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然都会死,为什么还要努力?”——这是我看过最好的解释

几年前我在巴黎读书,很喜欢去一个叫做montparnasse的墓园。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很漂亮。而且有些还是在市中心,和我们这边的公园一样。

后来,我把照片发在朋友圈被我父母看到了,然后就被说了一顿,让我不要去这种地方,还拍照,都不知道害怕的吗!

然后我就意识到,即使他们有着不错的学历,也比较明事理。甚至有着一定的思想觉悟。

但对于“死亡”这件事来说,他依然存在着很强的忌讳。

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都非常忌讳谈论或者接触死亡,认为它不吉利,说到“死”的时候,会被认为是一种“丧气话”“必须得呸”掉。周围有人去世了,也只会说“没了”“走了”这种模糊化的词汇。甚至电梯上都不能有“4”楼。

比如这几天非常火的B站原创短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也是讲一个女生因为去做了入殓师,让人觉得她每天“和死人打交道”,就被排斥的故事。

南方都市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家长中,仅有13.6%的人会回答了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而超过60%的家长选择避而不答。

而我发现,正是因为“死”这件事不能说,不能想,所以才更加的让人恐惧。因为它把一个正常的事情神秘化了。

本身我们对死是无能为力的,而且一定会到来。加上不能说,不能想。所以这变成了一件既没有办法,又不能交流,也没有出口的事情。

所以它就像个黑洞一样,永远隐藏在黑暗中,等待着把我们吞噬掉。

这个时候有的人,比如我了,就会手心出汗,头晕,胸闷,失眠等等。

人们把这种状态,叫做“死亡焦虑”。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死”这件事,对我们活着时候的影响。

直到我看到一本书叫做《怕死》,它的副标题叫做“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这些心理学家认为,人几乎所有行为的驱动力,都来自于怕死。

看完之后,我大受启发。我认为是很大程度上治愈了我的死亡焦虑。以前看到身边的人去世的时候,就会想,完了完了,我也会有这一天。现在想的是,ok,我知道我该怎么活了。

就是这么一种很明显的转变。如果你也有这个问题。那就请往下看。

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是:

他们找来一些法官。分成两组。一组就是正常的。另一组法官,在他们做判罚之前,让他们阅读一些和死亡有关的东西。让他们工作的时候,脑海里就萦绕着这些念头。甚至产生一些死亡焦虑。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法官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客观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面对同一件案子,不同的法官的判罚也不会有很大出入。

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对象。

然后让这些法官来审判同一起案子。

最后的结果发现,没有想到死亡的那组法官,就是正常的判罚。而联想到死亡那组的法官的判罚,是正常情况的9倍。

换句话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到死亡会潜移默化的,很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行为。

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比如想到死亡的时候会更猛烈的抽烟,更快的开车等等。

当然我们没有条件去给自己做这些实验了,但其实也可以简单的想象一下。

假如你明天就要挂了。那今天你的行为和平常会不会不一样。我相信肯定是不一样的。

可能比较夸张,但也是这个道理。

好,说到这里我们会惊人的发现,知道了这个道理,,,好像也没什么用。。。

于是心理学家们继续探索,发现我们在演化的过程中,渐渐的发展出了两套应对死亡焦虑的心理机制,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这个就有用了。因为这两套心理机制是真的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的东西。

分别是:

1 自尊

2 文化世界观

我来解释一下。

为什么是自尊。

你看,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说这样的话:“我不怎么怎么样,,干脆就不活了”。

“要是能考到这个奖,死都值了”

“他要是和我分手,我就不活了”

“你要是再不结婚,我走的都不安心”

虽然后面半句是开玩笑啦。但这句话背后映射的其实是,前面这件事对他来说极其重要。

而且这件事背后的本质,就是他的自尊来源。

可能有点绕哈。

比如看说“他要是和我分手,我就不活了”

表面上,好像她需要的是某个恋人。其实本质上,她需要的是亲密关系。

你可能会觉得,谈不谈恋爱,不至于扯到生死吧。诶,这说明,你的自尊来源不在这里。但有的人别人就是死了都要爱嘛。

我猜可能有人会说,我最想要的就是钱。

钱是自尊来源嘛?

