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哲学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史中,有一个人始终绕不过去,那就是金庸。这个名字,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广大武侠小说爱好者跟前,代表着一个时代,标志着一个巅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有放胆豪情的快意恩仇,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有胸怀天下的家国大义,也有替天行道的英雄情怀……除开这些,金老武侠小说中涉及到的武功,精彩纷呈,美不胜收,每每读之,都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享受。

而金书中的武功,除了想象瑰丽,画面玄奇之外,更包含有许多人生至理。习武即是修身,每一门高深的武功,都蕴含着做人立身的道理。比如“吸星大法”损人利己为人所不耻,“一阳指”舍己为人受人景仰;再比如《葵花宝典》威力惊人,却需要牺牲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作为交换,深谙福祸相依,有得必有失的道理。《九阳真经》更是以“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作为总纲,把武学之道与人生高度合二为一,实是一种超拔胜负、看淡得失的大智慧大境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庸的武侠奇幻世界,盘点那些让人难忘经典的武功吧!

降龙十八掌:刚极易折,做人做事留有余地

“降龙十八掌”算是金庸最为偏爱的一门武功了,几乎是主角专属配置。作为丐帮帮主历代相传的一门武功,号称天下掌法阳刚第一。即便是公认的金庸笔下第一高手扫地僧,也对这门功夫赞不绝口。

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着喀喇喇几声,肋骨断了几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这个“一”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了出来。(三联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王图霸业,血海深恨,尽归尘土》)

“降龙十八掌”出自《易经》,如耳熟能详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神龙摆尾”等,都出自《易经》乾卦。这是金庸小说里武功精彩的地方。大凡高深的武学,都是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传承,《易经》、《道德经》、诗句等,均可化为武功,这种传承在某种意义上无疑使得武功本身便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内蕴。

比如“降龙十八掌”里有一招“亢龙有悔”,这是“降龙十八掌”的第一招,也是威力极大的一招,金庸曾对这一招不惜花大笔墨进行描写。乔峰、洪七公、郭靖等都喜爱使用这一招。而这招“亢龙有悔”的精髓在于那个“悔”字,降龙十八掌本身是刚猛无铸的武功,但此处却偏偏在阳刚之外,强调留有余力。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三联版《射雕英雄传》第12回《亢龙有悔》)

这与其说是武功,不如说是做人。人生在世,何尝又不是如此?如果一味图取锐气,不留后手,一旦失败,便再无翻身可能。这岂不正是当前许多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中国俗语里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也是告诫人们不可一味下死手,任何时候,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都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古今道理,大抵相通。

乾坤大挪移:知足常乐,不可贪得无厌

“乾坤大挪移”是明教教主的专属武功。只有历代明教教主才有资格去练习,杨逍曾得阳顶天传授了两层“乾坤大挪移”的功夫,便足以和四法王五散人相抗,而阳顶天自己也只练到了四层便走火入魔,不幸死在密道里。

由此可见,“乾坤大挪移”是一门威力巨大,但练起来十分费劲的功夫。张无忌之所以能够快速练成,一来是他有《九阳神功》作为根基,二来也是他本身悟性惊人。因此,“乾坤大挪移”自始至终都在告诫人们不可贪得无厌,要学会适可而止。比如阳顶天,本身武功就已经惊世骇俗,足以驱驰天下,结果却因为强练“乾坤大挪移”走火入魔,死得不明不白,导致明教动乱数十年。

但金庸似乎仍然觉得不够明显,干脆在“乾坤大挪移”的第七层设置了一十九句无法练成的功夫,更显现出一种残缺的美。

原来当年创制乾坤大挪移心法的那位高人,内力虽强,却也未到相当于九阳神功的地步,只能练到第六层而止。他所写的第七层心法,自己已无法修练,只不过是凭着聪明智慧,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张无忌所练不通的那一十九句,正是那位高人单凭空想而想错了的,似是而非,已然误入歧途。要是张无忌存着求全之心,非练到尽善尽美不肯罢手,那么到最后关头便会走火入魔,不是疯癫痴呆,便致全身瘫痪,甚至自绝经脉而亡。(《倚天屠龙记》第20章《与子共穴相扶将》)

所以如果像“乾坤大挪移”这样的功夫,碰到鸠摩智这样的武痴,拿出练少林七十二绝技的野心,或者是遇到了郭靖,拿出背《九阴真经》的狠劲,多半江湖上从此少了两个宗师,而多了两个残疾人。

因此,也幸得得到“乾坤大挪移”的是张无忌,也幸得张无忌性子温和,不会刻意强求,才有了这门功夫的发扬光大。这不正是在告诉世人,一味求全,往往得不偿失,适当取舍,方得人间大道?

