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程三:个人发展战略选择秘籍
资本在为你探路

资本和求职者有什么联系呢?

导师布置的这个作业,我在反复思考。资本要想不断获利就必须不断找到符合人们真实需求的新兴行业;而我们找工作最应该获得的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啊,一个巨大的闪电在我的脑子里出现了。我们的目标不是一致的吗?
  
我拿出笔和纸,一步一步推演资本的思路和我们的求职思路,结果非常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我们要去的最好的方向,就是资本已经布局进去的方向。这个方向非常的明确和清晰,行业、细分行业、企业、产品、服务,非常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简单说,资本其实已经为我们探好路了。
  
当这个激动的结论出现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拿起电话与导师做了沟通。当我把这个结论告诉导师的时候,从电话里的语气中我已经感觉到他的喜悦。他对我说:“恭喜你。你已经突破了求职择业中最高难度的哥德巴赫猜想。在这个问题上,你毕业了。”
  
资本要进入某个领域,产业或行业,如:资本认为节能环保领域是个能获得高额利润的领域(行业),它就会出击布局其中的企业。但肯定不只这一路资本呀,它的竞争对手也会找机会布局其中,为未来的竞争埋下了伏笔。当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资本就会购买各种设备(生产资料)、雇佣相关的人员(这就是职位的产生)开始经营。这么多的资本转化成了各种其他形式的存在,这个行业马上就形成了一种快速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势。
  
这种势一旦得到更多的认同,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旋风,吸引更多的资本、社会力量、资源等源源不断的涌入其中,这个行业也就有机会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中会成就好几家大的公司和若干的中小企业。在这个形成势的过程中,你作为个体,会随着这个势,而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时势造英雄。
  
同样的,资本认为一个行业没有更大的利润,外部需求已经开发极致时,会从这个行业撤走,这也就形成很多的若干夕阳行业,这是向下的势,在此种势里的公司,毫无意外的,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将走向微利和没落之途。作为个体,是无法改变这种局面的。人由于弱小,必须也只能成为某种势中的一份子,依托于这个趋势去成长和发展,个人的努力是决定不了你的未来的,只有站对了位置才决定你的价值,也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的更深层次原因。
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
选择标准一:行业前三名
什么意思呢?当你有实力、有能力选择时,可以竞争那些属于行业前三名的企业。
  
任何一个成熟行业,都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阶段,都形成了行业品牌垄断的格局,很多时候就是二八原则——在行业中,20%的企业吃掉了80%的市场利润,80%的企业争夺剩下20%的市场份额。比如买巧克力,消费者通常买德芙、吉百利和金帝,其他的品牌很少人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德芙、吉百利和金帝就是其中的三大巨头。其实,中国有200多个巧克力品牌,比如金丝猴,它是一个有名的地域品牌,但在全国范围内认知度还是很小。再举个例子,买牛奶时消费者想到的也主要是蒙牛、伊利和光明这几家。巧克力和牛奶属于食品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个格局,不是群雄逐鹿而是几家独大。
  
也就是说,毕业后只有到行业前三名的企业工作,才会享受到这个行业该有的利润、收入、福利、培训和学习机会等。要是去了其他80%的企业,对不起,很难翻身。即使努力付出,获得的回报与在三大巨头企业工作相比,是不成比例的。这就是成熟行业的必然规律,只能适应,无法改变。
  
行业前三名的企业,是在稳定的势之上,是经过了长期的竞争和各种因素的博弈而产生的格局。这种格局会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作为一个个体人来说,也许在这种稳定的处于势之上的格局中,是保证了基本的稳定需求的,比如收入的中等水平,缓慢的上升路径,中产阶级的消费保证,稳定的公积金供房,这些都是优点。但也有巨大的缺点,就是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存在于你30年的工作周期中,如果在你40岁以后,这个平台遭遇严重下滑或崩塌,那你后面的职业生涯会比较悲催。比如目前的诺基亚,索尼这样的公司里大量的员工就是这种情况,即温水煮青蛙
  
