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度防疫,我们正在犯下另一场大错”?


文/倚栏听风雨



过度防疫,我们正在犯下另一场大错。

我同学对此的评价是:“世界真奇妙”

我打开看了看,着实有点气愤。

倒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的满嘴跑火车。

更是因为,这种连给民科提鞋都不配的文章,居然有3.7万在看。

折合阅读近400万。



下面一群傻逼还评论,“此文写的太及时了,说的道理充分,各级部门及群众该好好看看,用头脑好好想想,正确防控吧,不能再犯愚蠢的错误了。”


我可去你妈的吧。

为什么出门要戴口罩这件事,我不想多做解释。

不愿意戴的权当自然淘汰了。

我接下来重点说说,这篇文章中出现的化学谬论。(没错,我的本科专业是化学)


首先,“消毒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个说法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84消毒液之所以不能跟洁厕灵混用,主要是因为次氯酸钠会跟盐酸(洁厕灵)的主要成分反应产生氯气。

而氯气本身是具有窒息性的剧毒气体。

这里也顺带扯个题外话。

前几天,我跟大学同学聊天的时候,还就这事儿专门讨论。

当时我说的是,84消毒液跟洁厕灵混合,不在密闭环境的话,问题应该也不大,顶多就是失去消毒作用,还是毒不死人的。

之所以号召大家不要在厕所混合,还是担心厕所内的空间密闭,氯气的浓度过高,可能来不及逃走。

而他也附和我,如果是在开放空间,等不到中毒就能感觉到,肯定早跑了。

因为前几天他用浓盐酸洗粘有二氧化锰的瓶子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鼻子和眼睛受到刺激。

当然大家不要作死尝试,好奇是好事,但为此丢了命不值当。

话回正题。

我也承认,前面这小半句话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即便不懂化学,百度下84消毒液,也该知道主要成分是啥。

但紧跟着的这句话——“通常来说这种不饱和的酸在空气中很难挥发,甚至污染水源”,问题很大。

第一,所谓不饱和酸,指的是含有碳碳双键或者三键的酸,即有机酸,跟次氯酸这类无机酸实在没多少关系。

第二,次氯酸钠在空气中不稳定,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准确说是二氧化碳溶解到次氯酸钠的溶液里,生成次氯酸。

反应方程式:NaClO+CO₂+H₂O==NaHCO₃+HClO

次氯酸本身不稳定,光解后产生盐酸和氧气。

反应方程式:2HClO==2HCl+O₂↑

当然,由于光解后有盐酸产生,所以次氯酸钠在空气中的反应,或多或少还会产生部分氯气。

有关这点,从次氯酸钠的溶液外观也能看出来——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以及,“也这种不饱和盐往往是致癌,胎儿畸变的元凶”,其中的语病我就不挑了。

此外,前一小句还是不饱和酸,这一小句咋就成了不饱和盐,我也不想说了。

我就问一句,你特么放黑屁的时候,知道什么叫不饱和盐吗?

先下结论。

这种只会忽悠二五仔的作者,根本没有任何化学常识。

第一,作者试图表达的不饱和盐,应该是诸如亚硝酸钠一类的盐。

这类盐确实不能大剂量食用,一般常用作肉类防腐剂(微量)。

第二,如若在之后加上溶液,倒也能在化学上解释得通。

但是,所谓不饱和盐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尚未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

而饱和溶液指的则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的溶液,比如饱和食盐水。

当然,在一定条件下,溶质的量还能超过对应的饱和状态,此时则称之为饱和溶液。

形成的原因是,在这种溶液中,溶质不容易形成结晶中心(即晶核)。要想结晶,必须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比如搅拌溶液、使溶液受到震动、摩擦容器器壁、或者投入入固体“晶种”。

但不论如何,要想致癌,只与盐的种类相关。

综上所述,所谓“滥用消毒水”,又或是“过度防疫”,纯属某些不懂科学的二五仔,以看似科学但实则不堪一击的话术,堆砌起来的诳语。

我以为,作者要想证明自己的部分结论,大可以不戴口罩,深入疫情严重的湖北省,稍稍溜达一圈。

看看不能发电的爱,到底能否拯救世界。


二月十四日。


 鼓吹医疗私有化的大象公会,真是坏透了!

 在提前防控上,我必须吹爆河南!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纪念毛泽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区别
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会中毒?别扯淡了!| 肺腾讲堂
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比较
论当前微酸性次氯酸水的几种生成方式(上)
丨含氯消毒剂和84消毒液有何区别?
病毒克星——84消毒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