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拼了命挤进名初,中考我们却做了逃兵…”武汉妈妈崩溃哭诉

100小编Say:

6月精阳,7月流火,魔幻的2020中招已落幕。无论结果如何,大部分的家庭已纷纷收拾心情,整理行装,踏上新征途。然而,还有些个体,前途迷茫,不知所措。

自然是家长100论坛的一位会员,今年,她的孩子中考,结果非常意外。在征得同意后,我把她的文字做了整理,分享给大家。从幼升小的佛系,到小升初的慌张,再到初中的翻车,为了孩子选择辞职当陪读妈妈。她的非典型故事也许对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这些升学之路的你我,有些许感悟。

为真实还原,以下用第一人称表述。

文字有点长,大约11分钟。

01
忙里忙慌备战小升初 跌跌撞撞进名初

我们来自新城区东西湖,买房时没有考虑过学区对口的问题,幼升小时我们所在的小区需要整体调剂到一所离家较远的公办小学去。为了离家近,我们选择了一所民办。按部就班地上学到五年级,我和先生猛然发现孩子的同学都憋着劲活跃在各种机构,才知道原来还有“小升初择校”这个东西,原来除了上对口初中,还可以凭借过硬的成绩选择其他更优秀的学校。

我们不愿意上对口初中,因为离我们家非常远;

我们也不想直升,学费贵不说,高中需要出国的升学路子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为了孩子,爸爸决定,加入小升初大军,考公参民学校!

当时我们权衡了很多因素,成绩,人脉,地域,还参加了XDF、JR的分班排位考(当时我们在XDF补语文,在JR补数学),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决定将目标定在江岸区。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来家长100混论坛。

对于升学我们一直很佛系,忽然决定进军小升初,于我们于孩子都很突然。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开始努力。勤能补拙,我们全家都很信奉这句经典名言。

我们起步太晚,所以周末直接取消了所有休息,语数外全部开补,奔赴在各种考试的路上,频繁地往来于公司、培训机构、学校,孩子和我都很吃力,主要是时间转不开,我们娘俩儿经常吃不上饭,大部分都是一起坐在车里啃面包关注群消息。

先生开始动员我辞职。

我是博士,我先生也是博士,先生有一家小公司,我有一份年薪非常不错,做了多年的工作。

我有想过,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学业,做妈妈的应该有所牺牲。当时是孩子给了我继续留在职场的动力。她说:学习是自己的事。何况他们班的同学很多从2年级就是这么过来的,爸妈也没有辞职,别人可以,她也可以。

我感动于孩子的懂事,没有辞职。我向单位申请了调整上下班时间,减少了每年出差的次数。待在公司多年都是老人了,这点面子还是给了,当然待遇也相应得降低了一些。

我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把家务全部处理好,给孩子制作营养早餐和午餐,早餐就在家里吃,午餐给她放在保温盒里,给孩子做好每日计划,早晚接送都是我,晚上孩子睡了给她做好第二天的准备,整理所有的书包,还有错题本订正。

三点一线,每天忙到飞起。

奥数是最薄弱的,我们作为重点去攻。但我们可能选错了机构,考了1次华杯,1次新希望,1次世奥,世奥得了3,其他的全都挂掉。成绩惨淡。楚才我们也参加了,得了2。

我们区没有元调这种说法,就是期中考试。孩子很争气,考的很不错,班级排名前三。

我们从小学钢琴,钢琴过了6级。

我们从小是双语教学模式,但是英语没有考过级,也没有参加过比赛。

以上就是我们小升初所有的战绩了。

江岸区消息来得特别晚,武昌区3月份开始小道消息都满天飞了,我们一直到6月上旬了才稍微露了点口风,说可以投简历了。

小升初投递简历给我的感觉不亚于向世界500强应聘。怎样写的既朴实又能充分展示孩子的特点,我想了很多。先生给我思路,让我不要想太多,简明扼要地介绍清楚就行了。简历不要做得花里胡哨。先生建议我让孩子自己写。

我认同了这个建议。我们的小升初简历是孩子自己写的。模板在论坛下的,版式非常简单。

我起了个大早来到我们的目标学校,还没开口,门房就很自然地往传达室桌子上一指:放这里就阔以了。

另外关于外校,我们其实也报了名,但是收到了面试证后没有去考试。原因是孩子不想去。我和先生没有给她太大压力,毕竟孩子这1年半确实太辛苦了。

如此,我们的小升初就算忙活完了,剩下的就是等待。

6月中旬,对口范围出来了,我们小区对口的学校果然距离很远。

参加完毕业考试了还没有收到消息,群里也是死水一片,暗流涌动。我有点按耐不住,动员先生出去活动。打听到的消息似乎不是很理想。

最后,我们尽到作为家长能提供的最大支持,终于在7月初接到了学校电话。孩子还是挤进了那所有口皆碑的公参民初中。

网报结束,分班名单+班级师资同时公布,孩子进入次火班,一切尘埃落定。我提前休年假,带孩子出国疯玩了一周,彻底放松。

我们知道,苦难的日子,即将到来。

在机场,孩子给我打气:妈妈,我们一起努力,fighting!斗志昂扬,活力四射。

先生又提出要我辞职。这次不是商量,而是要求。他说学校是对孩子做了综合考评才收录进来的,要想考取目标高中那还差得很远。我们自己也心知肚明。他和我之间注定有一个人要回归家庭,我作为妈妈更合适。

