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7续】中国十大方言分布


************************************ 

《华夏之十百例》一一(97):

【97续】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

 主 编:王银茂(福建省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

************************************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汉语按地位分为两大类:官话和其他六大南方汉语,官话由于和通用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十分接近,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即现代汉语,其他南方汉语没有官方语言地位,除客家语、闽南话、粤语、北部吴语之外,其他都没有规范化,处于衰落,消失的境地。除了闽语、粤语是保留了很多上古汉语特征外,其他都和广韵能对应起来,属于中古汉语后裔。客家语、赣语很大程度上是中古汉语的北朝汉语后裔,而吴语、湘语可能是南朝汉语的后裔。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1)

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是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绝大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东北官话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若干小片。

东北官话是狭义上的东北话。广义上的东北话不仅包含东北官话,还包含大连等地使用的胶辽官话。

东北官话相当接近普通话(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则有相当明显的区别:过多的儿化音、北京话特有的方言词等等)。

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其实往往是东北一些地区的'东北话'。虽然东北各地的口音腔调有些许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东北味'的深浅有无,并没有词汇用语的不同,也没有较大的变音变声。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2)

北京官话



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其中,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3)

吴语



吴语,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浙话,是一支派生于汉藏语系中上古汉语的语言集和。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除南京和镇江的部分地区)、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美国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之间。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4)

粤语



粤语(粤语拼音:jyut6 jyu5;Cantonese),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语言。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广东粤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广东使用粤语人数约在3800万左右,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5)

湘语



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湘语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老湘语以双峰话为代表。

古楚语核心区位于长江中游一带,楚语是湘语的祖语 。现代湘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衡阳、邵阳、永州等。2010年统计约为4500万人口,占汉族人口的4%左右,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33多的语言。

湖南省地区方言,包括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语,以及湘乡话、湘南土话这些尚未划定归属的方言。湘语是湖南省的主体方言,湖南省是一个方言复杂地区,湖南省外有一些湘语方言岛。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6)

赣语



赣语,又名江西话,为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使用人口在江西境内主要分布在赣江的中下游、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及周边、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另外在浙江、陕西还有少数赣语方言岛。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抚州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

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赣语内部各方言之间的互通程度较高。赣语一般有4-7个声调。赣语南昌话共有19个声母,韵母可分为'开韵尾'、'闭韵尾'、'促韵尾'三类,共67个韵母。

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5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世界排第三十八位。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7)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重庆以及台湾和香港的部分地区。其中主要的区域是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粤闽赣边区一 带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在海外,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客家方言也算庞大,世界总人口超7000万人。

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 ,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语。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县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历史上,客家语曾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境内主要流通语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广泛用于其官方文书中 。因客家人传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语的传承曾一度依赖于不受外界干扰的封闭社会和口口相传的严厉祖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社会被快速的城市化瓦解,传承客家语的传统法则也在信息时代逐渐被抛弃,客语因此成为世界上衰落最快的语言之一 。台湾地区曾于1988年发生了还我母语运动,后来逐步发展客家语现代媒体,使客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客语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语言服务的出现等,使客语走出封闭,迈向现代化,融入了时代潮流。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8)

闽语



闽语为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闽语的人口大约8000万。为汉族人口总数的4.5%。

闽语保留较多上古汉语的特色,同时也有不少古闽越语的遗留。闽语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闽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音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唇音、重唇音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较
好体现了汉语古无轻唇音以及古无舌上音等诸多特点。

闽南语俗称“河洛话”、“福佬话”。当地人自称“白话”,是通行范围较广的一片。“河洛”一词来源当地人认为先人由中原河洛地区南迁形成的共识,而具体河洛地区尚未得考证,由区内各姓氏族谱记载溯源推断应该在今河南一带。包括福建省内以泉州、厦门、漳州三市为中心的20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为代表,形成于东晋永嘉南渡期间,底子是中原官话(河洛话);漳州话形成于五代十国期间,也有较大的影响;包括整个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闽南语,基本都是泉州话与漳州话衍生而成。此外,潮州话、雷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9)

闽北方言



在福建地区的分布:建瓯、建阳、松溪、南平部分地区、顺昌、政和、武夷山等地,以建瓯话为代表,内部各语互成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建瓯古时为建安郡、建州、建宁府的治所在地,为闽北政治文化中心,方言为闽北通用,由古汉语发展而来,保留了古汉语中众多的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汇。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不包括市区)、武夷山、松溪、顺昌(东部)、政和、浦城(南部),通行于闽北地区的绝大部分县市,以建瓯话为代表。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北方言。




  中国十大方言分布(10)

四川话



四川话,又被称作四川方言、巴蜀方言,民间亦简称四川话为“川语”、“川话”,是流行于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的语言。

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截然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蒙古人和女真人两次北方民族的入侵, 给四川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人口剧减。到清朝初年,四川人口甚至不足五十万。从1671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到1776年为止,105年内四川合计接纳移民623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现代四川方言,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形成的。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

策划/主编:王银茂  
制作/责编:林    捷   甘花香

策划/主编:王银茂  
制作/责编:林    捷   甘花香
图文/来源:百度  3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七大方言
汉语方言的来龙去脉,这篇文章告诉你
中国方言大全
为什么4亿国人不会普通话?
中国最难懂七大方言!客家话第4,温州话让日本人怀疑人生
中国汉语方言速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