九阴真经:先修内功,再修外功,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九阴真经》这门功夫神奇就神奇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修习内功,下卷则是武功招式。如果没有上卷的内功打根基,下卷也不是不能练,只不过终究会走上歧路。

这就像有些人做事情,自以为掌握了些奇技淫巧,心满意足,总结出一堆一堆的所谓“套路”,但论及其真实的能力,却不值一哂。这样的人或许在当前能吃得开,但往往随着规则的改变,终究会逐渐被社会淘汰,只有那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人,大浪淘沙之下,方愈见英雄本色。

如果说上卷内功是理论的话,下卷招式则是应用。不知原理,照葫芦画瓢,也不是不能成功,但终究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有所变通,则无处着力,唯有将理论吃透了,了解了原理,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人更是如此,短暂的技巧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收益,唯有根基扎实,循序渐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

前面在讲“降龙十八掌”的时候,这门武功着意强调的是留有余地,但到了“独孤九剑”,似乎这一套完全失了灵。“独孤九剑”没有防守,只有进攻。所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由此可见,金庸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思想领悟是时时发生变化的。

但“独孤九剑”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进攻”,而是首次提出了“无招胜有招”的概念。这个概念可谓是金庸所有小说中武功的全面概括。深谙道家老子的“无为”思想境界。

“无招”并不是不出招,而是不遵循现有的招式套路,让别人摸不清自己的出手章法,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换而言之,也就是要打破桎梏,不要墨守成规,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力。

这一点不光在《笑傲江湖》里有所体现。早在《神雕侠侣》里,杨过遇到独孤求败的剑冢时,就已有所展现,因这段描写着实过于精彩,无法割舍,因此全文摘抄如下: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里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就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拿起,这次有了防备,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哪知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神雕侠侣》第二十六回《神雕重剑》)

这一段的描写实在是妙极。四把剑代表着四重人生境界,第一把剑“刚猛凌厉,无坚不摧”,象征着少年人意气风发,锐气十足,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第二把紫薇软剑因误伤义士,弃之深谷,这代表着从青年到中年的转变,菱角尚存,但逐渐懂得责任,所犯的错误也开始会主动承担;到了第三把剑,独孤求败的考语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岂不正是步入中年之后,锋芒尽去,逐渐变得沉稳如山?到了最后一把木剑,则境界又上一层,逐渐到了超然物外的地步,看淡了功名利禄,生死轮回,逐渐到了“知天命”的境界。

此种提法,和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种境界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金庸先生借武功来表达出来,更显得通俗明白。

这里的“无剑”暗合了前面的“无招”,都是强调对现有理论融会贯通之后的再创造。这种思想更在张无忌初学“太极剑”时有一次更直观的表述。

张三丰在众目睽睽之下传授张无忌“太极剑”的剑招,但前后两次使出的剑法却完全不一样,周颠等武学修为低的领悟不到,均大为着急,而殊不知张三丰传授此门功夫的要旨就在于忘记所有的招式,只记住剑意,剑意到了,招式自然就应运而出。

这一段情节大是精彩,与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独孤求败剑冢的“草木皆可为剑”完成了一次大呼应,更是告诫人们,得其渔,而不要光得其鱼,学以致用,灵活变通,才是灵魂所在。

都说凡有华人处,都有金迷。金庸小说之所以好看,耐看,并有将通俗文学提升到传统文学高度的影响力,这些目不暇接、暗合了人生哲理的武功设定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金庸武侠值得反复去读,历久不衰,永远不会过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哪些传统文化的体现?
独孤求败创出独孤九剑之前,用的是什么武功?你看他原名叫什么
真正的高手为什么都不用兵器?
漫谈金庸写作:从武功论人物性格特征
《射雕三部曲》中谁是第一高手呢?武力排名进前十的都有谁?
杨过最后达到了独孤求败的什么境界,其实金庸在书中已说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