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厂的人事部门,竟然插手业务管理,这个案例让我陷入沉思

今天听到一个案例。一个几百人规模的工厂,人事部门在一把手的授权下专门有一项任务:跟踪其他部门的异常,如采购缺料、设备停线、生产异常等,调查结果后给予责任部门罚单。对人的问题,给予处罚、调岗、辞退等。把日常业务问题上升到企业层面通报给高层领导。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业务部门少犯错。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没有促进问题解决,反而让离职率居高不下。仔细想一想,这确实属于人力资源绩效过程管理,但又觉得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引发我的一系列思考:

1)打乱系统管理思路

按理,公司招聘中层领导,就是为了维持本系统日常管理,推动问题的解决,提升业绩。他们有责任处理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异常事件,最终给上级交付业绩结果。人事部门对业务的跟踪、处罚等就是一种外部强行伸手到内部的过程管理行为,而每个业务系统内部有自己一套做事、评价与考核的制度和规则。所以,这种方式会让直接打乱本系统运作,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管理。

2)引发包庇和更多问题

企业内第三方插手,各个业务系统都会比较敏感。如果是帮助解决问题,大家自然欢迎。如果只是处罚,不解决问题,那大家就会暗中隐瞒,包庇,对抗,包括他们的领导。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因为,为了不被发现和通报至老板,很多问题只能尽可能在内部“和谐”处理,系统内部考核规则也就失灵了。

3)引发劳动关系矛盾

企业内部运作,日常异常在所难免。但异常在业务单位自会有一套处理办法,对执行人员也有相应的日常考核标准,比如扣分、通报,月底扣绩效。但也有时候由于执行标准或岗位职责不清所致,跟人没有多大关系。这期间,对人的评价,外部人员并不能准确的了解,况且异常多,也没有时间充分调查。而人事部门插手过程考核和处理,动用权利进行调岗,无疑将引发更大的劳动关系矛盾,把日常团队对人的管理变成企业层面的事故责任人追究。

4)畸形的第三方监督

常说的监督体系,包括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对比的是执行与标准的差距、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这个角度讲,人事部门这件事,就是监督业务过程的执行。但又精力有限,只抓大问题,谈不上分析标准,更谈不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随机抓住问题就进行考核。所以,谈不上真正的监督机制,再说真正的监督者角色也不应该由人事部门担任。大概只是老板不信任中层的管理,安排的外眼。

5)关于监督和绩效考核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真正的监督不是找问题进行处罚,而是找原因解决问题。具体就是客观的描述问题,把握现状,分析原因并反馈至上层,辅助责任单位解决。关于过程监督职能,最好在业务系统内部设立,来辅助管理者对问题的解决和对执行人员的评价。而对于结果的监督,可以由人力资源的绩效模块来承担,用于对管理者业绩的评价。管理规则和行为的监督比较特殊,需要企业专职幕僚机构进行搭建、监督、检讨、评价、优化等。

另外,人力资源有绩效管理,各个业务系统也有绩效管理,他们怎么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值得我们思考。我想,人力资源更多的是绩效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依据业绩结果对管理者和员工做出整体评价与业绩考核。而业务系统的绩效管理则是绩效体系的执行者,更加注重过程细节和个体的评价与考核。人力资源要监督业务部门对绩效规则的执行状况,而非监督业务本身。只要各自定位准确,就会相互补充,不会相互干扰。

通过本案例,能够让我们明白,监督和绩效大致的适用场合,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所带来的后果。究竟如何做,还得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但不论如何,任何一个决策或制度,一定得明确目标(比如本案例,为了考核罚款,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充分预估可能发生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绩效与绩效管理
分享:“酒店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汇总”
年终绩效考核体系调整优化技巧
绩效管理是为了分钱,还是赚钱?
联想集团的特色绩效管理
打造团队的管理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