而这些行业前三名的企业很多就是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也就是大学生们打破头都想去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除了有它的优缺点之外,每年的招聘竞争也很激烈,这些企业每年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人数是多少?答案是不超过10万人。2011年,大学毕业生有680万。这就提出了问题:除了进入知名外企和国企的10万人外,其他600万人都去了哪儿?他们的就业发展难道就一定不如这10万人吗?当然不是。

2
选择标准二:选未来
在600万人中,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都不好吗?也不是,有些中小型企业好的出奇,比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还要好,这就是就业的第二条标准——选未来。
  
选择中小型企业时,一定要面向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来选,也就是选择新兴行业。新兴行业的特点是企业比较小,但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新兴行业与成熟行业相反,没有几家独大,只有群雄逐鹿。新兴行业里的企业发展迅猛,会给你提供锻炼和快速成长的机会。比如,10年前的互联网行业,那时候从事这一行的毕业生到现在,只要努力,都没有发展太差的,这就是入对了行。
  
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中存在高速成长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运作高效、拥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创意和高成长性的项目,注重培育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讲究团队合作,鼓励创新,看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的准入门槛不高,大学生容易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位置。大学生在企业中发挥创新创意能力的同时,可以伴随行业企业的高速发展获得丰厚的回报。以优酷网为例,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2007年招聘员工时,鲜有大学生问津,2010年12月公司上市,公司执行全员持股,500多员工均身价过百万。当然,这仅仅是个例,但如果大学生们能够将目标锁定在朝阳行业的中小企业上,通过对时代背景、行业信息、企业调研的认识和把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坚持,一定能够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生涯财富。
  
有的同学会问:“我选的行业是新兴行业,我的公司就一定能发展起来吗?我的未来就一定会好吗?”新兴行业的企业比较小,风险高,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就算是选错了企业,还是比选错行业的风险小。因为,公司倒闭了,可以去另一个同行业的企业。为什么能进呢?因为你已是“业内”人士,说白了,就是有行业背景的人。2000年时,全球出现了第一次互联网低潮,海外投资者纷纷撤资,大批互联网公司陷入裁员、兼并、收购和倒闭潮中,许多网站最后都或消失不见,或被迫转型。但这些早年就进入这些企业的人士都去哪了呢,只要留下来的,大部分都通过一次一次的机会进入了当时还不大的新浪、搜狐、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继续做这个行业的企业,目前他们都是这些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了,有着丰厚的薪资和股票期权。
那能否更精确一些呢,选正确了新兴行业,还能尽量选对企业平台吗?当然是有这种可能性的。
3
选择标准三:借力资本风向标
在新兴行业里,什么样的企业最有前景,值得我们去投简历?
  
其实,已经有人在替我们考虑了,他们就是风险投资人士——管理资本的人。早在3~5年前,他们就选择最优秀的公司,并把资本投了进去。比如,联想投资在2000~2003年间投资了48家公司,到2006年,有16家公司成功上市,或被大公司收购。在这些公司工作的员工大都获得了股票期权,他们一年的股票收益比在500强企业打工的白领的10年总收入还要多。要是有一个2003年的毕业生,瞄准这48家公司,并敲开了一扇大门,就是非常好的自身经验和价值飞速发展的成功。这才是仅仅3年的情况,要是5年后呢?
  
现在,风险投资每年都会对500家左右的企业投巨资。这些企业增长速度非常快,有的一年新增员工上千人。2006~2010四年间,至少有2000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它们都是大学生应该把握的机会。这就是在资本的指路作用下,跟着它的指引选择企业,这样,未来的路会好走很多。在中国,从事风险投资的公司有近1000家,它们每年都投资了哪些行业?什么公司呢?
  
我这里给各位推荐三个网站,投资界、投资潮、投资中国。这三个网站里有非常详细的投资公司介绍,最近投了那些公司,这些公司都是那些行业的,业务是什么、网址是多少等等。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寻找自己的目标企业。
格局视野订阅号(geju365)推送的内容中,我也会给各位逐步介绍经过提炼的比较精华的未来几大新兴行业和最新的潜力型好公司,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照明工程公司如何突围?看10位大佬怎么说
“钱荒”下的机器人企业生存保卫战
全球化时代的投资者修养
中信建投:A股市场乐观 五朵“金花”最有爆发力
退休之后开始创业,你想当什么样的老板?
税改之下,最新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