其实大部分时候不是。

因为钱其实只是为了让我们实现自尊的工具。换句话说,你有了钱,拿这些钱去干嘛,这很可能才是最后的和自尊挂钩的那件事。

比如有的人有了钱,他去做慈善。那帮助别人,才是他的自尊来源。当然也有的人有了钱,就买好车,那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羡慕,才是他的自尊来源。

所以,如果他只是需要别人的认可和羡慕,那有钱当然好,但没钱,也可以通过获得其他的成就来达成。

总之,自尊往往折射出了每个人所认为的,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所以,什么是自尊,就是你想活成什么样。

你活的越是像样,你的自尊越高,面对死也就越淡然。越是活的不像样,自尊越低,面对死亡也就越焦虑。

还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些人,他会无差别的行凶。反社会。

他们难道不知道做了这件事会受到惩罚吗?其实他们都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做?

研究显示,不是说每个低自尊的人都会去反社会,但是每个反社会的人,都是低自尊的。

因为他在生命中没有任何成就,没有人关注他,欣赏他,所以他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能够“站起来”,他就去无差别的行凶。这件事能够让他们获得自尊。

所以你看,这些人,即便是死,也要获得自尊。

反过来说如果获得了自尊,那死也没什么了。

这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自尊水平越高,越容易不怕死。但是越怕死,自尊往往越高。因为面对死亡的无力感,需要用活出意义,活到位这件事来对冲掉。

好,可能有人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的自尊来源。

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明年你就会挂,现在你会做什么?

比如有的人会要去患有世界的,有说要寸步不离陪在亲人身边的,有说要去表白的,当然也有说要去做点之前从来没做过的事,飙车,跳伞,点赞……

不管是什么吧,总归都是一种必须要做,不做就死不瞑目的事情。

就,这本质上是一种排除法。

当死期将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件事是什么了。

换句话说,当人们产生死亡焦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倒逼我们思考,既然人固有一死,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死得相对少一点遗憾和不甘心?

大部分人都会得出的答案是,我活着的时候越没有遗憾,接受死亡也就越平静。

我活着的时候越有尊严,我也会越相信自己的死亡是有尊严的。

《三悦》里面也有类似的情节,女主开始是个摆烂青年,和家里关系不好,也不想努力。一度想过自杀。一开始也非常排斥入殓师这份工作。一度想要放弃。但就在师傅的教导下,她理解到,这不是一份“肮脏”的工作,相反,这份工作是崇高的,他们让死者用最体面的方式和家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一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者后面的生活状态。

她渐渐意识到,虽然薪水不高,但这是一份能够让他获得自尊的工作。

她开始觉得她的生命有了意义,她也就从怕死,到能够更坦然地接受死亡终将来临。

所以这表面上是一部青春治愈短剧,但编剧很巧妙的,把这个人类的终极命题,用轻松的方式给呈现出来了。

蛮值得看一看的。

好,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面对我们终将死去,自尊有多么的重要。

但是我要提醒一点。在单一维度上追求自尊,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他就是很会弹钢琴,他的自尊来源就是获得全国冠军。那万一他拿不到全国冠军。他就无法获得自尊了。

这就陷入了一种钻牛角尖。

所以,我们要拓宽我们的自尊来源的维度。

你不能只想着拿冠军这一件事。。。亚军也行嘛。

或者考个博士,捐一点硬币啥的。。都可以成为自尊来源。

那我们再说下,什么叫做文化世界观。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人说,只要儿女能够好好活下去,自己就可以安心的走了。

按理说,儿女活的好不好,和是否走的安心,客观上这是两件独立的事情。

但心理上,这种羁绊确实非常强大。

儿女活的好,这是一种有人替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感觉。是一种精神寄托。

而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寄托,死就没有显得那么可怕了。

人们怕死,很大程度上怕的是一种未知和虚无——我们很难想象所谓的“死后”到底是怎么回事,肉体消亡了,意识消散了,整个人不存在了……

光是这种想象就够吓人了,还会让人陷入一种极度的“无意义感”。

所以那些流传很广的哲学,宗教,都会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死亡是怎么回事,死后我们会去哪里?

基督教认为,只要你信仰上帝,死后就会上天堂,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佛教,认为,死后还有下一个轮回,还有来世,你还能再活一遍。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里,认为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没什么可怕的,就像一本书有封面也有封底一样,封底并不比封面更可怕。

苏格拉底则认为死亡只是肉体消失,但灵魂不朽,精神不灭。

是的,听起来可能很虚,你会说,我不信。

对,正因为你不信,所以你怕死。

但一个人能够发自内心地相信,人死后会上天堂,天堂是个美好的地方。

那他还怕死吗?