为了孩子,我辞职了。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当起了陪读妈妈。先生也不开车了,每天地铁上下班,把车留在家里给我们使用。

02

初一考考考:打不完的升学怪兽

当我们还沉浸在心愿达成的喜悦时,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摸底考同时到来。摸底考会考初一的知识,目的一是用来安排座位,二是了解孩子们目前的水平。

座位划定,开学。班主任很给力,快速建立微信群,丢了一系列群规、课表、老师介绍、每日作业制度、作业打卡等等文档,应接不暇。

然后是周考,月考,季考,随堂测试,期中考,期末考。总之就是各种考考考!

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

白天,孩子在学校考考考,我在家里恶补孩子的课本知识,刷题,守群打卡;

晚上,孩子和作业搏斗,我在旁边监工批改作业。

我的博士学历除了能看懂英语试卷,可以简单指点一二,没起到更大作用。

我们晚上从来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

我和孩子都知道未来3年将会是一场苦战,毕竟我们落下了不少,既然硬着头皮挤到人尖子中来,就做好了吃苦耐劳的准备。只是没想到我们还是太天真了。

我们当时进的还是次火班,已经是如此,不知道火班的孩子会是怎样一种难(kong)言(bu)的状态。

孩子从小就很瘦,虽然吃的很多是个小吃货,但是只长个子不长肉。我曾经带到儿童医院去做过检查,医生说没有问题,也就自嘲这是老天赏赐的骨感身材。这样赶鸭子上架地过了一个月,孩子更加消瘦了。但是我和先生都没有注意。

月考之后开家长会。我委婉地了解了下其他孩子家里的情况,感觉差不多,就是写作业的时间没有我家里长。我去找了班主任,老师直说现在竞争很激烈,谁都希望能进目标高中,何况我们学校的目标高中很厉害。同时我们学校也有优势,一般只要达到年级前200,问题就不大云云。班主任还特意告诉了我孩子的情况,中游,学习习惯不好,做事拖沓,注意力不集中。随手又推荐了几本习题册给我。

大家都是如此,我也不好说什么。我自己也自顾不暇,只能一个劲儿地催着孩子写写写,做做做,考考考。那段时间,我们取消了周末家庭日,没有时间出去浪,想到小区遛个弯就已经算放松了。

初一上学期还没结束,孩子病了,医生强制要求住院。一住院就是7天,意味着我们要落7天的学习进度。我还记得当家里的亲戚们组团来看孩子时,我明显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开心。

出院后老师按照承诺给我们进行了免费补课。虽然如此,期中考我们的名次还是下滑了不少。(没有发布名次表,看座位轮换情况能猜出来。)

期中考后就是过年。亲戚之间拜年时,我也不忘把作业装在包里,空闲时让孩子写几道题。好多亲戚都跟我讲孩子瘦了很多,我很烦躁,忍不住埋怨了几句是她自己不吃啊。孩子没有任何言语。

虽然我现在全职在家,其实没做过几顿饭。早餐午餐孩子都在学校吃,我自己一个人也就随便对付下。晚餐有好好弄4、5个菜,但是3个人却分3拨吃饭,再好的饭菜反复回锅也没有美味可言了。

埋怨归埋怨,我还是努力改进了下厨艺。但没有起到什么实际效果。

经历了上学期的高压紧张,我们在寒假也不敢松懈,马上安排了语数外进行巩固训练。过年7天乐,我们只休息了3天,孩子和她爸明显恋恋不舍,我只能做个恶人把爷俩都弄回家里刷题。

下学期,依然是各种考试、刷题、家长会,补习。为了追进度,每年一次的暑假出游也叫停了。

初中第一年,我们就在慌张和忙碌中度过了。

03

初二滑铁卢,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初一结束,孩子长高了,变得更瘦,有了少女的模样,原本活泼好动的性格而今变得沉稳甚至寡言,看到任何长辈都不理,从小就对各种电子产品不感兴趣的她开始各种要手机,不给就直接走开再也不说一句话。

我以为这是青春期少年都会有的过程,心想叛逆期来了,也就没有过多干涉。我也没时间干涉,初二的课业更重了。

初二上学期,孩子生了大病,又要住院。按道理是要做手术的,因为要考试了,医生也考虑到体重和年龄的问题,建议我们保守治疗。我和先生既心疼也头疼。心疼的是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病,头疼的事又要掉课了。

