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 非传统笔墨与宋代绘画


所谓非传统笔墨,是指用软毛尖头笔以外的工具作画,如扁身毛刷、茅草、蔗渣、芦杆等。软毛尖头笔,一直是中国书画的主要工具,我们从原始社会彩陶画,得知原始社会已有类似的绘画工具,春秋战国墓中出土过软毛尖头笔,与今天的毛笔几无差别。软毛尖头笔的出现及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书画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领域的扩大,软毛尖头笔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有时它不能完全满足书画家抒发感情的需要。因此,人们开始尝试改变或增加书画工具。

 

[南宋]梁楷  补衲图页 

42cm×34cm 

纸本墨笔


郭熙作为北宋后期最伟大的山水画家,全面总结了魏晋以来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而且对笔墨工具加以改进,大大提升了笔墨的表现力,使得山水画走向全面成熟。

 

在宋代,非传统笔墨的运用范围已不仅限于山水画,人物画家中也有不少人使用非传统笔墨表现人物形象,并取得成功。典型的如北宋道士李怀仁,画毗陵(苏州)天庆观壁画中龙水,“大醉,索墨浆数斗,拽笤帚裂巾袂濡墨,号呼奋踯(音至,跳跃之义),斯须龙成,观者失声,辟易惧将搏也”。南宋画坛,非传统笔墨工具除笤帚之外,还增加了芦杆、茅草、蔗渣等。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如梁楷、牧溪。画史记载:“牧溪多用蔗渣草汁,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


梁楷画人物,有时以芦杆结合传统笔墨,把笔墨性能发挥到极致。2004年夏,安徽一位收藏家怀揣梁楷的《补衲图》(此前该画从未见过世面),专程来京请我鉴定。我经过反复研究,认定该画为梁楷所画。画面内容,是一位秃顶老僧席地而坐,对着太阳,聚精会神穿针引线,准备补衲僧衣,神情专注。此画所使用的笔,是芦杆一类的硬笔,即画史记载的“梁楷撇捺折芦描”,即折芦做笔而描。此前,画界对折芦描的认识,认为是线条形状似折芦,自从《补衲图》发现以后,人们对折芦描应该补充一种新的认识,即折芦做笔而描。《补衲图》的面世,在美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其价值不可估量。因为目前在全世界,仅发现这一幅使用折芦做笔而绘制的人物画。就流传至今的20件梁楷的作品而论,其风格是多样的,绘画工具也是多样的。可以说点、线、面、块笔墨形式,在梁楷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六祖斫竹图》,就使用折芦描。《泼墨仙人》使用泼墨。《太白行吟》使用水墨粗线条。《布袋和尚》(日本收藏者)疑似使用了茅草类的工具。而《道君像》则综合使用了钉头鼠尾描、铁线描、枯柴描、兰叶描、游丝描等多种笔墨技法。

 

梁楷的绘画作品,对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和解析,南宋赵由儁诗云:“画法始从梁楷变,观图犹喜墨如新。古来人物为高品,满眼云烟笔底春。”赵由儁对梁楷的评价,可谓高屋建瓴,诗的第一句是总体评价,指出梁楷使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始变”者开创变革之谓也。第二句是就画面效果而言梁楷作品如何体现出新。这个新不单指笔墨新,也指画面构图经营、人物形象塑造、意境的建构、工具技巧的运用等。第三句是讲梁楷及其作品所达到的高度,古来人物既指所画的人物,也指画家本人,都是高品位的。第四句是就梁楷画面总体效果而言的,其丰富的内涵以及灵动的笔墨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无限丰富,让人应接不暇,如春风化雨,充满活力,永久弥新。

 