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就没那么怕了,死亡和出远门旅游没什么太大区别嘛。

你说,哎呀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嘛?

确实是自己骗自己,但你不可否认,骗自己会让自己好受一些。

你如果非要理解成,什么文化世界观,说到底就是一种安慰剂,我认为也是没什么毛病的。

当然,文化世界观不一定只有宗教和哲学。只是这些最好理解。

再比如相信科学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世界观。

现在不是有出现人体冷冻嘛。诶,人快不行的时候,先冻起来。等到以后科技发达了,再解冻出来。

但是有人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成功解冻嘛?

没有嘛。

说到底,对于被冷冻的人来说,这还是一种安慰剂。一种寄托。虽然它看起来很科学。

但他本质上和相信天堂的存在,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任何事情甚至是微小的事情,都可以是一种文化世界观。

比如大人在我们小时候会说,人死去之后其实会在天上看着你,继续保佑着你呢,再过几十年,你们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重逢的。

我们多半还是会感觉到某种慰藉。

再比如上面法官判案的时候,被植入了死亡这件事的法官们,为什么会做出比平时高出9倍的惩罚。

对于犯人,破坏了秩序和正义的那些人。平时按章办事就行。但是死亡在脑海中音绕的时候,会让他们对这些犯人更加的恨之入骨。

激发了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也就是惩恶扬善。

反过来说,惩恶扬善也支撑着他们来对抗死亡的恐惧。

包括我在《三悦》里看到非常感人的一段,一个即将快死的男生,想要把墓地安葬在先于他死去的姐姐旁边。因为他这个儿子,姐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所以,他希望以后父母给自己扫墓的时候,也可以多看一眼姐姐。这样他能够走的安心一点。

这就是一种文化世界观。对死去的姐姐给与关注,和弥补,让他可以安心的死去。

包括我们会在特定的节日祭奠先人,为他们献上鲜花,贡品,在墓碑前和他们说说话,想象着他们还能听到,看到我们,背后的逻辑也差不多。

就是一种抚平自身死亡焦虑和痛苦的方式。

我们宁可相信已故的人还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就像我们宁可相信,自己死后也能继续存在一样。

大部分人在面对死亡焦虑的时候,无论是看到听到别人的死亡,还是想到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亡。

都会有2套应对机制。

最近单的,近端防御:就是我们说的,忌讳,不谈,说了也要呸呸呸。或者想到就转移注意力,去happy一下。这些有用吗?当然有用。

但我们刚才说的自尊,和文化世界观,这才是远端防御。

近端防御顶多让你当下好过一点,但并没有从深层次去对冲死亡恐惧。

而获得自尊,特别是多维度的获得自尊,以及选择正确的文化世界观去相信。它不仅能让我们对抗死亡焦虑,即便是面对身边的人的死亡也是。而且,它强势。绵长,简直不要太吊。

当然,无论哪一种方式,真的能让我们彻底摆脱死亡焦虑吗?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是唯一具备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生物。动物是不一样的,它们虽然也会感到害怕,比如你校训你的狗狗,他知道你生气,一顿打是少不了。

人类天生具备思考未来的能力,但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即将要死去这件无能为力的事情,产生了恐惧。

我们无法不思考未来,但对未来的思考延伸到极致,就是思考死亡。

所以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死亡焦虑。

很难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作为人类,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思维能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最深刻,最无法消解的焦虑和恐慌。

但就像是我们这一期是的重点,面对死亡焦虑,我们演化出了2套心理机制。

它们会让我们有多怕死,就有多渴望活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每一次死亡焦虑的来袭,也都在提醒我们,之后的人生,我们应该怎么活才更尽兴,更不留遗憾?

甚至很多时候,这种死亡恐惧还能帮我们开解生活中的困扰。

要不要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要不要和不够爱的人凑合结婚?

要不要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要不要放弃梦想和信念,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面对这些看似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试着再多问自己一句:

做这件事之前,我到死的那一天,会不会留下遗憾。

如果从现在到死去,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去获得我们的自尊。

这个时候也许你会发觉,终极的死亡恐惧,反而给了我们终极的勇气和力量。

既然生命苦短,更要只争朝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和孩子谈死亡,及避免不必要的教育焦虑
算了500多个命之后。
说话就脸红,如何克服
童年回忆导致的失眠怎么办?30天恢复睡眠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如何应对焦虑
信仰的力量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