这次生病,来探望的亲朋更多,孩子却没有表现得开心,反而开始各种叛逆。所有医嘱全都不听,不依着她她就逃跑。我们不敢打,不敢骂,只是默契地停掉了所有的经济来源。


出院后,孩子直接跟我讲,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我很震惊,问她为什么。她不说。最终还是去了学校。


这回,我明显感到孩子变了。不想写作业就不写,不想吃饭就不吃,也不睡觉,想尽各种办法上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钱网购化妆品和各种奇装异服。不管我是用哄的还是用强硬的,软硬不吃。考试就不用说了,直接从中游掉到尾巴。我们对此毫无办法,先生就拿我出气:你整天跟孩子在一起,怎么把她弄成这个样子?一天到晚花里胡哨的像个鬼,你每天在家里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但是我又反驳不出任何言语。我也没有无时无刻跟孩子在一起,白天我们是独立的,晚上我们在一起学习刷题。

我试着跟孩子沟通,她直接说:妈妈你好烦啊,别在我面前晃可以吗。

孩子开始逃课。随意翘课,我经常放学接不到她才知道的,没办法只能给她配了手机,要求一定要接电话,保持开机状态。

没有起到什么效果,经常我在手机这边发飙,那边一点回音都没有。

我不好意思找老师,因为孩子真的是垮的太狠了。老师也没来找我。

初二下学期,孩子又一次跟我讲,不想上学了。这次是用行动来证明了,不去学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1天,没出房门。

我叫了她爸回来。经过了思考,我们认为孩子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不适合再待在这里。


不能办休学,除非身体有重大疾病;
我们只能选择转学。转学到哪里去?

公办不收;民办不知道去哪;国际学校贵,而且前途未知。

我们几天没去学校,老师在第一天打了电话问了下。我们也没请假,在家里待了几天。我提出出去玩,孩子兴趣不大,但还是跟着我出去转了转,去了几所口碑据说可以的学校,她明显没有兴趣。
先生觉得孩子这个情况太不行了,明年中考根本没戏。最后我们还是转学了,选择回炉重造。

19年属于半休学状态,经常离家出走。三更半夜发动亲友找人的戏码光下半年就上演了5次。她爸要揍她,我们都拦着。我很怕,拳头下去,把孩子的心会彻底打野。今年因为疫情,大家被捆绑在一起不能到处乱窜才消停了些。


现在的情况就是:不敢打,不敢骂,只要按时回家,正常去学校,想怎样都可以。一提升学考试就要离家出走。

2020年的中考,因为疫情,延期了一个月举行。而我们,当了逃兵。明年6月,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是否能顺利参加中考。

自从上了初中,原来我们家从来不关房门,来到出租屋后孩子的房门从来都是关上的,还经常上锁。

自从上了初中,孩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再也不是“妈妈你好可爱”“妈妈我想要这个”,而变成了“妈你好烦啊”“你不要跟着我可以吗”“我想自己玩会儿手机”。

长期陪伴反而恶化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我每天都在监管她。她不自由。因为晚归,我对她动过一次手。

我和先生的关系也出现问题。孩子的任何不如意,我都要负上头一份责任。

亲戚们看我的眼神也有微妙的变化。在他们眼里,我这个高知亲戚,不香了。甚至还有人建议我趁着年轻再要个孩子……

这几年过的,如梦如幻,一言难尽。

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在壮年当全职妈妈;

我从来没想过厌学会发生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的孩子连中考都不敢尝试。

上了小学上初中,过了中考上高中。高考后进大学,然后硕士、博士、留学,出社会找工作。——这不是我们国内的孩子理所当然该走的路吗?

我最近经常反思,如果当初不辞职,不当这个陪读妈妈,就像小升初那段时间一样,坚强地携手奋斗,会不会不是现在这个局面。

都说距离产生美,我们距离太近了会不会反而适得其反?

是不是我自己太焦虑,把这种负面情绪带给了孩子而不自知?

我不知道。

我要去责怪谁?怪我自己太看重成绩?怪学校太高压?


不是都说勤能补拙吗,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坚持下去?


有没有人能给我一点建议:该怎样拉回孩子已经偏离的轨道?

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这位陪读妈妈的忧愁、困惑、迷茫。

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我们究竟要为孩子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

家长朋友们,

对于辞职陪读却适得其反的情况,你怎么看?

你会为了孩子选择辞职回家陪读吗?

对陪读妈妈自然的困惑,你们有哪些建议或帮助能给到她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暴瘦,脱发!二进名初 二度抑郁!妈妈崩溃哭诉:谁来帮帮我的孩子!
南阳市第十完全学校初中部优秀老师
我们不要学校“减负”,我们要“好的教育”!
家长不做孩子学习的“监工”
接纤姑娘放学
期末礼包!初中数学复习提纲,易错点最全汇总,靠它孩子挤进前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