退了好几天,咳嗽却一直不见好,甚至持续了好几个月!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积极就诊,明确诊断,进行对症治疗。其中,适当的调理也能有效加速痊愈。

中医药调理方法

新冠后咳嗽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急性发作期多由感受外邪所致,以实证居多,治疗以祛邪为主;临床缓解期多见肺脾肾虚损,或夹杂痰瘀作祟,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辅以祛邪。

主要表现:咽部灼热疼痛反复发作,常有咽喉异物感,吞咽时加重,咳嗽咯痰,痰黏稠,金实不鸣,声音变粗或不扬。平素或腹部松软肥胖,或皮肤易出油脂,或多愁善感,舌淡苔白,或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治法:疏肝理气,祛痰化瘀。

药茶:佛手花3克,木蝴蝶3克,胖大海2枚,薄荷3克,甘草2克,煮茶日常饮用。

药食调养:可适量食用冬苋菜、柠檬、薏苡仁、海带、萝卜、白茅根、柑橘、佛手等。

药膳:海带萝卜鸡肉汤。

用海带100克,白萝卜500克,鸡胸肉150克,生姜3片(此为3-4人分量)。将白萝卜去皮,切成块,将海带、生姜切片,鸡胸肉切成肉蓉。将白萝卜、海带放入锅内,加水和适量盐同煮30分钟,汤中加入鸡肉、生姜再煮10分钟,最后调味即可。

主要表现:晨起多有咳嗽咯痰、恶心感,痰质稀,语声低微,平素乏力易疲劳,动则汗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细或沉。

治法:益气止咳,补益肺脾。

药茶:党参5克,黄芪5克,罗汉果5克,薄荷3克,煮茶日常饮用。

药食调养:可适量食用百合、山药、白果、银耳、蜂蜜、阳桃、荸荠等。

药膳:人参大枣粥。

人参6克,大枣20克,粳米100克,加水熬成粥,加入蜂蜜或糖适量食用(糖尿病者可适量放盐调味)。

主要表现:咳嗽时轻时重,或口干便秘,或肢凉畏寒,声音嘶哑,乏力易疲劳,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沉。

治法:补益脾肾,滋养咽喉。

药茶:党参6克,茯苓6克,白术5克,甘草5克,陈皮6克,煮茶日常饮用。

药食调养:可适量食用白果、芝麻、百合、山药、海参等。

药膳:参黄鸭肉汤。

鸭子1000克,北沙参50克,熟地黄50克,枸杞子15克,葱、姜少许。鸭子切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地黄入净布包起,将其同枸杞子、老鸭一同放进沙锅加水,武火煮开后文火煲至酥软,加入调料适量食用。

日常调摄

起居:避免长期过度用嗓。建议劳逸结合,防止受寒,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菌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平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饮用淡盐水,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情志:生活宜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五志过极导致病情变化。

运动:适当运动,可坚持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坚持呼吸道训练

取立位或坐位、卧位。

一手放于前胸,一手放于腹部,进行腹式呼吸,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3,做到深吸缓呼。吸气用鼻,吸气时腹壁向内收缩,使腹壁的活动度尽量大;呼气用口,呼气时将口唇缩拢,如吹口哨样。

每日锻炼2次,每次10-20分钟,可使肌活动度增加,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王文辉教授治疗新冠“咳嗽”医案

患者许先生(化名,63岁,因“咳嗽痰多3天”前来就诊。

患者数天前出现发热,现无发热,但见咳嗽痰多,颈背疼痛,腰痛,纳差。目前精神尚可,乏力,食欲差,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弦。

中医诊断:咳嗽(肺脾两虚证)。

拟方如下:桔梗、炙甘草、芦根、生薏苡仁、茯苓、瓜蒌皮、浙贝母、仙鹤草、化橘红、芒果核、紫菀、葛根、白术、独活、广藿香,3剂,日1剂,早晚分温服。

复诊:咳嗽咳痰减少,颈背腰痛好转,舌淡红苔白,脉弦。原方加郁金、灵芝,再服3剂。

再诊:患者诸症好转。嘱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劳累,每日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时间。适寒温,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邪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忌肥甘厚味、生冷油腻之品,避免暴饮暴食,禁烟等。保持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及脏腑。

用药分析:一诊方中标本兼治、寒热并用:芦根、浙贝母、瓜蒌皮清肺热化痰;桔梗、生甘草、生薏苡仁取苇茎汤合桔梗汤之意宣肺祛痰排脓;化橘红、紫菀苦温以化痰止咳;芒果核化痰行气;患者觉颈背腰痛,此属湿困太阳,取独活、羌活 、葛根祛风胜湿止痛;藿香芳香化湿开胃;茯苓、白术补气健脾。

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此乃有别于六淫的外感病邪,致病性和传染性极强,应重视保护正气,二诊方中加郁金去体中瘀滞,加灵芝一可止咳平喘,二可补气安神。

专家介绍

王文辉

主任中医师,教授,治未病科副主任

治未病科健康调养门诊及健康宣教区主任,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东莞市名医,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东莞市第三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现任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及健康体检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专家指导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擅长运用中医传统疗法防治慢性疾病(如亚健康、体虚易感冒、汗症、消瘦、消化不良、口腔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顽固性呃逆、慢性疲劳、失眠、功能性便秘、“三高”肥胖、腰酸尿频怕冷、颈椎病、腰腿痛等),对中医体质辨识和调养积累丰富经验。

作者:王文辉,吴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奇妙的中医 | 首期重磅!咳嗽老不好,你选对药了吗?
【食疗药膳】小儿咳嗽,痰液难咳,舌苔不厚或没有舌苔者,试试川贝炖瘦肉!
【名医名方】益肺化痰汤
「食疗药膳」海带绿豆糖水
二仙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药膳、药食同源 _子曰18319_新浪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