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只买对的
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谁能保证这一辈子的投资都不会遇上大风大浪?要想旱涝保收,分散投资自有其必要性。投资组合中的各种标的物之间,相关性越小越好,最好是负相关。




买有效的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非要做三件事:选择一个投资标的(往哪儿投);何时买或何时卖(择时);用什么方法投(策略)。这里,我先送上一块叫做“分散投资”的敲门砖。

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从实证检验来看,对投资绩效影响最大的是策略,它的影响可以占到投资绩效的90%。在投资策略中,最核心的一个理论是投资组合理论,而在投资组合理论中,最核心的一个原理就是分散投资。从这个关系中,不难看出分散投资的重要地位。

分散投资指的是,在同样一个投资目标下,持有一个投资组合,比持有单个标的的风险要小得多。这是因为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非系统风险。比如受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消息(风险变量)影响,有的股票价格可能大涨,有的股票价格可能大跌,但每只股票的性质不同,涨落的幅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手里股票的价格有涨有跌,那么有些风险就可以相互抵消,整体上风险就小了。

看到这有人就产生疑问了:分散投资,是不是意味着投资绩效会降低?是不是以牺牲收益为代价来降低风险?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风险和收益对立起来了,而没有真正理解分散投资的内涵。我们知道,如果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山头是可能攻下来的,但损失也可能是惨重的;如果没攻下来,甚至可能全军覆没。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谁能保证这一辈子投资都不会遇上大风大浪?要想旱涝保收,分散投资自有其必要性。

不过这并不是说分散投资一定会影响收益,关键在于要把投资标的选择好。分散投资绝不是盲目地好的、坏的都买,而是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

打个比方,到市场上买菜,谁都会捡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来买。价钱差不多的,就买质量好的那个;质量差不多的,就买便宜的那个。买到最后,精明的主妇会发现菜篮子里都是又便宜又好的蔬菜。这样的菜煮出来,味道又怎么会差呢!

同理,假设市场上有两只风险水平相同的股票,那么投资者就应该选择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那只;如果有两只预期收益水平相同的股票,那么投资者就应该选择风险水平较低的那只。买到最后,投资者的“菜篮子”里就都是“有效的”股票了,用金融学的术语说,他的投资组合是由“有效的”股票构成的一个“有效集合”。在市场上,这个有效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应该是同一风险水平下最高的,或在同一预期收益水平下风险最低的。



买适量的



有的投资者说,既然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那我就多买点。其实,投资组合中的标的资产并不是越多越好。研究发现,一旦标的资产的数量达到40个左右,投资组合能够分散风险的作用也就基本上“饱和”了。标的资产再多,不仅很难再增加分散风险的效果,反而会加大研究和交易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最多持有40~50只股票的原因。

但是,即使是投资并持有四五十个标的资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是很有难度的。假设每只股票持有100股,以平均每股20元的价格计算,四五十只股票怎么也得10万元。何况,要从沪深两市2000多只股票中选出50只好股票,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不简单,既费时、费力、费钱,还不能保证一定选对。

那么,怎么才能在省时、省力、省钱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投资的目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买基金。有能力的基金经理自然会选“有效”的股票,把它们放在基金这只“菜篮子”里。买到一只与自己的投资理念相吻合的基金,自然就分享了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而这只基金的表现好坏则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构造投资组合的能力。因此,买基金其实就是在“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但大量的中外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上基金经理们的平均业绩往往低于大盘指数的表现。这样,与其说费时费力去寻找高于平均水平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不如持有一只指数基金来得“有效”。投资者的风险可以用“国债+指数型基金”投资组合中两者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上讲,这样的一个组合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非常有效的。

投资组合中国债和指数基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确定,是两样各买一半,还是三七开、二八开?这就因人而异了。

比如说,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可能会把全部的钱都用来买国债,因为她承受不了本金损失的风险;再比如说,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很可能把资产中的绝大部分投在指数基金上;有的人不仅不买国债,甚至可能借钱投资在指数基金上。可见,这个配置比例,是根据每个人对风险的主观偏好和承担能力而定的。



买适合的



现实是,绝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只买国债和指数型基金,而是能挣钱的都想买。房子升值,就想多买两套房;黄金涨价,又想多屯点金条。那么,到底该把多少钱放在股票上,多少钱放在房产上?黄金和艺术品,应该优先买哪个?投资策略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界定各类投资标的的比例关系。

首先要清楚,各个资产类别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股票这种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不稳定,但收益不保底也不封顶,赚钱可以赚得很大,赔钱就“肉包子打狗”了;比如债券,未来的收益现金流是固定的,但收益也封顶,没什么风险也没什么惊喜;而房地产的流动性较差,且一般都用银行贷款,利率风险较大。

我的建议是,投资组合中的各种标的物之间,相关性越小越好,最好是负相关。也就是说,投资组合里不应该全是股票,起码还得包括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如定期存款、债券),此外可以加上房地产、黄金、艺术品等,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它们的投资收益因为同一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同时同方向的大起大落。

可是,普通老百姓并不一定具备辨别金融产品优劣的专业能力,所以在选择产品时,往往人云亦云,什么东西“热销”“火爆”,就买什么。前一阵子江湖传言说吃绿豆解毒,于是人人都说绿豆是个好东西,都去买绿豆了。其实所谓的好东西,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即使真的适合,也有个用法、用量的问题。比如喝水,谁都不能说水对身体有害,可是喝水过量的话,要么全身水肿,要么给肾造成负担。

金融产品更是如此,产品本身的好坏,与市场上有多少人买卖并没有太大关系。它本身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有段时间ST股受到热捧,大家就误以为ST股是好股票,其实不是。即使短期炒作可以影响ST股的股价,但时间一长,烂萝卜终究是烂萝卜,最后总会露出马脚的。

那么,如何挑选真正的好产品,如何才能知道这些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呢?普通的投资者应该借助专业人士的能力。比如说,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应该具备把市场上“有效”的好产品找出来,告诉我们市场上哪些股票好、哪些股票不好的专业能力;国际金融理财师应该具备告诉我们这些好产品当中哪些适合我们以及以什么样的比例搭配起来最适合的专业能力。

打个比方。市场上有100个生产辣椒的,200个生产萝卜的,500个生产白菜的,CFA专业人士的任务是专门检验萝卜、白菜的质量和价格,他能说明这几家的白菜好,那几家的辣椒好,性价比最优专业人士的任务则是替投资者做个专业的“体检”,说明以这样的体格,一天吃半斤白菜和几个萝卜,多长时间吃多少对身体健康最好。



节选自《理财的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资产配置能力不可或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原来未来一两年的投资核心是它!
Smart Beta投资策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进化趋势?
什么是FOF基金?看这篇就够了!
期权推出后的基金投资策略
中国理财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