[北宋]郭熙  窠石平远图卷 

120.8cm×167.7cm 

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与梁楷同时代的另一位高僧画家智融,居然“嚼蔗折草蘸墨”作画。此人既作山水,也作人物。可惜他的这类作品未见流传,今天能见到的是一幅用笔画的《牧牛图》,动态夸张,非常生动。智融的徒弟元,法名慧元,善画山水、人物。楼钥有《慧元画竹林七贤》诗:“旧有唐人出游图,谓宋之问、王维、李白、高适、史白、岑参六人。七贤,不知第七人为谁,或云是潘逍遥,然未见所据。病起坐攻媿斋,元公忽作寒林七贤相寄。余方梦寐故山,见之,洒然戏作数语谢之。群贤俱诗豪,世代不同处。安得寒林中,联镳涕相语。谁欤创妙意,臭味无古今。吾闻顾陆辈,寓意或如许。桃李并芙蓉,雪中蕉叶吐。元师师老融,淡墨扫风雨。作此赠攻媿,归兴渺烟渚。旧六今则七,未知果谁与。我欲从之游,讵敢厕俦侣。画我往执鞭,欣为李君御。”慧元可能有求于楼钥,所以把楼钥与唐代六贤同等看待,画成七贤相赠。慧元求楼钥为融师写铭时,送来三幅画,都出自智融之手。一幅《弥勒像》,原系融师送给足蓭的,查《攻媿集》对此画并无具体记述。对《牛溪烟雨》和《归牛图》,有具体记述。楼钥《题老融画牛溪烟雨》诗:“暝烟吹雨冥冥,两牛半渡深清。京尘久污巾履,颇思归濯吾缨。”楼钥《题老融归牛图》诗云:“薄宦六年辞故山,故山祗在梦魂间。簪绅何苦自缠缚,却羡归牛自在间。”又《题施武子所藏老融二牛图》诗:“佳哉淡墨扫人牛,一笛横风各自由。平日深知焉用嫁,如今但欲老西畴。乌犍离立意逶迟,鞭策俱忘取次归。騃犊跳风仍却顾,老融于此露天机。”

 

智融画牛,自谓学范牛,范牛何许人?楼钥的两篇诗文给出了答案。《范牛》诗:“人问吾何爱一牛,范仙真笔倍风流。绳牵虽未如自放,犹胜更著金龙头。”《赠范纬文秀才》云:“括苍范牛自题云:中兴道士范子珉,异人也。淳熙间(孝宗年号。11741189),武昌罗端良使君远寄诗篇,有赠画牛范秀才一诗,爱玩不能去手,时时诵之,以写云亡之悲。今十八年矣。有范纬文叩门,初谈风鉴,旋及墨戏事。自言视子珉为大父行(此读作航),罗使君赠诗,即其人也。既试其说,草数语畀之。中兴道士以牛鸣,淡墨百果尤著声。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武昌使君旧寄诗,未言秀才乃其族。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为君一写使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智融和尚及其画作,在佛门更具有影响力。释居磵(11641246)《跋雪窦老融牛轴》:“画牛至戴嵩,能事毕矣。雪竇老融则又出于规矩准绳之外。晴春自牧如超方之士。得友淂师心平气足,定有日新之功。露地而眠则饱道足学。片石深云燕晦自若,不动声气物来斯应。新生之特不受控勒。方其解衣磅礴想象乎寻牛訪迹。其既成也,庶几乎人牛两忘,已而不复自惜,与好事者共之。不见笔墨畦畛,则又何以异夫转位回机。圣凡所不能测。或者以秀关西让龙眠之说绳之。不直老子一笑。”又《老融散圣画轴》:“自普化金华之蜆子凡十辈,意绪情态,皆不失传记所载。非高怀逸想,经营磅礴,不见笔墨畦畛。若老融自成一家着未易摹写。曩留四明最久。间淂之。好事者辄取去。今仅存觳觫(音胡速,借指牛)一纸,议者以其微茫淡墨不足以永久。虽目之曰魍魉画行辈中寿此山。一时名德作诗尚奇涩时号梵语诗良金华玉市有定价。浮俗不知也。因书融卷后,解嘲寿云。”今存《牧牛图》。现藏日本薮本庄五郎家。纸本,水墨,纵30厘米、横39.7厘米。描绘一牧童高扬鞭策抽打犟牛,牛扭头仰角顽强反抗,人牛动态生动之极。

 

当时另一位禅僧画家牧溪和尚,也善用蔗渣(甘蔗皮)作画。元吴大素《松斋梅谱》云:“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渣草汁。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鹭荷芦雁俱有高致。一日,造语伤贾似道,广捕,因避罪于越丘家。所作甚多,惟三友帐为之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至元间(13351340)。江南士大夫家今存遗迹,竹差少,芦雁亦多赝本。今存遗像在武林(杭州)长相寺中,云爱于此山。”人物、山水、花鸟皆精,其技法多变。存世作品有二十多件,均藏于日本。

【节选自《中国书画》2016年8期】


点击此处订阅《中国书画》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继承与发展!
如何欣赏中国画
高进非传统笔墨书法探索作品:对联十幅
古今名作70幅精读:秒提鉴赏力
他笔下的芦雁,​寥寥数笔,姿态万千
浅谈宋代画痴梁楷的减笔画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