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萧何是怎么知道韩信有将才的?

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出乎大家的意外:

萧何和韩信认识并不久;萧何除了推荐韩信之外,再无推荐别人,说明萧何的识人和用人能力,比不上刘邦;萧何擅长的是治理,韩信擅长的是军事,二人不是同一个专业毕业的,萧何不大可能真正发现韩信的军事能力。

何之所以向刘邦推荐韩信,其实就是作为项羽侍卫的韩信,拥有刘邦集团所有人都没有的——关于项羽的情报资料。为了韩信的项羽情报资料,萧何不得不满足韩信的欲望而举荐韩信为大将。这是非常符合入咸阳只取图书不取珠宝的萧何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资料和信息。


韩信说了什么让萧何信服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让萧何信服,让萧何推举他为大将。《萧相国世家》没有记录,《淮阴侯列传》中有一个间接的记录——韩信对刘邦所做的分析,相信就是韩信对萧何所说的话的重复。

现在来仔细分析下《淮阴侯列传》中的记录:

”信乃仰视,適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韩信第一次逃跑,用豪言壮语来哄骗夏侯婴,但刘邦并不相信韩信的“鬼话”,给个治粟都尉韩信。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韩信和萧何的谈话交流是从咸阳到南郑的路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刚到南郑,韩信就逃跑了2次,第一次差点被夏侯婴所杀,第二次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的士兵出发时有三万人:

《高祖本纪》: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在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什么妙计时,韩信的如此回复刘邦: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这段话里韩信分析了项羽和关中三秦:

1、韩信认为项羽是不懂用人的匹夫之勇;待人友善但吝啬封爵的妇人之仁;诸侯并非真正信服表面强大但实际薄弱的项羽。

2、章邯等三秦王率领关中士卒,导致秦国灭亡又20万秦卒被坑杀,不被关中人所拥戴。

简单的说,韩信认为,刘邦想要统一天下,就是做和项羽相反的事情。即韩信认为自己拥有对项羽熟悉的情报资料。

简单来说,萧何为什么要推荐韩信为大将、刘邦为什么要让韩信作为大将,原因非常简单:

韩信熟悉项羽,拥有对项羽的独家情报资料。这是刘邦一方所有人都不会有的信息。

现在我们简单来梳理下刘邦和项羽关系变坏之后时间线:

1、曹无伤透露刘邦想要称霸关中的信息给项羽,因此有鸿门宴;

2、因为张良和项伯的调解,项羽放过了刘邦;

3、项羽特意不让刘邦称霸关中——因为刘邦太想王关中;

4、刘邦王巴蜀汉中,张良送行,导致项羽扣留韩王以惩罚张良;

5、项羽的贴身侍卫韩信背叛项羽,投奔和项羽关系最差的人刘邦,希望能够用熟悉项羽的情报获取重用,但刘邦根本就瞧不上韩信,于是韩信第一次逃跑但失败;

6、在夏侯婴的推荐下,刘邦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官职,于是韩信就找萧何自荐,过段时间没有消息后,就逃跑但被萧何追回,最后在萧何的力荐下被任命为大将。

韩信和刘邦手下的曹参、樊哙等人最大的特点是:曾经作为项羽侍卫的他对项羽非常了解和熟悉。这就是韩信对于刘邦和萧何最大的价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但韩信的两次逃跑,也让萧何确信:韩信不是一个忠诚的人,而是一个投机分子。对于一个有重大价值的投机分子,只有满足他的需要,才能留住他。这才是萧何所说的:

“虽为将,信必不留。”

熟悉项羽,是韩信对于刘邦、萧何集团的最大优势。这就是刘邦和萧何不惜以大将留住韩信的原因。

韩信不忠诚的印象,也是日后萧何和吕后用计策杀韩信的根本原因:刘邦在,韩信可能不会反。他日太子刘盈即位后,韩信就会成为刘盈和吕后的最大威胁:韩信绝对不会效忠刘盈和吕后!


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违反当时军功爵的升迁制

从樊哙的职位可以看出,秦汉时期,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都是以军功爵制作为升迁的根本制度。樊哙在跟随刘邦进入关中时,职位是郎中,和韩信在项羽军中的职位是一样的。直到樊哙跟随刘邦平定关中后,樊哙才从郎中升迁为郎中将。

从当时的观点来看,刘邦让一个没有战功的韩信做治粟都尉已经是重视了,不信来看跟随刘邦进入汉中的老朋友们的职位:

樊哙、灌婴和韩信一样是郎中;

萧何丞相,曹参、周勃、卢绾、郦商将军;

夏侯婴太仆;

傅宽右骑将;

靳歙骑都尉;

侯緤参乘。

按照刘邦老朋友们的职位,韩信是不可能成为大将的,刘邦任命韩信为将,和曹参等一样的职位,都是极限。让韩信做大将,只能是刘邦不得不满足韩信的贪婪,违背自己所重视的军功爵制。

曹参等都是依照军功爵制升迁的,而韩信从任大将,到成为齐王,都是要挟刘邦,这也是刘邦从来不信任韩信的原因。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信其人
韩信“身负”20个成语典故,一个比一个经典,看看你知道几个?
35岁还是个基层小主管的刘邦,凭什么开创大汉公司?
西汉开国“十八侯”,考验历史常识的时候到了,到底认识几位?
“汉初三杰”的历史功绩和命运归宿,为何各不相同?
在韩信的眼里,项羽有哪五个人性弱点和致命硬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