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子,你以后别带孙子来看我了”老人的控诉,揭开中国家庭滥觞

本文原创,版权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421或是442家庭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认为,这种家庭的压力来自于,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养老还要顾小。但是现实之中,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于年轻人,而是变相的转向给了老人,很多这种构架的家庭中,老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儿子,你以后别带孙子来看我了”

林女士如今63岁了,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儿媳也怀了二胎,子孙承欢膝下,人人称羡。而林女士却整天愁容满面。63岁的她并不像别人认为的那样享受着天伦之乐,而是每天都要出去打工,她的工作是在洗浴中心给人搓澡。

林女士所有的积蓄给儿子买了婚房,自己的养老金还帮着儿子还房贷。她花的不多,但是自从儿子有了孩子,孙子三天两头的来看她,每看一次,儿媳妇总会跟自己诉苦一回,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什么,我们家都没有,孩子爸的工资不高,自己为了带孩子又不上班云云。

这个做奶奶总不能看着孩子受苦,就得拿出点钱给孙子贴补。

而今,儿媳妇给孩子报了个特长班,每次来看老人,孩子总会“才艺展示”一番,林女士都会习惯性的给孩子一些红包奖励孩子。

而孩子也会在林女士家住几天,习惯性的管奶奶要这要那。而孩子的眼光却并不低,要的都是贵的好的,名牌之类的。

如今,儿子还因为不小心骨折,在家休养,生活就更拮据了,儿媳出去上了班,孩子就干脆扔给老人带。

老人打工虽然赚不少,但是孩子“富二代”一样的开销,很快让林女士招架不住了,儿子伤有好转来接孩子,问孩子:“奶奶好不好。”

孩子说:“好”。

儿子又问:“那爸爸经常带你来陪奶奶好不好?”

不等孩子说话,老人突然就老泪纵横哭着对儿子说:

“儿子,你以后别带孙子来看我了,我把你养大,又帮你买了房子,还着房贷,已经尽到做妈的责任了。如今我老了,你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自己养养?”

当年轻人有了孩子,哪些行为是在为难老人

让孩子陪老人,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啃老

俗话说,隔辈亲,老人一般都是很疼爱自己的孙辈的。孙辈看他们也通常也是很高兴的。每次来都做上一大桌好吃的,或者给孙子塞点红包。

父母怜惜子女,更爱孙辈。这个举动无可厚非,但是这是在父母经济条件允许之内的。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这种陪伴反而就成了一种负担,老人想要的所谓陪伴,其实很少子女能给得了,很多老人养育子女已经很不容易了。

子女长大了,还要经济的扶持,有了孙辈继续帮子女养孩子。操劳一辈子了,即便到了富裕的水平,也根本过不了富裕的生活。即便儿女长大成人,还要结果儿女的担子,而子女把这种陪伴却看成是孝顺,老人超额的付出也被看的是心安理得。

不理解老人的想法,硬是要老人理解自己

由于成长环境,教育层次等因素,很多年轻人的思想跟老人达不成一致,比如说带孩子,比如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等等。

由于思想的不一致,家庭矛盾连连,解释不清楚,还要老人理解自己,跟上自己的想法,说服力不行,提高了老人的理解成本,有些老人心疼儿女,虽然表面上理解了,但是实质还是不理解。所以年轻人最好是多跟老人沟通,交流一下思想,不要等到问题来了再沟通。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家庭的滥觞

俗话说养儿防老,而现在老人带孩子成了普遍的现象,甚至被认定微视理所当然。

老人辛辛拉扯大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防老不说,孩子自力更生的年纪,还要给孩子准备买房子,替孩子养孩子,孩子跟孙子一起啃老。

这个现象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现象,而是很多家庭出现的普遍现象。

这跟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孩子长大,应该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如果不独立的话,如果到了驾鹤西去的日子,走的也不会放心,但是已经有心无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人不要瞎操心
一位老人的真心话:我宁可出钱请保姆,也不愿一直带孙子!震撼
一位老人的心里话:我心甘情愿为孙辈的事情让路!
人老了,遇到这几种子女,不要太大方,学会“自私”点
不管替儿子带娃还是替女儿带娃,老人做不到三要,往往吃力不讨好
悟空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